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书香世家(科举) > 第125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25节

 

处理完许诚后,云舒周已经遭围了不少人,为了避免被人围观,云舒让人带走许诚之后,自己也上了车回家去了。

他也是后来才知道。当初朱茂回了燕城,这会儿燕城虽然没有被屠城,只是当初跟朱茂家里有过节的人,不是被杀,就是被屠了全家。

许诚家就是朱茂破城后第一个遭殃的,他们家,上至老爷夫人,下至挑粪担水的仆人,全都被杀了个精光。

当初许老爷对城内许多人多有作怪,云舒对于他被杀是没有多少触动的。只是想到许诚的妻儿都没有幸免之后,多少还是同情了许诚两秒。

不过这无论如何也成为不了许诚伤害他的理由。毕竟杀许家全家的人又不是他们顾家。

大概早眼红了顾家,加上知道顾家跟朱茂之前常来往。手刃不了朱茂的许诚便告发了云舒,想要托他们一家下地狱。

好在顾家有个云舒撑着,好歹没出大事。

云舒在查到许诚之后,没有手软的让他丢了官职。于是许诚怀恨在心,就做出了刺杀云舒的事情。

云舒也不打算放过打算杀死自己,并且付诸了行动的许诚,根本没有去捞人的打算。

毕竟许诚的行为很有针对性,很明显就是冲着他顾云舒来的。

对于这样的行为,云舒是很看不上的。

许诚自己无能不去参军杀敌,没本事去杀朱茂,躲在京都的和平里去杀一个跟他的家仇无关的人,几乎可以算是无能狂怒。

这样的一个人,云舒甚至不想将他称之为男人,对他简直充满了蔑视。许诚这样的人,就是死也是活该。

刺杀二品官员,没过几天许诚的判决消息就出来了,毫无意外就是个死刑。

冬日朱茂部队到了冬日已经显现出疲软的态势, 南边笙歌带着部队死守城门,愣是让朱茂打了几个月都没有损失掉一座城池。

只是军队报上来的伤亡人数也已经近万了,可见他们这几个月打的惨烈。

一开始猛攻下的两座城池,是靠着多少士兵的鲜血换来的。

等朱茂军中显现出疲惫的时候, 笙歌立马提高士气, 一通乱杀乱冲,接连收复了三座城池, 朱茂的主要军队被杀了大半。

原本来年春天眼看就要到了, 笙歌的压力真的不少。后来因为这一场战役朱茂他们被大败之后, 军队内部产生了分歧。

后来朱茂的军队一分为四, 朱茂跟他叔叔武艺带领的军队占了原本叛军的半数。

这也给了笙歌一个机会, 乘胜追击, 在夏季来临之前总算将朱茂军队驱赶到了南边蛮荒地区。

虽然没有擒杀了朱茂,不过笙歌总算还是完成了跟周帝的约定。

朝堂内部原本抗议用笙歌的人, 在听到笙歌胜利的消息之后, 一时间鸦雀无声。

周帝当初的目的也就是测一测云舒跟笙歌的忠心,如今派人彻查下来,云舒跟朱茂没有勾结已经是板上钉钉。

再看笙歌一系列行为,周帝也认这个结果。于是对笙歌之前的事情既往不咎, 甚至给他封了伯爵,让他继续带兵在南方攻打其他残余势力。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云舒的官途也算是动荡,然而多办是因为友人亲戚而出的乱子。

周帝原本对笙歌的胜利而感到高兴, 云舒想着趁这个时间,想要向周帝提出让云璟回京做官。

谁想南边又一势力已经打去了宋城, 云璟原本是带着百姓守城, 死守在那里不肯走。

然而敌方太强, 云璟一个文官,到底没有带兵的经验,最后花不到半个月时间就被人开了城门。

云舒听说云璟原本投河自尽了,又被家人捞上来没死成。

后来被人生擒。敌方为首的乱臣听说过他的名声,于是想要让云璟去他的阵营。

顾云璟很是说了一段辱骂的话,可对方不气恼。以要屠杀城中百姓的威胁而成功让云璟放弃了抵抗。

虽然顾云璟在军中无作为,然而却是确确实实地站在了敌方阵营。

周帝听说之后,勃然大怒。立马又调军去镇压。

一个月的时间,城池被收复,敌方将领被斩首。

剩下的就是那些投靠了外贼的众人应当如何处置。周帝的处置自然简单,只有一个“斩”字。

云舒听闻云璟在里面,已经逃来京都的大堂哥一家子赶紧过来求云舒帮忙。

云舒知道如果去劝周帝,必然得到周帝的厌烦。然而这不但是自己的哥哥,还是他的知己。

他也很清楚,若不是被人以屠城威胁,估计这会儿顾云璟自己也早自尽了。

云璟为人清高,这一遭遇必定将他翅膀都给折断了,从今以后只怕他要愧疚的一辈子抬不起头来。

可是即便如此,云舒也不希望堂哥死。于是冒着被骂的危险,前去求周帝饶了云璟一命。

周帝对云舒的请求一开始是感到厌烦、发怒,然后干脆不理会。

而且若不是看在云舒忠心且能力强的份儿上,换做别的官员的话,估计早已经挨板子了。

云舒既然已经去请求了,那必然要将云璟的性命保住为止。

他替云璟辩护的理由也是从百姓出发。云璟跟那些主动投诚的人不同,他是原本赴死,没死成,为了百姓才活下来的。

如今朝廷要砍了他的头,云璟他自己大概也是认的。

只是云舒他们在竭力挽救。毕竟顾云璟还有妻儿,毕竟他有治国的才能,这样的人死掉太可惜。

为了救这个堂哥,云舒不惜在殿前跪了三天,膝盖都跪到发青,每天从早到晚,第三天总算体力不支晕了过去。

周帝见云舒如此坚持,没有办法,最后算是格外开恩,免了顾云璟的死刑,但是不许他之后的三代入仕途,就算是绝了他们家的书香。

原本叛国是要诛九族的,周帝其实已经是很开恩没有杀掉那些叛国者的近亲。

如今又因为云舒而法外开恩,其实能够看出来,周帝本性并不很坏,只是太容易被人利用。

云舒也渐渐下了些决心,继续辅佐秦韶瑜。只是如今经过顾云璟的事儿只怕周帝已经不太信任他了,想要挽回也十分困难。

云璟获得释放后,已经被罢了官。他被押送来京都,跟家人会和之后,就准备带着一家子人回宋城继续生活。

经历了少年得志、青年的贬谪、丧父之痛、被迫叛国,最后被定罪要回乡之后,他原本闪着光的眼睛此时也变得麻木了。

云璟是他们那一脉排在老二的,之前都是他处处压着大房一头。如今总算“长幼有序”了,大哥哥顾云墨反而开始安慰起弟弟,对云璟的态度也好了不少。

嫂子孟氏看着他们兄友弟恭的模样也着实欢喜,虽然结局对顾云璟来说不大好,但好歹人还活着。

即便不能发达,守着老家的土地怎么也饿不死。自然,这是要抛开战乱才能说的话。

朋友几个洒泪送别了云璟,云舒觉得自己的心都仿佛已经麻木了。早些年的时候还会感慨一下这当的什么官。

如今却不是这样想了,朝堂局势要挽回,人间险恶正是留给他们这些当官的走的。

大势不在,他也该力挽狂澜才是。

自云璟走后也没有什么好事儿发生。云舒的几个门客在这次的会试中中了一半。

殿试之后却没有一个能留在京都学习的,全都要被分到地方去。

于是送走了云璟之后,云舒又要送别在京的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