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学霸的培养系面板 > 第242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42节

 

但学术研究也离不开人情世故,这点在海外同样无法避免。

想着眼下帝都大学激光雷达联合实验室那边还未完成定制的雷达模组,暂时也没办法进行机器人装甲头部模块的制作。

出去顺便透下气换个心情倒也不错。

念头停留在这里,徐昀便不再迟疑果断回答:“有秦院长您主动邀请,我肯定要去参加了。”

几乎是话音刚落,话筒中便传出秦向新的笑声。

“那好。”

“等下我就把你名字加上。”

“今天高教社杯刚开始,到赛区面试还要一段时间你倒不用着急。”

接下来的时间徐昀又寒暄了两句,然后挂断电话把这件事放到心上。

说起来这些天他都在忙着制作机器人腿部,对时间方面不是太过敏感,没想到今天居然是高教社杯开始的第一天。

“好像之前小娅说要参加高教社杯,不知道能不能在赛区面试碰到。”

徐昀又想到韩小娅和他提起的这件事,将手机放到桌上自顾自说了句。

他知道韩小娅一直拿他这个表哥当目标,所以捧回高教社杯也是她的追求。

不过韩小娅虽说是保送生,但计算机方面学习的知识并不多,加上没有撰写论文的经验,在这种情况下很多都要依靠小组成员配合,或许有希望拿到赛区答辩的资格入选国奖,只是想参加专家面试捧回高教社杯难度系数绝对不会小。

想到距离赛区面试还要段时间,徐昀接着暂时先将高教社杯的事抛在脑后,继续按照他先前完成的数据模型完善腿部功能。

……

与此同时。

京州大学老校区机房内,十多支参加高教社杯数学建模竞赛的队伍,正紧绷着神经进行答题。

“小娅咱们选择a题真行吗,我现在都还没思绪。”

靠窗位置处作为韩小娅舍友的沈梦,面对此次的竞赛题目愁眉苦脸。

原本她并没有要参加此次竞赛的打算,但架不住韩小娅的软磨硬泡,这才和计院的一位同届女生组成了三人队伍成功报名参加。

不过竞赛毕竟和平时考试不同,在看到题目和问题后思绪顿时就乱了。

按照分工她们几人中计院的女生负责成语,沈梦完成数学建模。

韩小娅作为队长要解决论文问题。

关键她们三个人都是同一届新生,并没有相关的参赛经验。

而韩小娅只能说不愧是徐昀的表妹,在这个时候依旧表现的比较镇定。

此次题目中她经过分析果断选择了a题,题目为高压油管的压力控制。

面对沈梦的担忧信心不足,她立刻调整策略开口安抚对方施加信心:“我们之前做过相应的题型训练,这道题目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我来帮你分析题目问题你来进行数学建模。”说着主动对沈梦提供帮助共同分析题目和后面的问题。

长达三天时间的高教社杯数学建模转眼结束,尽管过程非常曲折,好在最后韩小娅她们三人顺利按时完成了答案提交。

虽说无法确定结果会是怎样,起码算是尽了最大的努力。

“总算是结束了,我现在只想赶紧回去补觉,以后都不想参加这种建模竞赛了。”

回去的路上,心理承受力较小的沈梦,想起这三天的经历便忍不住打颤。

俨然快产生了心理阴影。

倒是旁边的那位计院女生,颇为满意的说:“咱们要是能拿个省一等奖就好了。”

“我们的目标可是高教社杯奖,我表哥都能拿到我们肯定也行。”韩小娅将两位队友的话听进耳朵,做了个胜利手势信心满满。

只不过这话在沈梦她们看来根本不可能,毕竟作为京大的学生谁不知道徐昀的厉害。

“想达到徐教授的水平太困难了,毕竟不是谁都像你表哥那样变态。”计院女生忍不住接过话茬回应了句,只是话音刚落便意识到什么连忙补救:“那个我不是说你表哥变态,我是想说徐教授太妖孽了。”

“他的天赋确实很变态。”韩小娅没等对方说完便亲自盖章。

尤其想到对方已经成了学校的教授,更觉得想追赶希望渺茫。

对此沈梦则在两人中间拼命点头。

约摸沉默了几秒,韩小娅又恢复过来,笑呵呵对两人抛出一句话。

“管他呢。”

“梦想还是要有的,至于能不能实现再说。”

各赛区作品评审的工作还是比较繁重的,结果基本都要在十月初进行公布。

好在这个环节并不需要徐昀参与。

就这样时间一分一秒流逝,进入十月份后在第二周的时候各赛区开始相继公布省奖名单,以及获得赛区答辩资格的小组。

徐昀并没有主动询问韩小娅或者学校获知成绩,到达赛区答辩开始的那天,早上便让公司的司机王朋飞接他前往京州大学。

而参与赛区答辩的评委,除了徐昀和秦向新外,还包括另外几位省内高校教授。

刚和他们见面时徐昀态度上非常客气,表达了对长辈的尊重。

中间有些意外的是,他们有人对他正进行的杰青项目颇为好奇,时不时的询问上两句显得很关心。

提前完成制作

“这次咱们赛区能请到徐教授担任答辩评委,看来还是老秦的面子大啊,现在谁不知道徐教授要在半年的时间内独自完成杰青项目。”

京州大学高教社杯赛区答辩会场,评委台上几位教授互相打完招呼后攀谈着。

“我能有什么面子,主要是小徐比较关注我们数学界新的人才。”

秦向新摆摆手很是自谦的说,但脸上洋溢着的喜悦笑容暴露他的真实想法。

话音刚落又听其他人接过话茬。

“这次获得答辩资格的队伍也是你们京大最多,真叫人羡慕啊。”

徐昀如今的职称虽和他们基本一样,但毕竟作为晚辈在这种场合下表现的还是比较谦逊。

基本以听别人谈话为主,他开口的时间不多。

至于项目的事现在确实不是秘密。

首先自然科学基金官网已经在陆续公示资助经费的已确定杰青项目。

不少网友看到他居然去研究军用外骨骼装甲,心里颇为失望。

先前从邱宾的视频评论区,就能看出大家都报以了非常高的期望,希望他能搞出点大动作来快速提升国内的军事力量。

很多人都还下场表达了自己的期望。

结果信息公示出来,徐昀选择的杰青项目研究方向居然是外骨骼。

军用外骨骼装甲早就不是什么新名词,国内除了军用外还有不少公司在研究。

基本都是无动力的辅助机械外骨骼,所起到的效果也就是减轻战士搬运东西时的负担,加上行动时很难保证较快的速度,真在战斗情况下应用到后勤中还不见得能发挥出多大的作用。

和大家想象的比较有科技感的外骨骼相差甚大。

产生的兴趣也没剩多少。

因此在他们看来徐昀去研究外骨骼装甲,最多也就是让战士更省力。

其价值甚至都不如塑形氟碳高分子聚合物材料。

而相比外界大众掌握的消息,有些专家教授则听说了徐昀要独自进行此项目,且保证半年内进行成果验收的相关消息。

对于他们来说这种事根本不可能做到,以至于也就涌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