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学霸的培养系面板 > 第284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84节

 

“光源确实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现在所能制造出的极紫外光源,功率方面根本达不到要求。”

“我没有意见。”

“我也支持徐教授的决定。”

徐昀对大家的表现非常满意,但若认为他只能做到这种程度可就大错特错了。

没等大家回过神来,他便又丢出一颗重磅炸弹。

“之后一段时间我会拿出光源的设计方案,另外后续我也会完成光学系统和掩膜的方案,到时候就要拜托大家合力将光刻机完成。”

如果说刚才大家对徐昀短时间看完全部资料只是意外和吃惊。

那么此刻听完这句话后,表情霎时间便僵硬在了脸上完全处于懵圈状态。

瞳孔骤缩仿佛发生了地震。

不敢相信自己究竟听到了什么。

短时间拿出光源设计方案也就罢了,竟还表示掩膜和光学系统同样不会少,关键听这话的意思似乎还是徐昀要独立完成方案。

哪怕徐昀拥有极高的天赋,并且创造出了多项奇迹推动行业变革。

他们也想象不到这种可能。

作为光刻机项目的老成员,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其中的困难程度。

只能说徐昀的话不像去研发光刻机的人,反倒是已经掌握了全部的技术。

直接把相关设计方案从脑子里拿给他们去完成。

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奈何徐昀的语气又充斥着自信,整个人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让他们实在不好判断具体状况。

伴随长时间的沉默在房间里蔓延开来,使得氛围显得诡异起来。

至于后面刘星等数位还是博士后的研究员助理,此刻更是大气不敢出。

不知过去多长时间,仍是罗长辉最先平复下来,脸色无比凝重的向徐昀追问道:“这几项都属于极紫外光刻机中的核心问题,徐教授真有把握能完成方案?”说话时眼神中隐藏着些许期待。

“应该没什么问题。”徐昀点点头认真回答。

这几项难题对研究所来说确实很难解决,可他有着大脑超频能推出最优方案。

说不定比海外的光刻机各方面性能更加稳定。

因此这点自信还是有的。

罗长辉得到徐昀的再三确定,终于不再掩饰脸上的欣喜之色。

下意识紧握住徐昀的手掌连忙表态道:“我相信你。”

其他人看到这一幕虽仍心怀疑虑,但仔细想想现在除了相信徐昀也没更好的办法。

究竟能不能拿出可行的方案,那也只有实验过后才能知晓。

但毫无疑问如果徐昀说到做到,那么国产极紫外光刻机势必会迎来飞速进展,先前在半导体材料领域中的颓势也将一扫而空。

不过该说不说,今天徐昀确实给了他们太多惊喜。

接下来的时间,徐昀做出相应安排后,便宣布这场简短但却令人震撼的会议结束。

随之而来的则是对光源可行性方案的研究。

……

与此同时深市这边,张涛和公司汇报完锦城之行的谈判结果,便第一时间动身前往京州市人工智能实验室完成相关对接。

再重新回到深市公司总部后,也标志着利用人工智能模型笨笨辅助开发国产eda工业软件方法,正式开始实际的验证实验。

若最终表现出的效果达不到预期,那么便表示此方式根本行不通。

届时作为提出者的张涛,也肯定会面临公司方面的部分责任。

毕竟是他力排众议让此项目通过。

上午九点准时来到软件开发办公区域,相比坐在电脑前的技术工程师,他的内心不由得忐忑起来。

……

真正的人工智能

“对接权限已测试完成,现在可以随时开始应龙eda的智能辅助开发。”

2020年5月22,深市,华威技术总部。

应龙eda工业软件项目所在楼层办公区内,张涛听完下面员工的汇报,原本忐忑的心情逐渐平静下来,深吸一口气开口做出命令。

“开始吧。”

随着话音落下,坐在电脑屏幕面前的工程师立刻动手操作起来。

张涛则全神贯注盯着,迫切想知道最终结果。

虽然他现在已经知道深度科技的人工智能模型笨笨已然迭代升级至30版本,但具体能达到什么程度还暂时不清楚。

如果能大幅度提升软件的开发效率,那无疑是皆大欢喜。

反之则宣布此方案失败。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的一道声音引起他注意,下意识转过身望去。

“人工智能永远代替不了人类,你们现在做的都是无用功罢了。”

视野中只见一位穿着西服的中年男子走进来,从脸上看不出内心的情绪。

张涛显然认识眼前男人,闻言先是皱起眉头,然后开口回答道:“利用人工智能来加快应龙项目的开发速度是任董亲自通过的,另外我并不认为现在我们正做的事情属于无用功。”完全不认同对方的观点。

那男人被张涛反驳倒也不生气,只是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

“人工智能就算再强也比不过人类的效率,何况现有的人工智能根本达不到那种程度。”

“周总那可不一定。”

张涛神情淡然摇摇头讲出自己的看法:“深度科技的开发的人工智能模型已经很强。”

对于眼前这位公司总裁周钦,张涛也是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每次提起来便令人头疼。

虽同在公司,他们两人的观念却完全不同。

周钦始终坚持科技的发展未来主要依靠人类,人工智能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

科幻电影中的表现只能存在电影。

智脑这种东西不会出现。

原本公司做出决定想加快应龙eda项目的开发,以此来应对眼下的局势,他在会议上的提议是增加技术人员的投入。

只要招聘更多的优秀相关人才,那么开发速度肯定会加快。

不过这其中存在的问题是,除了会增加项目成本外最关键的是人才紧缺。

很难招到相关领域的优秀人才。

全国从事eda软件开发专业的人员有限,这方面和海外新思楷登完全没法比。

真要是采用这项方案的话,恐怕几个月下来都招不到几个人。

毕竟他们要的是提升开发速度,这就需要招聘来的新人需要立刻上手。

单经验这条便能刷掉很多人。

如果是培养相关人才,那把新人招聘进来自然没有啥问题。

可惜眼下并非如此。

在这种情况下,会议上张涛提出自己的建议,想使用深度科技开发的人工智能模型辅助。

能参加这种会议的人很多都技术出身,自然明白先前轰动全球的深度科技人工智能模型的含金量,或许真能起到帮助作用。

以深度科技人工智能的强大学习速度,只需要让其熟悉处于开发中的应龙eda,便能自动完善软件。

讲完自己的提议后,最终在任董已经其他高管的投票表决下,此方案成功通过并立即执行。

为此张涛才带人紧急前往锦城。

好在过程进行的还算顺利,他成功说服了徐昀和深度科技达成合作。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