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七十年代甜蜜夫妻 > 第201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01节

 

这么定了下来。

搞定托关系走后门的人后,招聘进程就快了起来。

刚进九月中旬,程蔓就招到了三名招生老师,其中一人家就在辅导班附近,另一个住在她家附近,还有一是对外招聘的陌生人。

后两个岗位可不是程蔓在故意搞平衡,录谁不录谁,完全看个人条件。

程家那些亲戚也不是程蔓故意打压,而是他们能力不见得有多少,却恨不得立刻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

她招的是干活的员工,而不是想找个大爷,果断把人筛下去。

做卫生的阿姨则是街道安排的,程蔓见过后觉得性格没什么问题,做事也认真,就直接将人留了下来。

人员招满后,程蔓安排了一个新人去分机构那边,让那边的老员工带着。另外两个新人则由她自己来带。

因为就算是街道办想塞人,程蔓也尽量把主动权握在了自己手里,人员全是她亲自挑的,所以招进来的人能力都不错。

而且她工资开的高,底薪还是二十,全勤也设了两块,加起来底薪二十二。提成没有暑假给高珍他们那么高,新生按照五毛钱一个人算,老生报新的课程也算是新生,续旧课程的话则按点拿提成。

算下来,招生老师一年只要能拉到五百新生,年收入就能有五百多,摊下来每月四十多。

工资高,工作也算轻松,所以招来的几人都很用心,学得非常快。

前两天程蔓还是接待咨询的主力,到第三天她就把工作分给了两名新人,看了三天后,她就彻底撒手不管了,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新的分机构准备中去,已经开起来的两个辅导班,只每天早晚去转一圈就行。

因为八月份的广告效果非常好,所以接下来程蔓想把不止跨大一些,争取在其他人还没彻底反应过来前,迅速抢占市场。

所以下半年她想筹备三个分机构,正好临江三镇,每镇一个。

虽然程蔓在江这边已经开了两个机构,但这两个场地都不是很大,能容纳的学生加起来也就一千出头。

而这边是启明星辅导的大本营,知道且信任他们的人最多,相应的生源也更广,程蔓觉得这边还能继续扩大规模。

与之相对的,江对面的两个镇属于未开发的市场,虽然之前打的广告有用,但一次性开太多辅导机构,可能会导致生源不够,挣不到钱。

程蔓虽然想把步子迈大点,但性格仍是谨慎的,不想冲动地把摊子铺到无法收场的程度。

未来两年里,她计划在江这边迈大步子,迅速抢占市场,同时在江对面稳扎稳打,一点点开发新的市场。

所以江对面的两个镇,程蔓今年都只准备开一家分机构,规模在一千人左右,教室的话需要十三到十四间。

这样的场地并不难找,那十年里很多独栋的大房子被收归国有,再分配给了国营厂职工居住。而那些职工住进去后,会因为家里人口增多对房屋各种改造。

想租一栋被分割出十几个房间的房子不容易,却也不算很难,程蔓忙碌招聘工作时就顺带着完成了这项工作。

江这边的场地反而没那么好找,因为这边是大本营嘛,生源最多,所以新场地的规模不能太小,否则短期内她可能还需要再开分机构,也不能太偏,否则规模大了学生招不满。

而程蔓理想中的场地,最好能分割出二十间以上的教室,但能满足这个条件的房子非常非常少。

其实这么大的场地,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买地自己盖,但这样开销肯定不会少,程蔓手头没那么多钱。

虽然现在已经有了经营贷款,但这样一来,未来两年她的压力会非常大,所以考虑过后,程蔓还是决定稳妥一点,想一想省钱的办法。

程蔓发愁时,偶然听到说辅导班里的学生又不是在一个教室里上课,她其实没必要拘泥于独栋的大房子,租两栋并排的房子,或者在国营厂职工院租下一排,或者几个院子也行。

程亮的话打开了程蔓的思路,她开始朝这方向去找,最后直接租下了制衣厂的办公室。

制衣厂早些年也是国营大厂,但改开后受到的冲击比纺织厂还大,因为人们生活富裕后,买衣服开始注重生产地和牌子。

现在粤省的衣服最吃香,因为款式多质量好价格还便宜,沪市的也好卖,很多都是大品牌,跟这些地方的衣服比起来,本地生产的衣服又贵又土又不好看,大家也越来越不爱买。

如今纺织厂还能继续挣扎,制衣厂却是早已撑不下去,开始租卖厂房和办公楼了。

制衣厂的办公楼是七十年代初建的,高有五层,每层有十来间办公室,且每个办公室大小都刚刚好。

程蔓看过后,直接租下了制衣厂办公楼最上面两层,稍微修整就开始安排人打桌椅板凳。

九月中下旬,程蔓已经不能算是两头跑,光要盯的新场地就有三个,已经开起来的辅导机构也要时不时去看一看。

家里虽然不用她太操心,家务做饭和接送孩子都有王姐,但她也不能完全撒手不管,时不时还得关心一下闺女。

男人倒是不需要她花费精力陪伴,倒不是他们感情变淡了,而是今年要举行国庆大阅兵。

五九年国庆大阅兵后,国家就再也没有举行过阅兵,直到去年冬天,经领导人提议,上面才决定恢复国庆大阅兵。

陆平洲所在的空军部队就在受阅队伍中,人选则是经过几轮选拔定下的。

选拔从过完年就开始了,四月份人选彻底确定,等进了五月,陆平洲就随大部队去了首都,入住阅兵村参加集训。

因为这是国家大事,不止全国人民,全世界的人都在盯着,一点差错都不能出。陆平洲又担任着职务,集训期间每天都很忙,一个月也不见得能给程蔓打两通电话。

等进九月份,两通电话都没有了。

当然,程蔓是很能理解陆平洲的,毕竟这是荣誉,哪怕只是成为其中的一根小小螺丝钉,后半辈子也有吹的了。

唔,其实虽然没能参与其中,但也不妨碍程蔓对外吹牛,只是吹之前得加上三个字———我男人。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