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书香世家(科举) > 第8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节

 

嫂子也没留他们,只让丫鬟送二人出门去了。

云舒跟云璟于是作伴回去,一路上云舒都没说话。

虽然是一家人,不过按照远近来说,这也是他们这一脉的家事,如果八卦过问好像也不大好,因此没有说话。

云舒不打算问,顾云璟却主动说了原因。

“定是哥哥嫌嫂嫂生不出男孩儿,这几个月一直闹着要娶妾,前儿不久跟太太说了,太太让他再等等两年,说嫂子既然会生,必要先生下嫡子才好纳妾。嫂子才刚生了个女儿做了月子出来,这段时间一直都不大开心,如今哥哥闹了要娶妾,肯定又拿善妒之类的话来说嫂子了。”

云舒嘴上没有说话,毕竟古代妻子生不出儿子,男人娶个小妾很正常。像是顾云璟这样肯为女人说话的小叔子,顾太太这样会为儿媳着想的婆婆已经是少见的了。

他们是亲兄弟一家,自然弟弟背地里埋怨哥哥两句没有问题,云舒是一个来做客的堂兄弟,对他们指指点点就不好了。

不过云舒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却是反感顾云墨的了。

即便生活在现代,男女平权还是一件难说的事儿,何况现在?

因此,云舒十分心疼这个堂嫂。

有的事情一眼就能看到结局,即便堂嫂生了儿子,堂哥若坚持要娶妾,堂嫂又能如何呢?

只是听顾云璟方才说的话,总觉得堂嫂似乎有些产后抑郁。

这事儿可大可小,现在也没有抗抑郁的药,云舒只能期盼着自己买的甜食,能够让嫂子的心情稍微松快些罢了。

【作者有话说】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jc、晓瑞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一路回到了顾云璟的院子里,云舒继续跟顾云璟学习到晚上掌灯。

到了晚间吃过晚饭回到自己屋里,因想着嫂子的事情,云舒的心情不大好,晚上便早早睡了好让自己解压。

睡梦中不知外头情况,早上起来,窗外已有淡淡白雪如花,点缀屋檐枝干,一片淡抹雪景,愉悦人心。

下了雪,天气转冷又将近过年,家中男女都放了学,有段时间可以休息,因此聚拢做个诗会。

顾家家大,便找一处梅香院赏梅,大家集资出些钱给厨房里,让厨娘们做些吃的,屋里摆上各色点心,笔墨纸砚,还有热酒香茗。

题目是昨儿就有姐妹们拟好的,要应景的话,自然是以雪或者梅花为题最好。

谁也没料到今儿就这么巧,下起了雪来,昨儿只以梅为题,共有十二人赴约,就拟了十二个题目。

分别以《簪梅》、《梅影》、《忆梅》、《早梅》、《问梅》、《赏梅》、《鸳鸯梅》、《十月梅》、《落梅》、《咏梅》、《雪梅》、《折梅》为题,各自抓阄,抓到什么题目就写什么题目。

抓好题目后,随他们是想要玩或者是逛园子都可以。

因为大家都不喜限韵,因此只做七言律诗就好,不用限韵。

云舒才刚穿越过来,凭着原主的记忆,作两首打油诗倒是可以,正经作诗,即便写出来还怕笑掉别人的大牙。

若还要限韵,那他就只有交白卷的份儿了。

他抓了一题,是《落梅》,对于别人来说算是比较简单的题目了,然而还是难得他抓耳挠腮。

闲了一上午,只做得了最后一句跟中间一句,之后绞尽脑汁愣想不出来,时间越发紧迫了,躺平的心态使得他不再那么着急,便想着去顾云璟处瞧一瞧他做得如何。

谁想人家一道题是《早梅》,早已经作好了,只自己坐在屋里掰着果子吃。

云舒走到他身边问:“你作好了?”

云璟点点头,有些诧异地问他:“你还没写好?”

云舒一愣,抬眸朝周围看了一圈,只见大部分在身边的人都已经是一副悠哉态度,只有两个十二岁的妹妹,还有一二句没写完的。

他也没有逞强,只如实说道:“没有。”

随后,他又朝云璟那边儿看去,想知道他写了什么。

云璟也没遮掩,只侧身让他看了。

云舒拿了他身旁的笺子看,只见上面写道:

《早梅》

槛外忽闻暗香邈,原是寒梅又来早。

凌寒一夜点琼枝,冰骨清极不觉霜。

万花不沾林间雪,争得春暖侍东君。

唯有南枝偏爱雪,不做人间富贵花。

下面落款:拜梅院主人草稿。

云舒想到云璟的院子就叫“拜梅院”,他没有字,然而起个诗社不好用自己的本名,因此大家都以自己的院子来起个名儿就算了,随即疑惑自己应该起个什么字?莫非叫“拜梅院客人”?这似乎过于玩笑。

又想自己搭舟而来,曾在溪水湖边住过那么两个月,不如就叫“临溪客”罢了。

诗社他们是起过好几回的,因此方才说要作诗的时候,也没有人提起要给云舒起个什么样儿的名字,如今他诗还没有作完,也不好叫大家马上帮忙起一个,只在心中默默编了就是。

见云璟已经作诗完毕,云舒本来是想要请他帮忙的,但是又想只差两句了,不如就咬牙作完。

于是搜肠刮肚,又喝了两杯热酒下去,酒精度数虽然不高,奈何他人小,自然不胜酒力,没多会儿酒晕乎乎了,不过好在终于在诗会结束前将一首诗凑足了字数。

云璟见他作完,也凑过来帮他看。

只见云舒的诗写在纸上,字迹清秀:

《落梅》

酒尽倚栏拂清雪,何故暗香盈满袖?

朔风不怜花傲骨,吹落人间满地香。

月冷霜凝陨为泥,清魂化作去年花。

熬得今夕寒霜降,还等来年笑东风。

落款是:临溪客拜稿。

云璟见他还真作出来了,便笑道:“不错。只是这名字有什么讲究?”

云舒于是将起这名字的缘由告诉了他,云璟也没有多说什么。

之后大家要排名次,选云璟的诗为最,云舒作的诗也被放在了比较高的位置,说是立意很好。

诗词被抄录下来,大家玩得十分尽兴。

诗会过后,生活又回归了正常,只是年节将至,过年的氛围十分热闹。

虽说富贵家庭并不馋肉,只是过年的时候生活实在太丰富,家里孩子因不用上学,热热闹闹聚在一起,比现代过年不知要喜庆多少。

现代一家子人,即便算上三代也不过十几人,而放到顾家,一家子人加上奴才们就有上百个。

从大门喜庆到二门内,主人家并不苛待下人,因此家家即便困难也没有吃不上饭。

太平盛世,无有愁容。

云舒曾经研究过这个国家成立至今的情况,除了边境偶尔有小骚动外,已经维持和平稳定七八十来年。

想起上辈子上学的时候老师会告诉他历史兴替,各个国家的政体,建国的艰辛,兴旺以及耻辱的历史。

但是没有人告诉过他,原来一个大国的繁盛,只需要短短六七十年的和平就能够做到。

一个国家可以从战乱四起、易子而食的历史演化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只需要这么七十来年的和平。

休兵养国在云舒看来,是一件伟大的事业。

这日,嫂子请了云舒过去坐坐,他想过了年后也差不多该走,猜到嫂子可能会借此给他准备些银子,因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