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七十年代甜蜜夫妻 > 第230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30节

 

个孩子都没有基础,所以教学内容比较简单。

唔,其实是对程程来说比较简单,练完一点事没有,另外两个孩子体能就没那么好了,一节课上完气喘吁吁。

程程非常得意,也很兴奋,她觉得跳舞果然没那么难。

……

随着特长班开起来,又一年高考来临了。

跟去年比起来,今年高考前程蔓没怎么紧张。

一是去年高考成绩出来后,辅导班的名气又上了一个台阶,现在家里条件不错,且重视孩子成绩的家长,都会把孩子送到启明星辅导班来。

再加上年初有出版社找到程蔓谈合作,辅导班教师出的试卷被集结出版,全国铺货。

外省知道启明星辅导班的可能没那么多,但省内,尤其是临江的各大高校的老师,基本都向学生推荐了这本题集,启明星辅导班也因此狠狠刷了波脸。

如今,一次高考失败已经不会动摇辅导班的根基。

二是因为有辅导班给出的高额奖励,临江各大重点高中里成绩好的学生,基本都会报名辅导班。

成绩好的学生多了,辅导班的成绩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

结果也的确如此,这一年临江全市前十的学生,有三分之二上了启明星辅导班,而进了全省前十的,加起来有六个人。

其中五名学生来自临江,一名学生是临市的。

高考成绩出来后就是周年庆典活动,顺便发奖金,今年参加庆典的学生家长比往年更多,但可能是这件事已经没有了新闻价值,所以于东没来采访。

这事在程蔓预料之中,所以她并没觉得失望,只是转头就在报纸上打了广告,宣传辅导班今年的高考成绩。

而让她意外的是,这则广告打出去没多久,程蔓就接到了另一家报纸的采访邀请。

这次想采访程蔓的,可不是《临江晚报》这种市级报纸,而是全国都很有名的《经济日报》。

想采访程蔓的也不是别人,正是研究生毕业后去了首都发展的李文欣。

因此接到电话后,程蔓第一反应就是:“你这……算是在给我走后门吗?”

一般的报纸可能还需要记者主动去挖掘新闻,但像《经济日报》这样全国发行的报纸,根本不缺新闻。

能上《经济日报》的企业家,也无一不是行业大佬。

虽然在教辅行业,启明星辅导也算是一家独大,但这是因为行业起步时间短,入行的人少,竞争没有那么激烈。

启明星辅导一年的营业收入,可能都没有那些卖电器的小商行多,更不用跟那些制造业的工厂比。

就说纺织厂,看着好像半死不活濒临倒闭,但人一年的营业收入依然比蒸蒸日上的启明星辅导高。

而且启明星辅导的一家独大只在临江,去年才开始往外扩张,而且暂时也只在周边几个省市发展,首都深市这些地方根本没有分机构。

所以,程蔓觉得如果没有李文欣帮忙走后门,《经济日报》的主编可能根本不知道启明星辅导是什么。

电话那头的李文欣闻言笑出了声,坦诚道:“我确实跟主编提过一嘴,但他同意让我采访你,主要是因为他认为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而辅导行业对学生影响很大,这个议题很值得探讨。而启明星辅导是行业佼佼者,要探讨这个议题,采访你也很有必要。”

程蔓陷入沉思:“这样……”

以为程蔓有些犹豫,李文欣劝道:“蔓蔓,我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机会,我们报纸是全国发行的,如果采访能见报,对你们辅导班来说肯定是一个非常好的宣传机会。”

李文欣说的这些话,程蔓当然能想到,也很心动。

她一直想去首都沪市开辅导班,但这并不容易,一来这些地方房价物价高,去那边投资开分机构成本更高;

二来启明星辅导班能开起来,是因为她是临江人,且在临江大学读过书,有这些条件在,陌生人也会对她多两分信任,可去了外地,这些优势就都没有了,不管是招老师还是学生都不容易。

过去一年里她在临省开的辅导班,都面临过招生困难的问题,课程招不满人算是常态,直到今年高考成绩出来,情况才有所好转;

三是这两年开辅导班的虽然少,但不是没有,尤其是首都沪市这样的大城市,肯定有人能发现商机。启明星在首都沪市没名气,跟别人竞争不一定有优势。

因为以上种种原因,启明星现在只往周边省市扩张,去不去首都沪市,程蔓还在考虑中。

如果能上《经济日报》,启明星辅导在省外的名气肯定能有不小的提升,程蔓的很多顾虑也能得到解决。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