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侯门贵妇(穿书) > 第52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2节

 

“过些天,他也该去国子监读书。”秦如玥道,“让他也有多一些的同窗,省得他待在家里一个人,也不懂得外面的那些事情。”

赵元凯没有去国子监读书,主要就是请了夫子到家里,跟赵家的其他少爷一起读书,还有就是先永平侯也有教导他一些东西。

秦如玥教的稍微少一些,主要是赵元凯是男孩子,她又是第一次当母亲,也不知道要如何教导孩子。别说男孩子,就是女孩子,秦如玥也不懂得怎么教导,她就觉得得让女孩子多见识一些东西,富养女儿。

第一次,经验不足,太后那样的人就更不可能懂得如何教导孩子,秦如玥也就别想着从太后那边取经。府里的婆子有生了孩子的,阶层不一样,管孩子的方式也不一样。

“多接触一些人,也省得傻乎乎地就被人骗。”秦如玥想到那对龙凤胎,她就觉得自己没做好,“等他去了国子监,练武的时间就少了。”

“休沐的时候。”沈默道,“晚上晚一点的时候,都可以。”

“你看呢?”秦如玥看向赵元尘,要是让赵元尘那么努力的学习,儿子能承受得住吗?

“可以啊。”赵元尘道,“受不住的话,我会叫的,也会休息。”

“对,受不住的时候要说。”秦如玥道,“你又不是要去当死士的,不用往死里去练。”

“知道啦。”赵元尘道,“我都要变成一个小废物了。”

赵元尘想自己才不要变成大哥那样的人,他要做一个有用的人。

在礼部侍郎家的案子事发之后,灭门案反而显得普通一些。大家都喜欢去说那些当官的家里的事情,又或者富贵人家家里的事情,反倒是比较少说普通老百姓家的事情。

那个村子的灭门案,确实跟二三十年前的那个灭门案有关系。

原来那一户人家有女儿被寄养在亲戚家,亲戚家也不相信女孩的父母会不来带孩子。他们去村子,村子里的人都说女孩的家里人都已经搬家了。

小女孩就是五六岁的模样,加上她是出生不到一个月就被抱到亲戚家。

凶手也就没有想过要杀死那个小女孩,要杀死那个小女孩,就得再杀一家人。再杀一家人,那就容易被人发现,于是他放过小女孩。

小女孩长大之后就换了身份嫁到这个村子里,她就暗中调查她父母的事情。她不相信父母会不告诉她一声就搬走,她的养父母也不相信,但是养父母的意思是让她别管了,她到底是一个弱女子……

小女孩是要调查,她都在这个村子生儿育女了,还要复仇。好在她没有直接嫁到仇人家里,而是嫁在别的人家。

一年又一年过去,女孩有一次在山上就发现了尸骨。那些尸骨上正好还有她幼年时记忆中的东西,她只是挖了尸骨的衣角,一个洞,没有再挖。

她还把泥土重新覆盖上去,还怕凶手发现,她把土弄成兔子打的洞,还弄了兔子在那边。

女孩有时候就躲在山上,她看到凶手去查看埋骨之地,这也就让她确定了凶手。她要杀了凶手,也要杀了凶手一家,至于凶手的亲戚,那也得看是什么亲戚。

比如凶手家的女婿家,那也该灭了,哪里能让凶手的女儿过得那么好呢。

她不能因为自己还活着,就想着放过凶手的女儿。她的弟弟才几个月大,她弟弟就被杀了。

父母没有因为有了弟弟就不管她,但是当父母被杀害之后,那些人都觉得父母跑了,父母不要她了。

都是地里刨食的人,哪里可能随便乱跑路。

好在女孩的亲戚不相信那些人说的话,也没有对女孩太差。即便如此,女孩时常听村子里的人说她不是亲生的,说她父母不要她,她想不记着这些事情都难。

当女孩被抓之后,她的夫家都震惊了。她的夫家没有想到她竟然会杀了那么多人,而她的丈夫是在得知她杀了人之后,这才帮着她看顾是否有其他人去查案。

女孩在灭门案的现场弄出哭声,她的丈夫发现了人就设法通知她,她才在锦衣卫过去的时候及时跑开。由于是住在一个村子,她又做了很多年的准备,锦衣卫才没有第一时间发现她。

虽然女孩的做法情有可原,但是她也杀了无辜的人。她在府衙堂上的时候就直接撞柱身亡,根本没有官府判决。世人已经知道她为什么杀人,也知道凶手灭了她全家。

她自己撞柱而亡,还能说刚烈,别人能说她孝顺,提到她还可能唏嘘一句,这样对她的儿女的影响也最少。

她的夫家后面还是搬离了村子,没有继续住在那个村子,村子里的人也不知道他们搬到哪里去。她的丈夫是不想他们的儿女被人指指点点,就想着搬离这个是非之地。

在赵元尘去国子监的那一天,秦如玥亲自送他过去。

郁淑娴的父亲是国子监祭酒,他不敢在昭阳长公主的面前多说难听的话,也不敢阳奉阴违。国子监这边又不只是他一个官员,还有其他官员,那些人都等着郁淑娴的父亲犯错好上位。

这边的夫子多是进士出身,少数是举人。

国子监是朝廷最高学府,师资力量十分强大。寻常的书生也能考国子监,国子监每年都有对外招生,不只是面向京城,还面向全天下。

除了一些名额是固定给权贵的,其他名额基本都是靠书生自己去考。

在赵元慎到国子监读书的时候,他就是直接用侯府的名额。先永平侯当时想着世子之位给了大儿子,这国子监读书的机会就给赵元慎。

先永平侯和昭阳长公主当时都没有想着再要多一个名额,最主要的是先永平侯还是想让赵元凯跟赵家那边的人多接触,让赵元凯以后能帮衬赵家人。

秦如玥心如明镜,没有说出来而已。

在古代,很多人都注重家族,就算家族内部有一些人脑子不好用,他们也要维护一个家族的利益。

郁淑娴的父亲远远地看着昭阳长公主,不敢走近。

“跟夫子好好学习。”秦如玥道,“知道吗?”

“知道。”赵元尘点点头。

同样都是昭阳长公主的儿子,赵元慎能去国子监,赵元尘也能去,赵元凯没有去。要说赵元凯没有怨言,那都是假的,进了国子监的学子可以直接参加科考,甚至还能通过举荐为官,都不用一层一层地考上去。

赵元凯没有去找昭阳长公主,他既然说了要靠自己的实力,那他就不可能跟他们低头。

“童生试就要开始了。”郁淑娴在书房给赵元凯磨墨,“还是说,你要去考国子监?”

“先考上童生再说。”赵元凯道,“国子监,也没有必要去考。”

赵元凯想到以前跟赵元慎一起读书的日子,赵元慎除了在国子监读书,也有跟着家里的夫子读书。夫子就喜欢夸赵元慎,赵元凯可不想到时候跟赵元尘一起读书,那些人又在夸赵元尘。

在那些人的眼里,自己不如赵元慎,也不如赵元尘。

皇宫御书房,皇帝知道沈默当了赵元尘的师父,还知道沈默时常去侯府,沈默还跟昭阳长公主见了多次。

“沈爱卿,你办事有功,可想要何赏赐?”皇帝问。

“为陛下分忧,是微臣职责内之事。”沈默道。

“沈爱卿三十岁了吧。”皇帝道,“人都说三十而立,你是不是也要成家了?”

“微臣暂时还无想法。”沈默不能说自己念着昭阳长公主,怕被别人听了去,谣言四起,那对昭阳长公主名声不好。

皇帝斜眼看了一眼海公公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