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学霸的培养系面板 > 第571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71节

 

所以也没有过多纠结,很快便按照相同的格式发布这条重磅新闻。

距离上次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对东方超环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点火测试,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虽然网上时不时仍有人讨论,但各大网站平台热搜上却看不到任何相关话题。

可让所有人吃惊的是,几乎是在瞬间便见一个新的话题登上热搜榜首。

就像是工作人员直接置顶了一样。

尤其在看到热搜内容后,更是瞪大了眼睛。

谁也没有想到关于可控核聚变会忽然迎来这么大的翻转。

关键相关话题内,凡是能喊出名字的新闻机构账号都发布了可控核聚变被物理所成功攻克的消息。

按理说有官方媒体站台,这件事绝对真实。

但这次由于事情太过突然,愣是大家有些拿不定主意不知道是真是假。

上次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点火测试是直播,所有人都见证了反应时间打破纪录达到五十九分钟,这距离所谓的真正攻克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才仅仅过去一个月的时间,怎么看都不可能成功攻克了可控核聚变。

于是面对这种吸引眼球的话题,全网用户也顾不上自己正在上班忙碌,纷纷发表意见产生了激烈争论。

“我是眼睛花了吗,怎么突然蹦出来一个热搜。”

“卧槽!”

“核聚变什么被攻克的,怎么没人通知我?”

“现在不是通知了吗。”

“真的假的,我们的可控核聚变不是只能维持五十九分钟吗,那天的直播我可是全程看完了,现在怎么又突然变成攻克了。”

“怎么感觉有点不太靠谱,持续五十九分钟的核聚变反应可不算真正攻克了核聚变。”

“会不会是媒体搞错了。”

“这么多媒体都发了公告,怎么可能全搞错,何况里面还有很多官方账号。”

“难道物理所那边又进行了点火测试?”

“仅仅一个月的时间,进展再快也不可能从五十九分钟直接攻克吧?”

“不要忘记负责研究的可是徐院,说不定真攻克了。”

大家针对这件事态度不一,有的人认为仅仅一个月的时间核聚变装置技术不可能进展的这么快。还有的人则相信是徐昀再次创造了奇迹,所以才让物理所真正攻克了核聚变。

但可以确定的是,无论双方各有多少人支持,物理所那边不拿出更加强有力的证据,肯定很难让所有人都相信这件事。

同时也有人对物理所的做法有些埋怨,认为就算再次对装置点火测试,也应该全程直播让所有人一起见证才对。

真这样做的话,肯定不会有人胆敢质疑。

不过无论可控核聚变被攻克的消息是真是假,在网络上的传播速度却是任何事都无法比的,甚至很快便攻陷了海外的知名网站。

因为时差问题,海外眼下还处于黑夜,但碍于可控核聚变的消息,注定会有很多人被紧急喊起来。

并召开临时会议,判断这件事究竟是真是假。

与此同时。

海对面城市白色宫殿办公室内,虽已经是晚上办公室却依旧灯火通明。

刚被喊起来的总领不得不在自己办公室内召见相关议员。

“对面传过来的消息你们应该都知道了,可控核聚变被攻克有多少概率?”

总领坐在椅子上用手撑着脑袋,万万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情。

明明一个月前召开内阁办公室会议时,大家都信誓旦旦的保证对面不可能攻克核聚变,起码在未来数年内没这个可能。

结果呢?

人家不但大肆宣传核聚变被攻克,还仅仅是刚过了一个月。

着实是让他头疼。

而面前及时过来的几位议员,面对询问则依旧坚持自己之前的观点。

稍微组织下语言缓缓说出自己看法。

“我不认为刚过去一个月时间对方就能在核聚变装置的研究中取得如此大进展,并且点火测试的实际过程也没有像上次那样公示,很有可能这是一场他们自导自演的戏码。”

“五十九分钟到持续稳定反应,这中间可是要有很远的路走。”

“根据我们的核聚变专家推论,也认为对方不可能掌握真正的可控核聚变技术,我们应该对散播此虚假消息的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公开谴责。”

将几位议员的话听进耳朵,总领的情绪也总算有所缓解。

逐渐平复下来。

因为他自己也不愿意相信这种事的发生,所以最终决定支持议员的提议。

并且这件事行动起来效率也非常高,当时间来到上午便召开新闻发布会对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进行公开的谴责。

明确指出这种行为是扰乱科学界的秩序,应该立刻停止并面向科学界道歉。

如果真的遇到虚假宣传科研成果的行为,或许这种做法能起到作用,可惜这次是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真的攻克了可控核聚变。

所以这种做法只会让自己显得像小丑。

毕竟物理所既然决定公布这一消息,又怎么可能没有后续的应对措施,只能说有徐昀参与的项目无论如何都不能用常理去推断。

国士无双

“如今我们正式攻克了可控核聚变,接下来便可以正式着手改变国内能源结构,相关工作到时候可能还需要徐院士您来主持。”

2030年1月27日,东方超环核聚变装置控制大厅。

作为所长的宋运辉微笑着和徐昀说,整个人相比之前态度更加和蔼。

尤其注意到监测屏幕中还在持续增长的核聚变反应时间,就更加抑制不住嘴角的喜色。

距离优化后的核聚变装置点火已经过去足足四十八个小时,在这段时间里装置始终运行稳定,没有发生任何突发状况。

这表示可控核聚变的技术成熟。

能够开展下一阶段规划。

对可控核聚变进行具体应用。

目前国内主要依靠火力发电,其次为水力风力。

眼下可控核聚变装置成功攻克,完全能着手在全国建造适合数量的核聚变电站。

来满足国内用电需要。

减少化石能源的持续过度开采。

另外搭配常温超导材料,能够对线路进行改造。

最大程度降低成本。

可以想象当全国都使用上核聚变发电后,每度电的价格将会非常低廉。

关系到核聚变装置的国家重点工程,肯定让徐昀参与主持工作最放心。

宋运辉之所以主动提出来,也是得到了相关消息。

知道电网那边已经准备立项。

徐昀自然知道宋运辉的意思,毕竟这是人类掌握核聚变后必要的改革,尽快彻底抛弃化石能源才能加快人类文明的进步。

真正成为一型文明。

不过在他的计划里,除了建造核聚变电站外,月球上也需要搭建一个可控核聚变装置。

想到这里他神情认真说:“龚院士也全程参加了可控核聚变装置的研发,我想足以胜任核聚变电站的指导建设工作。”向宋运辉举荐龚韬来负责能源结构改变。

旁边的龚韬显然没想到徐昀会这么说,几乎想都没想便抬手回绝。

他很清楚徐昀对可控核聚变装置的贡献。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