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书香世家(科举) > 第107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7节

 

周帝有些疲惫地笑了笑:“怎么不记得,我记得父皇还夸过他来着。他一个探花出身,年纪轻轻又有才有德,让他去区区一个南方小县城当官,实在可惜了。”

云舒一听周帝这么说,就知道哥哥回京都有望了。

“皇上谬赞了。”

接着只听周帝说道:“你那个哥哥是该回来,只是父皇刚去还没有多久,他又是被先皇贬谪过的人。顾云璟这人十分有才,做人却太过刚强。再南方受点儿难处也是应该的,也学学为人处世。等过了今年,朕再调他回来吧。”

云舒低头应是,然后就没有话说了。

他这会儿也不能强硬要求周帝马上就把人放回来,周帝这么说其实已经算是给了准话了,明年想必哥哥能回来的概率是很大的,云舒能够有周帝这么一句话其实就够了。

这日回家之后,云舒有些迫不及待地给顾云璟写信,告诉他周帝要将他召回的消息。

云舒想着,他这次也算是帮顾云璟做了一件好事儿。

最近云舒常跟堂哥信件往来,总能看到他借景抒情,虽然写了许多山水风光的诗句,然而总有苦闷的情绪在里面。

想必是他极其有才,却不受重用,所以心里难受。

写完信件后,云舒便在研究历史书籍,还有最近国家的情况。

就像是他之前说的,古代政治能够稳固,就是靠着一个礼乐不崩坏。

先帝那么一搞之后,那些以为自己有些能耐的官员,全部都一个个从四面八方冒了出来。

如今是乱世初现的征兆,朝廷的威严已经削弱,唯一能够恢复尊严的办法,那就是靠自己的双手夺回来。

除了南方各地战乱四起之外,更大的威胁其实是北方另外两大蠢蠢欲1动的藩镇。

北方原本有三大掌握兵权的藩镇,之前就是其中一个强势来袭。

当初周帝调兵的时候,曾经向那两个藩镇要求过让他们出兵,然而那两个地方的领导者却以自己也需要兵力护卫自己的城市,而没有办法出兵,给出了这样让人无语的接口。

如此看来,就能够很清楚,北方三个藩镇,没有一个是跟中央朝廷一心的,如今北方另外两地肯定也有意获得更多的土地。

只是他们肯定害怕在自己出兵面对朝廷的时候,自己的地会被另外两股势力侵吞,尤其是土地、人口、军力、经济,都最强的那一藩镇。

据云舒所知,最近他们另外两个藩镇,都在互相加强经济、农业的来往,说明他们即将要交好。

很可能要立个什么盟约之类,约定一方有难,另外一方无条件支援。

云舒猜测,只要他们能够完成盟约,必定也要试试看南下的。

转眼已经秋季,今年的冬天只怕又要不太平。

然而云舒对此只是有些紧张,心态并不如之前北方藩镇带兵南下那样的躺平心态。

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现在的京都已经不是往年先帝在时的那个京都了。

至少朝堂内没有奢靡风气,他提出建议,皇帝就能够接受,实施的也很快,加上士兵都被历练过,他们调兵也十分容易。

这些条件告诉云舒,别说他觉得北方打不到京都,哪怕就打到了京都,他们打不进城来就会被赶走。

云舒将这些想法都整理好之后,过了一段时间,在跟周帝和几位受重用的大臣在议论事情的时候,就把他的考虑都说了出来。

或许是之前被北方撵着走,很多大臣对北方藩镇都有了心里阴影。

因此有些大人听到云舒说北方还会打过来的时候,表情明显的十分愤怒,像是想要报仇,将敌人撕裂一般,文官眼里都带上了武将的杀气。

“那就让他们来!如今咱们调兵快速,直接西北、南方都可以调度,只要他们敢打过来,就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这次我们可不会再窝囊了!”

而另外也有一些大臣,则像是被打怕了一样。在南方某些小规模□□的情况下,还能说一些好的建议,然而在北方问题上,却变得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了。

果然,最后周帝还是对云舒问出了那句熟悉的话:“慎之,你怎么看?”

云舒之前给过很多有用的建议,甚至制服平王的事情,云舒也给出了很好意见,让朝廷以最小的损失,获得了最大的成功。

不像早几年的时候,大臣们说话,他还要沉默寡言。这会儿他已经有足够的实力,让他抬头挺胸地发言了。

周帝一问,云舒便说道:“皇上,北方的事情必然不能马虎,而且也没有什么能够用的计谋,真要用计,就是交给前线战士们来用了。倘若今冬北方另外两大藩镇真的要再来侵1犯,那么咱们唯一能做的,便是跟他们强硬地打一回,只有这样咱们才能够夺回之前的威严,朝廷说话才能够继续管用,只要北方平定,南方一部分势力势必也不敢再轻举妄动。”

因为能够看到,近年谋反的事件特别多,而百姓的骚乱只有那么一两起,而且很快就被平定了。

大多叛乱的都是掌权的官员。按照数据来看,就是北方叛乱之后,□□立马增加了的。

这就说明,南方那些家伙都是有样学样。

就是因为政府被北方打败了,不但军内丧失了信心,还有些不自量力的人的野心也被勾了起来。

虽然这些叛乱不至于让朝廷根基动摇,但是多了也实在让他们有些招架地疲惫了。

况且地区叛乱,必定要招兵要吃粮食,要给工钱。百姓生活在兵燹之下,是很痛苦的。

这玩意儿久了,只怕谋逆的不只是官员,百姓估计都要加入了。

“咳咳。”周帝捂嘴咳嗽了两声。

入秋了,周帝每到换季几乎都要病一场,身子太弱却还是要坚持理政,实在也难为他了。

“众爱卿还有什么说的没有?”周帝向在场所有人看了看,问道。

在场众人闻言,纷纷附和云舒的话。

周帝于是点点头,说道:“既然如此,这场战役必定不能只是防守,也不能只是打胜利,必定要大获全胜才好!”

可是如今朝内除了没有文方面的人才之外,武将也实在少得可怜,许多有过历练的将士都被派到地方去练兵了。

不止北方要重视,南方的安全也要时刻看顾。这会儿很难说会在哪里再来一场叛乱。

这会儿其实兵好调。因为扩充兵力之后,这两年朝堂内怎么说也多了十来万的兵力。但是将是不好调的。有才能的将领实在太难找了。

这种事情其实不好跟文官商量,如果要聊,必定文武官都要在场。

如今入秋了,离冬天也快了。

周帝一边想着说过的话,脑海里一边闪过可以用的武将人才。

这事儿一时半会儿也安排不好,天色渐晚,太监过来提醒周帝吃饭,周帝就先让云舒他们回去了。

这日云舒回去之后,京都内又有几个文人被抓去砍了脑袋。

其实他们也并没有做错什么事情,就是不太能管的住嘴,说了一些对国家消极的话。

有人说近年国内外战、内战轮番上阵,几乎没有哪个城池是不见过鲜血的。

还有人说,大概是要亡国了吧。

这些话传到了上头去,那几位就被抓了起来。

春生秋杀,秋季是个杀伐的好日子,因此那些人被抓起来之后,正好秋后问斩。

被这么一通雷霆手段搞过之后,云舒觉得自己在跟朋友作伴去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