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学霸的培养系面板 > 第144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44节

 

冲钱宇东说完这番话,周奇暂时停下自己的事,站起身走到阳台处直接拉开了窗帘。

光亮的阳光并没有透过窗户射进来,反倒是能清楚看到外面天气不怎么好。

天色积云密布阴沉外,还能看到树梢因风被吹的大幅度摆动。

和春夏时节的凉风不同,眼下这个温度出去吹风并不是一件美事。

原本上头的情绪瞬间被压了回去,钱宇东思索了片刻还是决定躺在床上继续睡觉。

“大风天不适合跑步,下次再说。”

周奇听到这句话,脸上方才流露出些许笑容,回到座位上便打算继续看资料。

听到周奇提及美赛,徐昀倒是来了兴趣,转动身子和周奇提了句。

“你参加这项赛事,还是和高教社杯的两位队友组队吗?”

记得前两个月他去帝都,参加高教社杯专家面试并拿到最高奖项的时候,箐华的蒲文兴还约他在面向全球大学生的国际数学建模赛事上再次比试。

但他以忙着写毕业论文准备答辩为由拒绝,表示自己应该不会参加。

周奇在这件事上倒是没啥好隐瞒的,直接便大方回答了徐昀的问题。

“还是原来的队友。”

“队长依旧是张晓源张学长,他说要是能拿到名次的话对保研也有好处。”

像徐昀这种证明了世界数学难题的存在,自然不用担心保研的问题。

并且还是硕博连读继续深造。

普通学生想拿到保研名额,参加这类国际赛事无疑是很好的途径。

周奇对他们这支小组也是颇有信心,首次参加高教社杯便拿到了省奖成绩。

现在又学习了几个月,各项水平相比去年都有明显的提升。

哪怕国际建模赛事风格和高教社杯不同,但还是有希望拿到名次的。

“这倒也是。”

徐昀闻言点点头鼓励了句:“我相信你们可以。”

这时周奇却像是想到了什么,念头从脑海中涌出来到嘴边还是说了出来。

“要是你参加的话,肯定能把特等奖拿回来,到时候就是双冠王了。”

“国内可还没有双冠王出现呢。”

周奇这话倒是不假,因为两个赛事的风格侧重点存在较大不同,这使得拿到高教社杯最高奖项的队伍去参加国际数学建模赛事,最终却与特等奖失之交臂,无法达成双冠王的成就。

但周奇却对徐昀非常有信心,他相信只要徐昀参加无论队友是谁,绝对能把特等奖给拿到手。

徐昀当然清楚周奇的意思,相比高教社杯海外国际建模竞赛更侧重思路。

他确实也有把握成就双冠王。

可他作为世界数学难题霍奇猜想的证明者,再去参加这种竞赛对其他人就显得不太公平。

恐怕组委会真把特等奖颁发给他,也会有参赛队伍进行质疑。

认为组委会是因为证明霍奇猜想的缘由,才颁发的奖项。

所以与其到时候影响心情,反倒不如安心研究自己的毕业论文。

何况他现在也压根不需要竞赛来证明,确实没必要缴纳报名费参加。

念头停留在这里,徐昀脸上堆出鼓励的笑容,对周奇所在的这支小组表达了殷切厚望。

“这项特等奖还是交给你们去争取吧,这次我就不凑热闹了。”

“那真是遗憾。”

周奇表达完自己的遗憾,随即便也不再过多耽搁徐昀的时间,继续研究历年国际数学建模竞赛题。

就这样时间很快来到傍晚,徐昀和寝室几个人吃完饭从餐厅上来。

重新坐在书桌旁刚打算用笔记本查阅文献,为毕业论文的正式撰写做准备,眼角余光突然瞥到右下角有新邮件提示信息。

只是他并没有要点开查阅的意思,仿佛是面对一封垃圾邮件。

邀请我当评委

“估计又是民科发来的证明过程吧,这都已经是第多少封邮件了。”

看到新邮件的提示信息,徐昀顿时想起了上个月某些不太好的回忆,以至于丝毫没有想查看的欲望。

随着他证明霍奇猜想的事迹被报道出去,极大程度刺激了民科那些人的研究激情。

纷纷认为自己也能证明世界数学难题。

在浪潮之下,看似简单没有门槛的数论,就成了热点中的热点。

单是黎曼猜想的证明过程他都收到了不下五份。

对方均称自己证明了黎曼猜想。

记得他刚收到首封邮件时,整个人多少有被深深震惊到。

想着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高手在民间。

为此他不敢有丝毫怠慢,怀揣着激动和期待的情绪认真查看证明过程。

毕竟这要是真的论证成功,以黎曼猜想在全球数学界的热度,恐怕造成的影响力比他还要大。

尽管不知道对方为什么不去投期刊,而是要发到京州大学邮箱,但既然对方愿意找他请教那就没有拒绝的道理。

可在看到那份所谓证明过程后,他却显得非常傻眼表情凝固。

因为整个过程只能用驴唇不对马嘴来形容,别说是证明世界数学难题黎曼猜想,他甚至都找不到能够进行评价的地方。

就像是小学生写的作文。

纯属浪费他的时间。

之后他又看了另外几封类似邮件,情况基本一样。

甚至还有人在邮件中和他讨论可控核聚变问题,直接让他彻底懵逼。

到后面由于报告结束后,真正请教霍奇猜想问题的海外教授陆续减少,他便把邮箱的使用权重新还给了学校让相关人员处理。

至于自己的邮箱,也仅仅告诉了前来参加报告会的少部分教授学者。

念头停留在这里,他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目光瞬间又回到邮件上面。

等等。

现在电脑上好像是我自己的邮箱。

想到学校的官方邮箱已经还回去后,他便也不再迟疑忙点开邮件查看起来。

首先映入眼球的是通篇英文内容,但对于发件人他却并不陌生。

“居然是格里菲斯教授,难道是有新的问题想和我探讨?”

格里菲斯作为克雷数学研究所的教授,每天除了讲课大部分时间便花费在数学上面。

发现什么新的问题或者方法,特意发来邮件和他交流也是件正常的事。

再说对方邀请他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时,就曾提过会经常来信。

可当徐昀沉下心去看邮件内容时,却发觉情况似乎和自己猜测的存在较大出入。

原来格里菲斯教授并非是和他交流数学问题,而是邀请他担任下月的国际数学建模竞赛评委。

根据邮件中的内容解释,格里菲斯除了是克雷数学研究所教授讲师外,还在数学以及应用联合会担任着理事身份。

联合会正是下月国际数学建模竞赛主办方,所以他便诞生了这种想法。

眼下将目光看向整个数学界,无疑证明了霍奇猜想的徐昀最具热度。

是全数学界讨论最多的人物。

依靠这项身份不但有资格担任组委会评委,还能顺便提升下这次竞赛的影响力。

徐昀将整封邮件看完,基本清楚格里菲斯邀请他担任评委的打算。

想到下午他还在寝室讨论要不要参赛,没成想晚上就直接升级为赛事评委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