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书香世家(科举) > 第22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2节

 

仇二爷并没有跟他说什么陈年旧事, 然而云舒虽然好奇,却也并不为求一个明白。

他目前对仇二爷的印象又是一百八十度的改观,此时的云舒挺相信仇二爷,他仗义、聪明, 且满身的本事。

云舒所求, 也不过是仇家的事情不会牵连到他们顾家。因此有仇二爷一句交代的话,这便足矣。

二人聊过之后, 云舒就没有多做逗留, 很快便告辞出来了。

到门外, 云舒看了看笙歌跟朱茂, 垂眸说了一声:“走吧。”

于是三人结伴一同回到顾家。

下午时间, 云舒他们只是在家里温书。

朱茂问了几个问题, 云舒看差不多了,便让他自己去背诵, 也没有再多讲, 再多讲些知识点恐怕朱茂不能消化。

学了一会儿后,云舒他们要休息。朱茂已经是一个头两个大,看着时间也差不多了,便逃似的提出告辞。

云舒于是送他到村口。不过一路上避免不了被朱茂问仇家的事情。

云舒便只含糊回答说仇二爷是外乡人, 是最近才搬到那茅草屋里住着的,其余的一概不知道。

朱茂面上摆出不信的脸色:“你家笙歌都跟他学上剑法了,怎么你们还不知道他的来历。”

云舒说道:“那只是学着玩儿的,笙歌又没有正式拜师。况且人家仇二爷膝下没有孩子, 我们也不方便过问他的往事,自然对他不那么了解。”

朱茂见云舒看着不像说假话, 这才停了向云舒打听仇二爷的心思。

这边儿云舒送完朱茂, 然后回到家中。

刚进屋, 杨嬷嬷就对云舒说了方才姐姐回家了的消息。

今日中秋,合该团圆,只是没想到姐姐也回来了。

云舒闻言,很快便有些惊喜地跑到母亲屋外,说道:“阿姐来了,方才都没有在路上碰到。”

大步跨进屋里,却发现顾晴的一双眼睛通红,像是哭过。

云舒愣住,内心有疑惑,也有几分心疼。

相处久了,云舒对顾家这一家子人已然有了感情,不似刚穿越过来那般,只是轻轻的无奈一下便完了。

大过节的,能让姐姐从婆家来到娘家,想必是受了很大的委屈。

顾晴见他过来,便擦了眼泪,叫了他一声:“舒哥儿。”

林氏见状,对云舒说道:“你去外头吩咐杨嬷嬷,咱们今晚在花园那边儿廊上摆个桌子,小花园子里头边赏花边吃。今晚多备一份碗筷,你姐姐也要留下来吃。”

顾晴闻言,在一旁说道:“母亲,我还是要回去。”

林氏没有接她的话,而是对云舒说道:“快去吧。”

云舒应了一声,从屋里退了出来,然后估计放缓了脚步,一边细听着林氏母女俩的谈话。

“婆母说,等相公回来就给他纳妾。我当时心想,怎么能这样呢?我生完丹姐儿做完了月子,到如今也才一年,她就这么等不急!公公也是默认的,一句话也不帮我说。我心想,相公之前也同我说,这几年来是不准备纳的。于是就同她说‘相公未必愿意,还是等他回来再说’。

她便拿话压我,说是我想要看着他们王家绝后!又说我肚子不争气,因我没个儿子,所以那些嫁妆全都贴到娘家来了,要有个儿子,当初怎么会将钱大把大把地往家拿?我气不过,这才过来了,大过节的,我知道这样不好,可是母亲,我太难受了,呜呜呜呜呜。”

这边又听林氏道:“当初你爹生病,你统共给了娘家十几两银子,前儿你来,不是叫你拿回去跟你婆母说了吗?”

“说了。有什么用?她心里就是觉得我胳膊肘往外拐,我怎么说也没用。况且我私心也是觉得,娘家也是家,婆家也是家,家里有难,我没道理不帮的。当初将嫁妆往家拿,我不觉得自己有错。说一句不尊上的话,我想那是我的嫁妆,她有什么资格插手管呢?”

“她想要趁早先给相公定好一户人家的姑娘,然后等相公高中回来就用小轿将人抬进门,来个双喜临门。我想这也不过是假意跟我说一通,答不答应,由得我么?”

听完故事的来龙去脉,云舒便去厨房找到了杨嬷嬷,将林氏想的安排都告诉了她。

杨嬷嬷听了之后马上找到笙歌跟吉祥帮忙,她一个人实在忙不过,只能让他们来分担活计。

云舒是不管接下来的事儿的,说完便回了屋去。

在屋里,云舒虽然手上拿起了书本,然而心里却是在想着顾晴跟她的婆家。

原本他是觉得姐夫好,只要原则问题不犯着便好,姐姐在婆家一时受个委屈也正常,毕竟一大家子人过,怎么可能事事如意?

劝离,如今这个时代,他怎么也做不到。

可现在想来,这并不是现代。百善孝为先,古人即便愚孝也不会被人说道,但是一旦忤逆长辈,则是不孝。

纵然姐夫是个好的,对姐姐也算深情。只是倘若姐夫的父母非要他纳妾,那么姐夫是势必要娶小老婆的。

姐姐目前状态真的不大好,若是将来有一日顾晴难以忍受姐夫娶小妾,那他是不是也能为姐姐做些什么?

帮着姐姐脱离王家?那么丹姐儿呢?顾晴又舍得丈夫跟孩子吗?

云舒想着,他带走姐姐或许还可以,可丹姐儿是王家的孩子,他有什么资格把人家的孙女儿带走?

带不走孩子,姐姐的心便永远都在王家。那么他的反抗,又能有多少效果呢?

云舒始终想不通,最终只能走到窗边打开窗户,望向泛着斑驳红锈的天空,深吸了一会儿秋日午后的清新空气。

今日中秋,云舒是不想扫兴的,于是稍微打起了些精神。

晚饭时间,随着家人们一同到家中小花园里坐下。

他们家没有园丁,之前这花园子原是荒废了的,实在没有钱打理。

现今家中不愁吃穿了,林氏近日便让人收拾起了园子。只是简单打扫,修剪花枝,倒是打理的像模像样的。

认植物是云舒的短板,园内许多花的名字云舒都叫不出来,毕竟现代大多数人能够认出的花少之又少。

偏家里没有桂树,月下赏桂的话得到外头看了,这会儿菊花开得还不艳。

倒是石榴,一个个儿的果实饱满,落地残花,红艳艳的,将人的视线全都夺了去。

家人围坐在廊内,开了两桌,一桌大,一桌小,一桌坐主人家,一桌是下人坐。

桌上摆上几盅酒,分别有桃花、杏花、桂花的甜酒,度数不高,云舒喝着感觉像是不到十度的酒酿。

用现代的说法来说,他们这一桌的酒精度数,属于“小孩儿那桌”。

桌上摆着月饼、螃蟹、一条清蒸鱼、排骨汤,其余全是各色时蔬。

平时过节,他们家庭来说,除了膻味太重的羊肉,以及现在不许随意买卖的牛肉,那些鸡、鸭、猪头肉等总要上桌的。

只是到今日顾英礼才去一年多,所以那些大荤、硬菜,桌上并没有。

家人齐全,早上已经拜过顾英礼,此时心中并无伤春悲秋之感,林氏举筷,大家便都开吃了。

家里八个人坐在廊上说说笑笑,很是热闹。

只有顾晴心里放不下丹姐儿,才吃了几口菜,就说要走。

林氏闻言,难得强硬道:“我家的女儿当初也是他们八抬大轿、三媒六聘娶过去的,现如今他们家这么轻贱你,动辄就说你这儿不好那儿不好的,那我这个做娘的是断然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