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重生2010:我加点做大佬 > 第822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22节

 

另外一边。

姜哲、康思俊等人,紧紧跟着塞尼亚基地的工作人员,走进了偌大的停机坪。

数千平米的高大空间,像是一座大型运动馆,圆弧状的穹顶上,遍布数百颗明亮璀璨的led灯。

三架长五十米、宽十余米的飞行器,立马映入眼帘,吸引了这帮大一新生的注意力。

“姜哲,这300积分花得真值,不仅可以去一次月星,还能申请加入星际采矿队。”

“哇!对面那个人,好像是阿狸巴巴的创始人马芸?”

“特拉斯的ceo马丝克?搜湖创始人章潮阳?”

观众席上全是平日里难得一见的超级大亨,顿时引来学生们的惊呼声。

马芸淡淡一笑,冲着人群招了招手。

在他眼里,不管是山海集团的仿生机器人,还是山海大学的学生,统统都是‘纳米基因修复液原料采集计划’的核心成员,也是他儿子活下去的希望。

自然要表现出平易近人的一面!

待人员到齐后,张华霖突然抬手,示意一旁的仿生机器驾驶员,打开星渡者号的舱门,随即邀请众人登船。

十点一到,三架星渡者号猛然升空,在蔚蓝的天际一闪而过,宛如一颗流星,顷刻间消失不见。

亚光速的飞行速度,最高可达每秒27万公里,以人类的肉眼观察能力,根本就捕捉不到一个清晰的行进轨迹。

远在沪城的陈河宇,在收到张华霖的消息后,先是沉吟了片刻,继而露齿一笑,自言自语道:“我就不相信,你们在看到了更为广阔的星际世界后,还愿意局限在小小的地星上。”

只有将‘纳米基因修复液’的利益分出去一部分,才能拉到更多的人上船,参与这项计划的势力越多,山海集团的星际探索进度越快。

如果想要加快宇宙飞船的建造速度,就必须调用全球资源;如果想要尽快收集到纳米基因修复液的原材料,就必须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陈河宇暗暗想着。

当天下午,首批登上月星的企业家们,在仿生机器人的带领下,一一参观了月星基地的主体建筑,包括了居住舱、空气循环系统、水循环系统、植物种植区和食品储备区、娱乐休闲区、医疗设施和控制室。

马芸和章潮阳,亲眼看到了一台高达百米的采矿机器人,在月星表面,肆意开采丰富的氦-3、稀土和硅铝资源。

欧莓洲的大佬们纷纷侧目,暗中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打算回国汇报。

随后的一段时间内,世界各国积极响应,通过购买星渡者号的形式,加入到了瓜分‘纳米基因修复液’的计划当中。

延寿五十年!

治愈癌症!

修复基因病症!

……

种种好处,开始在雅洲、欧罗洲、袋鼠洲、北莓洲和南莓洲的高层间流传。

延长五十年的寿命,摆脱疾病的困扰,试问有人可以抵挡这种诱惑吗?

答案不言而喻!

一个月后,山海集团的太空采矿队,在距离地星2300亿公里的行星上,找到了一种纳米硅片,形态上与纳米催化剂的原料极为相近。

经过xolth和ylthar的验证后,最终确认,可以从这种天然的硅矿石中提取出高度活性元素,用来制造纳米反应催化剂,从而加速基因修复过程。

新年的第二个月,山海大学的采矿队,在4100亿公里外的彗星上,开采到了一种矿物盐,这种矿物盐含有稳定基因修复液的成分,一方面可以作为修复液载体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也能确保修复液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之后的半年里,好消息陆续传来。

直到2020年的岁末,陈河宇终于拿到了‘纳米基因修复液’的所有原材料,在ylthar的指导下,塞尼亚基地进行了首次配制工作。

一旦成功,地星的历史将彻底改写。

山海集团也能凭借着‘纳米基因修复液’,牢牢掌控着全球的财富和资源。

与此同时。

无数人翘首期盼,希翼山海医药公司,能够早日推出‘纳米基因修复液’的民用产品,从而挽救自己的家人。

山海gnr特效药,一线生机!

2020年12月7日,大雪,沪城肿瘤医院。

深秋的寒风凛冽,透过病房外的玻璃窗细缝,悄无声息地钻了进来。

白色墙壁,白色床单,浓郁的消毒水气味,以及各种滴哒作响的医疗设备,无一不在表明,这是一间重症病房。

房间里摆放着四张单人病床,紧挨着房门边的一个病人,大约六十岁出头的年纪,尽管身处于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内,脸上却依旧满是温煦的笑意。

她斜靠在枕头上,冲着对面的小姑娘低声问道:“阳台上的那个小伙子,是你男朋友?”

“不……不是!张阿姨,我……我跟他只是同事关系。”

丁漫漫垂着脑袋,下意识地望了一眼阳台的方向。

眼底的复杂神色一闪而过,她不禁苦涩一笑,在心里默默感慨道:“原来我们只差一点,就可以在一起了。”

一道清瘦的背影,孤零零地映在窗户上,哪怕根本看不清他的面部表情,却仍然能让丁漫漫感到一阵阵的酸楚心痛。

白血病晚期的治疗费用,每天需要一万华币,对于他们两人来说太过沉重。

化疗药物、靶向药物、分子靶向药物,每一项支出都像一座大山,压得两人喘不过气。

“小丁,阿姨是过来人,我能看得出来,这个小伙子对你蛮好的啦,要好好把握住机会,别让自己后悔。”

张阿姨浅浅一笑,夹杂着几分揶揄之意,语重心长地劝说道。

“我不想拖累他。”

丁漫漫咬着嘴唇,说出的话细弱蚊蝇,充斥着空落落的遗憾。

“哎,你才二十五岁,老天爷真是没长眼。”

张阿姨见状,不由地悠悠长叹。

她是沪城本地人,儿女的收入不菲,早早地就帮她购买了商业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所以才能从容应对,虽然治疗费用高,但仍旧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而丁漫漫,像她这样的年轻人,又有几个想得起来给自己买个重疾险?

“嘎吱”一声!

阳台上的年轻人推门走了进来,在触碰到丁漫漫的目光后,硬生生挤出了一抹微笑,然后径直走到丁漫漫的床边,温声道:“要不要吃点东西?”

“周寻,咱们不治了,好不好?”

丁漫漫昂着脑袋,一脸认真道。

她和家人的存款都快掏空了,周寻手里的十几万华币,只够让她再撑十天半个月。

到时候,她大概率还是会死。

“再等等,听说山海集团成立了一家医药公司,这都快大半年了,一点动静都没,很多人都在猜测,山海医药公司肯定会有大动作。”

周寻咧嘴一笑,闻言宽慰道。

在大华区,山海集团几乎能跟‘奇迹’画上等号,侵入式生物芯片、ai仿生假肢、地月飞行器和盘古巨型战斗机器人,诸如此类的黑科技层次不穷。

因此,在癌症患者看来,如果医生宣布,他们的病无药可治,那么最后一丝希望,一定在山海集团。

“你送我去山海医院吧,我想去做脑机接口手术,就算……我不在了,将来也可以在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