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学霸的培养系面板 > 第479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79节

 

“实在太好了。”

周明伟忍不住沉吟一声,下秒立刻表态道:“长征十号载人运载火箭和月面着陆器以及月球车方面,我们也会加快进度,争取早日实现首飞。”再次证明自己对此完成此工程的决心。

主要眼下徐昀这边已经有了进展,他们要是追赶不上落后的话,到时候会很丢人。

毕竟就算攻克了量子通信,想要建立地面和月球的量子通信网络联系,还需要依靠火箭和桌面着陆器把中继站运过去。

没有长征十号载人运载火箭肯定是不行的。

徐昀对周明伟以及其他航天系统研究人员是充满信心的,不过为了尽可能提前完成工程,周明伟和张锋两人临走前他还是补充了句。

“如果有其他需要我帮忙的地方,两位院士可以来找我。”

“没问题,那就这样说定了。”周明伟和徐昀握了下手,点点头表示肯定。

从这次的月球车事件来看,徐昀虽以前没接触过航天系统,但凭借自身的水平和天赋,却能在很多特殊地方发挥出作用,面对徐昀主动要求帮忙,又怎么可能会拒绝。

或许是此行的顺利振奋了周明伟和张锋,两人将合作确定下来后,便直接返回了航天科技集团。

显然已经迫不及待想开展工作。

当会客室内只剩下侯盛昌和徐昀两人,只听侯盛昌叹了口气问:“关于这次的合作你有多大把握?”

从他内心来说肯定不希望徐昀参与载人航天工程,但看到徐昀答应了下来,他便主动保持了沉默没有多说什么,好在只是研究量子通信的话倒也算在擅长的领域内,更不会影响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机的算力升级。

“我想应该问题不大。”

徐昀面对侯盛昌的关心,如实进行了回答。

侯盛昌听到这话神情明显轻松很多,站起身最后说:“总之你自己掌握好分寸,有什么困难可以随时向院里申请帮助。”

只是在走到门口时,则又像是想到了什么事情,突然主动顿住脚步转过身体。

“对了。”

“接下来几天就暂时待在这吧,等奖励大会结束后再说,这次你可是主角。”提醒这句后脸上已然堆满笑容。

其实就算没有侯盛昌这番话,他也打算暂时留在科学院等着参加奖励大会,不过对于这份好心提醒,他还是微微点头表达了感谢。

“我知道怎么做,谢谢院长。”

随即便跟在侯盛昌的身后离开这间会客室。

……

……

时间如飞般流逝,徐昀回到科学院后很快数天时间过去。

在这几天里他虽然没有工作需要完成,却也丝毫没有让自己闲下来,除了和大家视频交流外,便沉浸到量子通信技术的研究中。

至于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这边,也正式公布了调整后的执行方案。

计划于明年正式进行长征十号载人运载火箭的首飞,并在后续通过月面着陆器搭载月球车前往月面,借助量子中继站实现地月通讯网络覆盖后,由人工智能控制月球车搭建临时月球基地。

等待最终航天员的顺利到来。

不得不说当这份新方案公布出来后,很多研究人员也都不免暗自皱眉。

毕竟这可是硬生生提升了方案执行的难度。

但面对那份让人惊叹的新一代月球车,又觉得或许真有可能实现,何况还有着天才科学家徐昀的参与。

最终经过几场讨论会议下来,相应的任务便被安排到位,并且成功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

可谓干劲十足。

都想看到航天员登上月球,并在月球居住的那天。

届时全世界都必将为东方大国的航天技术以及成就感到震撼!

五千年的飞天登月梦,近在眼前。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关于载人登月工程执行方案的调整,暂时并没有对外界公布。

主要眼下新方案还面临着一定的难题,加上先前已经发布了大致登月时间,这时候贸然更新方案的话,很有可能引起民众的舆论给新方案带来影响。

尤其是在目前有些海外国家也在重启登月计划的情况下。

徐昀暂时没有接到周明伟那边的新请求,所以倒也没有主动打听状况,到后面基本是在为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准备。

和上次参加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不同,这回他将以三十岁的年纪摘取最高科学技术奖项,除了有高达八百万的奖金外,还会获得那位的亲自颁发奖章以及荣誉证书。

这份巨大的荣誉哪怕族谱单独开都抵消不了,绝对是对科学工作者所做贡献最大的肯定。

2025年11月5日,帝都,召开奖励大会的会堂。

早上徐昀被专车接走前往会堂,路上除了有特种车辆开道护送外,道路甚至施行了交通管制。

排面十足。

在这种氛围和体验下,哪怕徐昀对这些大场面早已经司空见惯,此刻坐在车里依旧能感觉到心里的兴奋激动。

甚至还有些紧张。

直至来到会堂中心大厅外的等候区域,看到侯盛昌李厚林等一众老熟人,情绪才算平静下来。

“院长。”

走过去主动打了声招呼,其身影顿时引起了在场众多院士的注意。

虽说最终的获奖名单还未正式公布,但在场很多人都是拥有推荐资格的,并且还是把这个推荐名额投给了徐昀,自然知道今年的最高科学技术奖被徐昀获得。

想到如此年轻的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哪怕不认识都要仔细打量。

毕竟这份荣耀可太让人羡慕了。

主要最高科学技术奖代表的意义不一样,以往都是资格很老并有重大科研成果的院士获得,甚至有时候还会轮空。

如今徐昀凭借三十岁的年纪获得,属于把这个记录拔高到了难以想象的层次。

基本可以断定后来者应该不会有人能打破。

若徐昀像上次那样只是获得科学技术进步奖,那其他人肯定不会有这么多想法。

不过羡慕归羡慕,面对徐昀获得最高科学技术奖却又谁都质疑不了。

因为只要想到徐昀如今两院院士的身份,以及在多个领域获得的成就,其他人就再没有任何异议了。

甚至也正是因为这些,才会有那么多院士把推荐资格投给徐昀。

并且顺利通过两轮审核。

“等会好好表现,可不要给咱们科学院丢人,这是你应得的荣誉。”

“说实话你这次连我都那叫一个羡慕。”这时李厚林接过侯盛昌的话茬补充了句。

绝对是发自内心。

谁让他哪怕身为工程院院长,却没有拿到过最高科学技术奖呢。

就这样接下来的时间则有不少院士主动过来打招呼互相熟悉,其中也包括很多提名其它奖项的人,对此徐昀自然是来者不拒,脸上堆满笑容和其他人相互寒暄仿佛认识了许久。

丝毫不夸张的讲,眼下大厅内可以说汇聚了全国最顶尖的院士力量,尽皆是各个领域的佼佼者。

普通人终其一生也无法参与到这种场合中。

当然凡事也有例外。

比如眼下就有来自总台的记者,利用空闲时间对一些院士进行采访。

虽说徐昀现在已经不怎么喜欢接受采访,但谁让他是所有院士中人气最高的,并且还深受观众的喜爱。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