ID书屋
ID书屋 > 重生2010:我加点做大佬 > 第774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74节

 

漂亮国都不行,大华区凭什么?

虽然最近几年,大华区在人工智能和半导体领域的表现力,确实惊艳绝伦,但涉及核能的研究和应用,漂亮国才是专家。

周海峰似乎听到了这名记者的话,他的嘴角轻扬,挤出了一抹不屑的笑意。

“尽管我们跳过了调研阶段,但我可以用生命保证,长星岛核电站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近乎为零,因为我们使用了一种全新的冷核聚变技术。

与常规的热启动方式截然不同,从核燃料的选择到聚变反应所需的条件,仅有微量的中子产生,配合滤芯的吸收,便能将危害降至为零……”

周海峰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道。

完全不给台下观众消化的机会,从而导致发布会的画风极为诡异。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偌大的展厅里只有周海峰的声音,黑压压的观众席,包括走廊上的人,足足六百多人,硬是听不到一丝一毫的杂音。

良久之后,不知是谁,猛然咽了咽口水,发出惊叹的‘赫赫’声,余下的众人方才如梦初醒,死死盯着台上的周海峰。

“……按照计划,我们会在5月31号,全面切换沪城的供电系统,长星核电站的峰值产能是139万千瓦时/分,预计全年的发电量在7300亿千瓦时左右……”

周海峰提到的专业名词和计算q值的公式,在大多数的记者眼里,跟天书没两样。

什么‘q=(4 is 100784u-40026u)cdot c2’、光速的数值是‘capprox 300 is 108 /s’,每一个字都能认识,但合在一起后,又让人顿感云山雾海。

唯有最后两句,他们听的是真真切切!

一年7300亿千瓦时的电力资源!

天呐!

足以满足4座沪城的全年用电量!

不难预料,沪城当地的工商业和居民用电费用,即将进入到一个难以想象的超低价时代。

工商业用电和居民用电的比重,基本维持在85:15的水准,工厂和商业综合体的数量,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快速扩张的,到时候供大于求,电费的售价标准,必然会再次下降。

一些脑子活络的人,已经联想到了2018年的下半年,沪城供电司降价的举措。

原来长星核电站的立项计划,早已筹备多时。

“7300亿千瓦时?”

“像长星岛这等规模的冷核发电站,大华区到底还有多少?”

“难怪从去年开始,夸父能源一直在向外销售太阳能光伏板。”

大华区的记者们面露喜色,小声讨论着。

而欧莓洲的记者个个垂头丧气,脸上挂着苦笑,他们当然知道,国内的能源公司为了抢购夸父能源的太阳能光伏板,几乎是掏空了家底,赌上了未来发展的趋势。

谁曾想,大华区只是虚晃了一枪,人家根本没拿太阳能光伏板当回事,而是偷偷搞起了可控核聚变。

两相对比后,西方各国争相购买太阳能光伏板的跨国集团们,瞬间成了小丑。

场外的媒体,很快就把欧莓各国的采购单总额统计了出来,合计12万亿美刀!

然而,这仅仅只是明面上的成交额,私底下,各国供电司和能源公司的采购商,为了争夺更多的商品配比,还给杨宏硕支付了一笔40%-60%不等的天价回扣。

最终的数字,或许在18万亿美刀左右!

安西、塞北、沪城和陇原四大工厂,历经半年时间,24小时三班倒,大约有300万人参与了这场大生产计划。

……

“该死!他们绝对是故意的!”

远在大洋彼岸的南电集团ceo安德鲁,重重地砸向桌面,咬牙切齿地骂道。

而在泰西洋的东海岸,啤酒国的迪肯斯,同样面色难堪,哪怕再迟钝,他也明白了,杨宏硕设了一个套,等着他主动钻了进去。

在愤怒和羞耻的情绪驱动下,他直接拨通了杨宏硕的电话。

“我要退货!”

迪肯斯怒气冲冲地说道。

“迪肯斯先生,你在开什么玩笑?除非光伏电池板的质量出现重大问题,否则,夸父能源从来没有退货一说。”

杨宏硕坐在沪城的办公室里,撇了撇嘴,不屑地回怼道。

“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圈套!”

迪肯斯开门见山道。

“难道我卖给你的商品有问题吗?并没有吧!”

杨宏硕避而不谈,笑着反问道。

“别忘了,你还吃了我240亿美刀的回扣。”

迪肯斯见杨宏硕油盐不进,于是暗戳戳地威胁道。

“那你去举报我嘛。”

杨宏硕不以为意道,丝毫没把迪肯斯的话放在心上。

毕竟,他算是‘奉命捞钱’,回扣全部上交给了集团,并且还拿了一笔丰厚的提成。

举报劳资?

没门!

杨宏硕嘿嘿一笑。

祝融号下水,6514亿的周岁礼!

在发布会结束的当天,‘长星岛’、‘冷核聚变’和‘人造太阳’等词汇,成功登上威博热搜榜!

短短几分钟,点赞量破千万!

评论区的留言数瞬间爆炸,从0到10万,仅仅只用了几十秒,页面的加载速度,肉眼可见的卡顿起来。

“真嘟假嘟?我不信!”

“但凡上过初中的人都不会相信有冷核聚变!”

“感觉要是信了,是不是代表脑子有问题?”

“未开智的网友随处可见,笑死!”

“你们在嘲讽什么?长星岛冷核发电站,可是由山海供电公司、第三核能研究所和沪城供电司共同筹建的,难道山海集团会在这种事情上开玩笑吗?”

随着时间推移,针对可控核聚变技术的讨论和质疑,变得愈发激烈,并在网上引发了一场辩论战。

一部分网友选择力挺山海集团,另一部分保持中立,余下的一波人,则是坚定的否定派。

在他们看来,尽管山海集团造出了仿生机器人和飞行汽车,但冷核聚变的相关研究,早在三十年前,就已经被地星能源委员会评定成了‘伪科学’。

“冷聚变的实验证据与已知的原子核理论不符,或许三维空间里,根本不存在冷聚变效应。”

这便是当时欧莓科学界的普遍看法!

换而言之,对于很多人来说,冷核聚变的出现,会彻底打破了他们固有的认知体系。

与此同时。

西方各国的核能研究院,纷纷陷入了沉思,虽然明面上,大家都放弃了冷核聚变这条几乎不可能的路,但在私底下,依旧有一群在坚持。

尤其是2004年后,漂亮国的能源协会又重新对冷核聚变的研究进行了重启,并从中演化出了两个重点研究方向:氘化金属和氘化金属薄膜产生的核聚变。

然而让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大华区竟然再次抢先一步!

第三核能研究所到底使用了哪种方法,在触发和维持聚变反应时,又能保持反应堆的稳定性?

能量输入与输出的平衡,如何解决?

在聚变反应中,需要能够承受高能粒子的冲击和辐射,所以建造冷核反应堆的所需材料,同样也是一个棘手的难题。

五月末的这场发布会,宛如一场大地震,将欧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