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学霸的培养系面板 > 第163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63节

 

略作思考他有些犹豫的说:“没有投资单靠我们几个人的话恐怕很难完成。”

他倒是不怀疑徐昀的实力,毕竟有图像复原工具和视觉算法在那放着。

要知道搞学术研究没经费也不行。

但对于这点徐昀显然早就想好了,脸上浮现出一抹神秘笑容接着往下细讲。

“经费的事不用担心,可以由我的深度科技投资当做横向课题研究。”

“到时候可以增加课题研究人员,按照标准发放补贴和薪资。”

“既然是搞课题研究,小打小闹实在价值不大,我们要搞就搞个大的。”

杨宁坤几人听到徐昀已经考虑的这么完善,心情也不由得再次激动起来。

虽说这样就成了徐昀负责此课题,但参与这种有含金量的大型课题,确实要比他们小打小闹强的多。

肝就完事了

“类似这种项目早就有人开始研究。”吴仲平将手里的申请书放到桌子上,抬起视线看向面前的徐昀颇为认真的提醒道:“如果你们不能做到技术上领先的话,大概率是有可能亏本的。”

就在十几分钟前,徐昀突然过来并拿出这样一份课题申报文件。

他着实没有想到徐昀刚进杨宁坤的课题组,转头就来了个难度升级。

虽说先前徐昀撰写毕业论文时,放弃擅长的代数几何领域选择数论作为选题方向。

已经有过这种主动给自己增加难度的例子。

但作为导师肯定要把话都说到。

“我明白。”

徐昀站在办公桌前,点头对吴仲平的话表示认可。

随即又说出自己的打算。

“不过我注册公司本就是为了提供科研经费,亏点也是正常的。”

“况且我对这个项目有信心。”

讲话过程中目光始终透露着坚定,显然已经打定了主意。

是的。

他的提议最终还是打动了杨宁坤,并得到众人的全票通过。

决定在图像重建算法的基础上增加人工智能,打造应用ai加ct影像的智能辅助诊断系统,而整个课题负责众人也都心照不宣的以他为主。

为此他简单写了份申报文件,下午便再次来到吴仲平办公室。

深度科技的成立并不是要赚多少钱,除了帮助家人满足物质需求外,最大的使命便是提供科研经费。

对于稍大点的项目来说,需要的经费数字都是非常巨大的。

有时不见得能申请下来足够的国家经费,且对项目内容也会有硬性要求。

但有深度科技在,他今后无论想进行什么样的研究都不用担心经费。

吴仲平听完徐昀的回答,略作迟疑最终还是同意了此课题。

他也想看看徐昀离开数学领域,在人工智能方面能做出什么样的成果。

何况人工智能对医学的应用是近年来热点板块,若真有突破性的进展,对国内医学发展以及京州大学人工智能领域都能起到推动作用,再说这次还不需要学校方面提供科研经费。

“听你这么一说,我反倒开始有些期待了,过程中遇到问题随时找我。”

“就等导师您这句话呢。”

徐昀脸上浮现出憨厚笑容,对这个结果表示满意。

有校长签字各项流程自然非常顺利,短短两天时间便让课题成功步入正轨。

根据京大计算机科学院和深度科技签订的横向课题合同协议,课题挂在计院下面有深度科技投资,徐昀杨宁坤汪波为课题主要负责人。

课题结束则深度科技拥有专利成果,徐昀杨宁坤汪波可作为作者发表论文。

且课题研究期间,相应薪资补贴奖金均一分不少。

毕竟是自己的公司,直接把孟松言喊过来作为公司代表签订合同就行。

有吴仲平的支持,中间倒也没有什么不合规地方。

……

……

“我这次可是捡了大便宜,能参与这种规格的横向课题对以后发展很有帮助。”

课题项目科研室内,曾璐看着面前一些新增加的设备器材由衷感慨,总觉得自己这几天像是被幸运女神给眷顾了。

本想着是给博士师兄做做数据集,结果直接变成了重点课题的成员。

作为大公司投资的横向课题,虽说没有什么院士教授带领,可徐昀背后好歹还有个院士导师。

再说徐昀自己的水平就相当于教授。

只要能做出些成果,那便是给自己的履历度上了一层金。

关键还有薪资补贴和奖金拿。

要知道正常情况下研究生可和社畜没区别,很多跟着导师做项目啥都没有。

徐昀对曾璐的感慨只是笑了笑,然后便将目光投向杨宁坤和汪波。

“既然我们要做ai加ct影像智能辅助诊断,凭我们几个人肯定不够,接下来恐怕要多招收点人员才行。”

“这个简单。”

“就凭咱们课题的待遇,相信会有很多研究生愿意参与的。”

“再说徐神这个头衔也很好用。”

面对徐昀提出的问题,汪波率先开口回答,拍着胸脯将此事保证下来。

倒是杨宁坤眉宇间有些凝重,待汪波话音落下后抛出一个问题。

“徐昀。”

“那我们具体先做哪个方向?”

人工智能应用ct影像辅助诊断,可以使用在肺部疾病判断和眼底疾病筛查以及脑部疾病诊断,甚至在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勾画靶区等领域,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关键作用。

而每个领域往往都需要投喂海量的数据集,才能架构出比较完美的模型。

如果想实现人体全部疾病的智能诊断,这显然是不太现实的。

最合适的方式是先主攻某项领域,做出成果后再逐渐往其它领域延伸。

这也是目前相关行业研究的主流选择。

徐昀当然明白杨宁坤的意思,并且这两天他也特意研究过这点。

因此未多做思考,便讲出自己的决定。

“我打算先从肺部ct图像开始,实现对肺结节的识别以及肺结核气胸肺癌等肺部疾病筛查。”

肺结节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肺部疾病,因为肺结节大小和类别不同,并且还需要确定位置密度和性质,在传统诊断中极易漏掉较小的肺结节,选择从肺部着手研究也最能证明技术效果。

另外就是市面上也有相关的研究公司,能让患者更容易接受相信。

杨宁坤显然提前了解过,对于徐昀做出的决定没有任何异议。

“我同意。”

另外两人也都集体通过。

接下来的时间徐昀又对具体工作内容进行了安排。

他脑海中的智能图像复原技术,可以应用到ct图像的重建中,能保证图像足够清晰近乎达到完美。

这样也能帮助ai模型更好的辅助诊断。

加上包揽所涉及到的数学内容,完成课题挑战的任务可以说是板上钉钉。

杨宁坤和汪波则暂时负责对模型训练,曾璐依旧整理数据集。

后续新加入的成员,则辅助他们进行各种完善。

就在这个时候曾璐却举手示意,询问另外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我们还需要大量患者的肺部ct图像,以及医学影像医生的诊断数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