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书香世家(科举) > 第39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9节

 

云舒有注意到弟弟的神情, 这会儿已经找了一半的人名还找不到自己的, 云安正急得抓耳挠腮。

估计他这会儿很后悔当初没听哥哥的,多背点儿东西。

之前他们互相讨论过这次考试的策论内容,云安的回答只能说是差强人意。

究竟能不能过,还得看这一届其他考生发挥的水平如何。

云舒看云安在前面往后找, 为了加快速度,就从后面看起,结果没看几个人,就找到了云安的名字。

“安哥儿!”云舒笑着朝云安招手。

云安正被笙歌护着, 见哥哥招手叫自己,他已经猜到是自己中了, 因此脸上一下绽开了笑容。

因着前面看案的人比较多, 云舒怕弟弟被挤坏了, 就让笙歌多看着他些,毕竟云安是他们家最弱的男性。

就这样,几人挤着挤着,总算从人群里退了出来。

刚从人堆里出来,就瞧见蔡博文走了过来。

“云舒、云安,你们都中了么?”

云舒抬眸,见蔡博文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知道他肯定中了。

蔡博文博学,能够中秀才自然是在意料之中。他面上的这一抹笑意,大概并不是因为他考中了秀才,而是因为他的成绩还不错。

云舒方才只顾着给自己跟弟弟看成绩,并没有在前排留意别人的名字。正当他想要问蔡博文的成绩时,正好有人走了过来,说道:“恭喜恭喜,恭喜蔡兄提了案首。”

云舒这才知道,原来这次院试第一名便是蔡博文。

蔡博文跟云舒他们玩得好,因此只跟旁人聊了一会儿,便回到云舒他们这边。

云舒跟云安自然是先恭喜他,然后又跟他说了自己这边的成绩。

蔡博文也很为他们高兴,于是约好了临走前再一起吃一顿饭,也算是饯别一下。

将来还要一起考科举的,如果一直走官途,云舒他们年纪都还小,即便下次乡试不过,肯定还有再遇见蔡博文的时候。

况且指不定他们还会举家搬回凤城,往后能够继续发展友谊,肯定要多联络交际的。

云舒他们也是欣然同意蔡博文说要一起用餐的提议。

之后大家又都进到考场内,等待学政发落。

成绩已经知道,学政会发试卷给他们,云舒他们进去除了拿试卷,还很可能会被学政问一些问题。

大概就是会问一些学政感兴趣的话题,任何方面都可能涉及到。

一般来说,只要回答的不是差到离谱,或者犯了很大的忌讳的话,基本都不会有什么。

当然要是真的回答的太糟糕,很可能会被降名次,或者这个秀才就不给你当了,所以在场众人还是都挺紧张的。

云舒他们进去排队,等叫到了自己的名字,才上前去拿自己的试卷。

学政就问了云舒祖家是在哪里,然后听说了云舒在燕城之后,就问了云舒的老师是谁。

云舒于是说了自己老师的名字。结果发现老师跟学政居然是认识的,可能学政早年跟老师的关系挺好,就多问了云舒几个问题。

之后知道云舒家里祖上出过宰相,对云舒便更加地满意了。

只见学政拿着云舒的试卷看了一会儿,才对他说道:“诗文不大好,要不然本届案首也该危险了。你的策论写得极好,贤契小小年纪能够有这样的成绩已经不错了。不过也不要忘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要多加谦虚,将来的路才会顺。”

云舒恭敬地应了,然后才从里面退了出来。

跟他们同行的同学并没有考过,因此早就先回去休息了。云舒有些不大放心他,便让笙歌回家多照看一下。

笙歌站在云舒面前,不愿意动。

云舒见状,无奈道:“你先过去看看,我们晚上不过跟朋友吃些东西便回去,能遇到什么危险?”

他明白笙歌的想法,笙歌这是怕自己跟云安到时候没人照顾会出现什么意外,云舒却觉得他未免太过杞人忧天。

笙歌见云舒面上有了两分不耐烦,这才总算挪动了腿,不大情愿地回下处去了。

云舒他们于是正好跟同案们一起去到酒楼,直接用晚餐。

一个府内录取的也就那么几十个人,云舒他们也只是跟相熟的人一起去吃酒,所以只定了一个包厢便够了。

晚间同案们互相通了一下接下来的学习打算,以及对于下次乡试的想法,或是准备的去寻馆坐的,都有聊到。

聊过之后,大家互相行了酒令,喝酒吃肉,玩得很愉快才回去。

因知道云舒他们第二日就要启程回去,蔡博文便拉着云舒他们在一旁饯别。

“这一去还不知道多早晚能见着了,我家里条件一般,这一二年大概会在家附近寻个馆坐,将来你们兄弟有机会来凤城的话,也记得来找我。咱们书信往来,不要断了联系才好。”

云舒他们跟蔡博文玩得好了,自然对他感情深,此时离别的感觉也都是真情实感。

云舒拍着蔡博文的手臂,说道:“蔡兄弟也要好好保重,将来一定能再见的。”

聊了一会儿子,几人这才从酒楼离开,趁着宵禁结束前,回了下处住下。

回家的时候,云舒跟云安带了些吃的回去给笙歌还有同学一起吃。

奈何到家的时候,他同学可能是哭累了,便睡了。

只有笙歌一直等到他们兄弟安全回家,这才从大门外挪了脚步。

下处的房东早知道他们中了秀才的消息,大晚上的知道云舒他们回来了还来道喜,云舒他们也不缺这么几分银子,给了报喜的人每人几十文钱,也讨个好彩头。

之后兄弟二人跟笙歌一起吃了一些宵夜,大家各自安睡下来。

第二日,顾家兄弟又去拜访了一下学政,然后便早早启程,回了燕城。

船在水上行驶了十来天,很快就到了燕城。

家里众人早已经知道了他们中秀才的消息,回家后难免要见姐姐跟母亲洒泪的场面。

当天顾家摆了一顿鸡鸭鱼肉,算是为云舒他们接风洗尘。

回到家后,兄弟二人竟然无法马上休息,还得跟家人商量摆宴席,邀请什么人物、做什么菜、在哪里吃,这些都要商讨。

刚回家休息了一日之后,就掉进了忙碌的写请帖的俗务中来。

这边,王家虽然没有收到顾家的邀请,但是消息也还是很快就传到了他们家。

王老爷难免觉得风水轮流转,前儿还被他们看不起的顾家,如今出了两个秀才了。

而他们老王家,竟然就这么没落了。

王老爷跟太太都有午睡半个时辰的习惯。这日中午,听说了顾家的好消息的王老爷在床上翻来覆去,终究睡不着。

于是从床上起来,也不让下人跟着,独自踱步,准备去孙子那边儿瞧瞧。

如今他多少有些焦虑,加上年老,儿子又先一步去了。现在唯一能够让他静下心来的便是这个宝贝孙子了。

如今顾晴回顾家去了,自然院子空出来也就成了给王家生了大孙子的张姨娘的了。

王家给她抬了位份,如今家里上下一半的事儿都是张氏一个人在管着。

至于另外一半的事儿,自然还捏在王家老两口手上。

虽然很宠爱这个新儿媳,但是王家老两口还是对外来的媳妇儿有几分防备的。

孙子是自己家的种儿,但儿媳永远只能算半个家人,这便是王家两位长辈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