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侯门贵妇(穿书) > 第36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6节

 

“等过些时候。”顾老夫人想着过一两个月也许就好了, 赵雪贞第一次准备家宴难免就有疏忽的地方。

顾家一年的收入是多少,花销是多少,等赵雪贞认真看过之后, 她也会有所改变。顾家人口多, 也不只有一房人, 这里头的麻烦事情多。

不过是因为赵雪贞是新妇, 那些人想要观看一下。等过一阵子, 各种麻烦就会蹦跶出来。

顾凌越看到饭桌上的美味佳肴, 他当时没有说, 等到那些亲戚离开, 他进屋时,他才问,“那几桌菜去了多少钱?”

“不多。”赵雪贞道,“一桌也就是十来两银子,还不到二十两银子。”

赵雪贞对金钱没概念,她以前用的东西,几十两银子,上百两银子的。秦如玥让她学习管家的时候,她也不用心。

“寻常人家一年的收入还不一定有十两银子。”顾凌越皱眉。

“我们家又不是寻常人家。”赵雪贞道,“这也是招待你姐姐、姐夫他们,哪里能随意。我才嫁过来,又是我第一次备宴席,准备差了,他们必定要说的。”

赵雪贞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还继续道,“我在娘家的时候,我母亲准备的东西可不只有这些,还能让人带着东西走呢。”

那些权贵基本不会真的带东西走,除非食物好吃,他们带一些,不能让别人小瞧他们。

“你也得看看公中有多少钱。”顾凌越道,“没有那么多钱,你这么花,入不敷出,你要用你自己的嫁妆贴补进去吗?”

“不是还有赚钱的吗?怎么就入不敷出了?”赵雪贞不明白。

“永平侯府公中亏空,你不知道吗?”顾凌越道。

“那是母亲把东西……”

“不是岳母的错。”顾凌越道,“锦衣卫都去查账了,母亲她给侯府贴补了很多东西。你看她拿了一些东西,看似等价交换,实则是给岳父脸面,让岳父的脸上不至于太难堪。”

顾凌越不相信先永平侯不知道这一点,不过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有的事情算得太明白了,想得太深了,就容易影响感情。

昭阳长公主已经做得相当不错了,顾凌越想那可不是贴补一点两点东西,而是贴补很多。

当时查账的时候,户部的人还跟着去了,那些人都没有想到先永平侯竟然花了昭阳长公主那么多钱。先永平侯没有说出去,男人都是要脸的。户部的人看了账本之后,他们都十分惊奇,花太多了。

有的钱完全可以不用多花,先永平侯还花了。不是说先永平侯不该去帮衬一些人,而是他有时候一给出去就给不少银子。而昭阳长公主更喜欢让那些人去做事情,哪怕是在庄子上做洒扫的,都能赚点钱。

他们不知道昭阳长公主是否有跟先永平侯说那一点,他们知道的是男人不喜欢女人管那么多。

“哪里是……”

“你是母亲的女儿,更该体谅母亲才是。”顾凌越发现赵雪贞存在很大问题,主要还是昭阳长公主把她保护得太好了。

当父母的都想着护着儿女,龙凤胎出生的时候,昭阳长公主事情多,她又觉得亏欠他们,难免又纵着一些。

“我又不是不体谅她,她……”

“你管家,你该多看看账本。”顾凌越道,“家里那么多口人。你给这个人准备那么多好东西,其他人呢。你是要让别人说你偏心吗?嫡庶有别,都是嫡出或者同是庶出的,这月例也都得一样,送的东西也不能差距太大,不能都随着你的心意。”

“就一个家宴,你就说这么多……祖母他们都没有说呢。”赵雪贞不开心。

“你刚刚嫁过来没有多久,又是才管中馈,一时间不适应也是有的,他们自是不好在这个时候说你。”顾凌越道,“你我是夫妻,夫妻一体,我们屋里说,总好过在外头说好。”

“嗯。”赵雪贞一听这话,她就高兴了,她和顾凌越是夫妻,其他亲戚也都算是外人。

“我们院子里的小厨房,我们自己出钱。”顾凌越道,“花的钱多了,用公中的不合适。”

“母亲都是用公中的。”赵雪贞道。

“……”顾凌越觉得跟赵雪贞说话很累,两个府的情况不同,“永平侯府就只有你们几个人,也没有叔伯住在一起。”

顾家还有顾凌越的叔叔等人,顾老夫人还活着,那些人没有彻底分出去。嫡出、庶出的都有,那些人的话不少。

若非赵雪贞是县主,那些人早早就朝着她下手了。

再说了,昭阳长公主用公中的,那是因为东西也是花在那些儿女身上,她自己花的银子未必就多。

“你既然已经嫁过来,也不该总是说侯府侯府的。”顾凌越道,“你也惹岳母生气了,你不哄岳母也就罢了,切不可再折腾。这一份亲情,也有消磨掉的一天。”

顾凌越希望赵雪贞有所改变,他不能指望别人去改造赵雪贞,那不现实,那他自己就得多做一些事情。

“有这么夸张吗?”赵雪贞不明白。

“你以前一直跟着岳母,能撒娇,能闹脾气,以后呢?”顾凌越道,“听说过一句话吗?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那她也是我母亲。”赵雪贞道。

“……”顾凌越无力,算了,慢慢地让妻子改变吧,他不可能一下子就让妻子变得很好。

姜二爷回到京城之后,姜家人就更努力地钻营,意图让姜二爷快点当上京官。而吏部的人就是没有举动,就算有官职空缺,人家也说某某表现得很好,要让某某上来,不能让皇帝认为他们徇私枉法,随意调一个人上去。

正月的时候,姜家人都去拜访好几个官员,那些官员不是不见他们,就是见了,官员们也是敷衍他们。

一次又一次地吃闭门羹,姜二夫人头疼,她去见那些夫人,那些人也不愿意见她。就连她的伯父一家子都把她拒之门外,她只能去找她的父亲。

她的父亲的官职已经被撸掉了,他曾经都升官到工部员外郎了,在姜二爷外调没有多久,林父就没有了官职。

林父当年就是想着女儿非得要嫁,他们也许还能借机攀上世家。姜二爷不是姜大爷,以后也不是掌管姜家的人,但姜二爷更有出息,他们让女儿嫁过去,也许还能过得好处。

其他世家都不愿意在那个时候让女儿嫁过去,不然,姜家人也不可能就同意林家女嫁过去。姜老夫人希望姜二爷能娶到名门望女,可别人也不是傻子,那些姑娘和她们的父母也不想被人说她们跟皇家公主争夺男人。

姜家儿郎不娶皇家女,姜二爷也不该早早说亲,等个几年都是好的。至少得等新帝登基,看看情况啊。

姜家人就是不想让其他皇子认为他们还是想要站在太子那边,他们还是觉得太子可能无法成为皇帝。他们做得不要太明显了,就他们这样,还想得到皇帝的信任,想要当大官?

做梦去吧!

姜二爷想要调到京城,那就调啊,就让他在京城候补待缺,有没有缺,那也是吏部说的算的,不是姜家人说的算的。

林母见到女儿回来,她许多年没有见到女儿,自然是高兴的。可她的丈夫不高兴,丈夫不愿意见到这两个人,又碍于姜家还是有点能耐。

姜家曾经到底是世家大族,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林父还是有跟姜二爷说几句话,自己的官职被撸掉了,姜家倒是好,姜二爷也要当京官了。林父就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把自己的官职作没了。

当年,林父林母反对女儿嫁入姜家,那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