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书香世家(科举) > 第51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1节

 

而且价格跟新鲜蔬菜鱼肉类差不多,相当于不会要他们的盐钱,相对来说,比起买盐,有时候买腌制品反而更划算。

古代没有味精,求美味不过求一个鲜字。来了省城,这个城市的人吃的东西偏甜。

云舒一家子人吃的清淡,人家实惠舍得放糖,他们却因为过甜了反而吃不惯,之后吩咐下处做菜的人少放些糖,这才好了很多。

适应省城的生活之后,大家的精神状态也逐渐轻松了。

云舒的舅舅懂得温故知新,在背诵跟举例方面是很好的,但是学习方法跟写作技巧上有所欠缺。

之前他一直在家学习,平时要教书,还有交际,很少能够抽出时间来好好做一篇文章,因此写卷子的速度甚至还要不如云舒他们。

自从云舒教了他写作的技巧之后,林枫便很有一种不耻下问的感觉,对云舒请教的也多了。

这更使得云安敬佩云舒,毕竟连三四十岁的舅舅,都要有问题来问云舒的。

等到考试那日,大家齐聚贡院门口,流程还是跟之前差不多,只是进了贡院便锁院了,一场考三日,一考还考三场,题目很多,甚至还要自己准备食物,根本没办法将心思放在别的地方,埋头就是考!考!考!

三场考试下来,整个人都晕晕呼呼的,云舒缓了两日才渐渐好一些。

其实平时也经常连续几天都在做题,这种做题模式他们已经训练过无数次。

这次从考场内出来之所以像是虚脱了一般,一是因为考场内空间不大,考试题目也没有押中的,这让他的情绪过分紧张。

二是因为备考多时,自从去年考完院试搬家之后,将近一年左右的时间,他们都在写试卷,就为了适应这一场考试,长时间的累积总算到了验收成果的一颗,突然放松了下来,就格外的疲乏。

就跟很多高考生,考完就要在家倒头睡一个星期再说的心情是一样一样的。

这次的考试的人数其实是比之前院试录取人远更多的,除去之前考中秀才的人员之外,还有一些之前未参加院试考试然后补考的人。

乡试这一年的七月份,可以再有一次补考机会,补考通过的话,也是有资格参乡试,这种叫做录遗。

竞争人员经过层层选拔,都是比较优质的考生,加上考生人数多,竞争十分激烈。

然而不止考生内部对这场考试十分重视,八月,整个省城几乎算是读书人的天下。

每日大家讨论的热点也是今年究竟谁能名列桂榜。除了考生多聚集在省城之外,还有另一项原因。

这会儿因为举人可以做官,之前可以算是一界穷书生,勉强养活一家子的文人,做了举人之后身份地位瞬间变化。

因此有些地方乡绅喜欢“榜下捉婿”,毕竟只要考上举人,就说明国家至少已经查了对方至少三代人的身世,身家出身清白。

一般来说,配未出嫁的女儿家,况且还要未婚,三十出头已经顶天了。

而四十岁还不到的人,将来能够考上进士的人可能性是很高的,这地方乡绅,将来能有个京官的女婿,即便是六七品的官员,那面子已经是很到位了的。

不但如此,将来女婿若是真的能考中进士,还能验证自己的眼光不错。

因此这种榜下捉婿的情况,在各考试结束之后是很常见的行为。

云舒他们几人考完之后,吉祥跟笙歌负责照顾,有几次下处主人家的女儿还借机进过云舒的房间。

虽然穿戴整齐,且在看书,姑娘家也只是借着端茶倒水的名头来的,但还是把云舒一大男人吓到了。

之后云舒就有吩咐吉祥跟笙歌,平时弟弟跟自己待在一起,屋里要是笙歌出去了,吉祥就得留在外头等候召唤,若换成吉祥出去了,也是同理,笙歌得在外头看着。

这是为了防止外面有女子突然闯入,要是坏了人家的名声,云舒他们有理说不清。

这段时间他都觉得有些好笑,从来都是女人怕男人乱来,轮到他这儿倒变了味道。

见了女人,就像唐僧进了盘丝洞,也未免太守男德了些。

可是他还有什么另外的方法,来区别自己跟古人的不同呢?仿佛也只有恪守“男德”这一点儿了吧?

他想他没有那么高尚,只是不下想让自己身为现代人的三观被完全践踏,虽然上辈子偶尔也会看两本网络小说,里面的男主人公也有一夫多妻的。

但是轮到他自己穿越了,他不想因为自己的发达而去践踏别人的灵魂,一夫一妻,是他必须要去遵守的。

对于云舒来说,他已经达到了成婚的条件,十七岁,已经考上了秀才,长子家里又有土地,将来只要运气不是那么差,想必这次即便不过,再考哪怕十年二十年才成功,他也算是青年才俊。

因此在古代的相亲市场,他的条件可以算是很不错。

自然,这只是在县城内部的条件算是可以。

若是到了京城那个达官显贵如云的地方,对于那些官员的选婿资格来说,他是远远不够的。

就譬如现代,一线城市的平均工资,跟小县城的平均工资,这是没有什么可比性的,因为本身城市跟城市之间的资源不一样,对比起来会很不公平。

考试结束之后,云舒他们休息够了,之后又忘记了之前游山玩水时双脚承受的痛苦,又约了一些人同游省城,结果可想而知,必定是脚疼得好几天都不想走路。

就这样,玩了一通之后,考试成绩再九月初的时候被公布了出来。

云舒、云安两兄弟,还有蔡博文都上了榜,反而是他们舅舅林枫这个年纪最大的人落榜了。

云安的成绩挂在很后面,然而总算还是进入到了举人这个行列中来,云舒的成绩也在中游,想是有些文章写的并不那么深刻,不过他的策论向来是很好的,所以成绩比他想象中的要高。

因为这次考试他本来没有抱太多希望的,只想说即便是陪考,也来适应适应。

只是没有想到,不但他中了,连弟弟也中了!

另外还有令人惊讶的,便是蔡博文的成绩也比云舒低了两名。明明是个院试的案首,到乡试竟然退步了。

不过结局是好的,蔡博文本人也并没有计较什么,心态还算乐观。

自然,没有中的林枫是几人中心情最不好的了。

他虽然能够不耻下问,只是连两个还不到及冠年纪的侄子都不如,他多少是有些羞耻的。

发了榜后,考中的举人要参加个鹿鸣宴,去赴宴前一日晚上,云舒听到了舅舅屋里有哭声,云舒也不好去打扰。

趁着还不是很晚,找了蔡博文帮忙去开导。

毕竟他们二人年纪差不多,舅舅偏年长一些,林枫要聊属于大人的心酸也不好跟十几岁外甥讲,自然是跟同龄人聊。

蔡博文自然肯帮这个忙,都是读书人,寒窗苦读,还是很有共鸣的。

果然,蔡博文去了之后,林枫也开了门让他进去说话。浅喝了一杯从下处主人家买来的女儿红,林枫便上头了,说了许多心里话。

蔡博文本来也没有什么,只是林枫说:“我今年已经三十七的周岁,再有一次考试就是四十了,过了四十,我也不便再考,只好将一身心愿寄托在儿子身上,只可惜我儿子也不是读书那块料,究竟家里几代人才能够完成我的心愿呢?”

说着,不禁潸然泪下。

文人的理想不都是考科举做官,但是文人的最高理想就是做官。林枫从小受到父亲感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