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侯府表姑娘通关手册(1v1)(绿茶男x疯批女 > 第十章霄望点破孤女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十章霄望点破孤女梦

 

不得你这尊大佛?”

当着道家用佛教的典故真的没事吗?

她陪笑:“不敢不敢,只是我……”

霄望散人含笑打断:“既来之则安之,善信何必思虑过重。”

他从交织的衣襟中掏出一个布袋,拉开后取出一串白珠子手链,放到她面前。

她下意识地抬手去取。

是一串白水晶手链。

霄望散人道:“戴上后除沐浴外不可拆下,不得沾血粘水,也不得叫他人触碰,每月中旬寻得晴日,置于日下晾晒半个时辰。”

他见眼前的魂魄在手链的作用下变得稳定,一点一点变得透白,随即融入躯壳之中,心中满意,转身便走:“善信须记得命里无时莫强求。”

丫鬟们送客的送客,倒茶的倒茶,徒留下两人大眼瞪小眼。

她心中有很多疑问,且又悲伤又感激,五味杂陈,一时间尴尬地不知如何开口,只好喝口茶掩盖自己的无措。

突然郡主道:“午膳想吃什么?”

她沉默了一会,道:“红烧肉。”

郡主点点头,绿苏便支了一个三等丫鬟去厨房。

她低下头,竖着茶盖,豆儿大的泪噗嗤噗嗤地滴在茶面。

这是她最后一次为自己而哭。

这道菜一吃就吃了五年,成为决明堂的小厨房午膳的标配。

即便宝知七岁时搬到新院子,也继续保持早晨用完膳后先去庆风院向乔氏请安,随后一道前往决明堂,上午陪着老夫人,待晚膳时再回庆风院,同四房一道用膳,最后再回自己的明日馆。

对此宝知只能说,脚力倒是练出了不少,红烧肉真好吃,姨母真温柔。

一日,乔氏说是要出门处理铺子,便先走一步,宝知作为大姐姐要领着宜曼、松清与喻台一道去决明堂。

没想到在庆风院门口遇到要出门的谢四爷,谢四爷看着抽条长高的宝知,从这张慢慢长开的小脸上看到文正的影子。

他喊道:“宝知!”

宝知原边走边想事,一惊:“姨父!”

可巧外边铺子管事婆子路过,心中嘀咕:早听人说这梁姑娘平日里拒人千里之外,偏偏挑不出礼仪之错,只给着四房、郡主好脸色,真是狗知何处骨头香。

宝知一开始很防备谢四爷,姨母虽是有血缘的,但姨父作为名义上的亲戚,长久便会嫌弃她这个拖油瓶,可她冷眼看了三年,只能说自己是小人之心,恶人见恶罢。

乔氏很早就把梁家的铺子庄子转移到宝知与喻台名下,还去顺天府办了一个什么东西,宝知搞不懂,非要说,就是类似于现代的信托设定。

宝知完全理解现在这些财产由着乔氏打理,毕竟她什么也不懂,而乔氏是真的为她好。

此外,更不必提梁府的房契以及府内的零零总总的财产。

乔氏、谢四爷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便是如何对待她与喻台,没有优待,也没有歧视,就好似宝知和喻台便是他们生的孩子——孩子之间便是平等对待,没有优厚与冷淡。

这份平常才是宝知需要的。倘若他们对宝知与弟弟优于四房其他孩子,宝知反而觉得他们心怀不轨,想要捧杀她。

没办法,她总是习惯性地把人想成坏人,这只是在自保。

宝知道:“姨父用了我打的络子!”

谢四爷高兴地抖了抖腰间的玉佩,那棕红的络子系着玉佩,在夏日的朝阳中灼灼发热。

“那是我们宝知打的好,同僚都向我讨要,我可不给他们!”

“父女”两热情地交流了一会,谢四爷便出去办差事,宝知进庭院。

东厢房早就听到院外的动静,扎着两个小辫子穿着蓝色大袖衫的小男孩像火药似地冲出来:“姐姐!”

另一个比他矮些、更胖些的绿衣短衫的男孩也一道冲出,一道挤到宝知怀里,把他的小表哥挤得歪斜:“姐姐先抱我!”

随后松源也走了出来呵斥绿衫小孩:“松清不许对喻哥哥无礼!”

宝知力气有限,不敢用力挣开小弟弟,只好有些歉意地看着胞弟:“喻台自己站起来,姐姐过会来抱你。”

喻台瘪了瘪嘴,勇敢地咽下眼泪和哭号。

松源抱起喻台道:“喻弟不哭,哥哥今日出府后给你带一个木机小屋。”

松清跟姐姐亲香够了,心里不屑:木头小房子有什么意思的。

睡迷的宜曼这会也冲了出来:“姐姐抱我!我今日要去明日馆玩!”

这下好,松清被撞倒了,见喻台哥哥好奇地看着自己,又羞又疼。

虽然他才五岁,也知道羞耻了,便张嘴大哭!

松源见这熟悉的神态,心想跟宜曼真是如出一辙。

两个小哥哥小姐姐各自怀里抱着一个弟妹,哄着地上的弟弟。

鸡飞狗跳后,总归一同踏上前往决明堂的道路。

路上宝知问:“源弟,你又要去巧顽坊买木机小房?月例可够?你们年少人一道出去总要开销,若是不够,便来找姐姐。”

松源有些不好意思,自己现在在外头书院读书,与京中世家子弟来往颇多,出门总要给弟妹买些玩意零嘴,可是一个月也就5两的月例,即便自己再省,也总有捉襟见肘的时候。

有些日子发现手头宽裕了许多,每每外出游玩回来都能给弟妹带些小玩意,有次还给姐姐买了支绢花小簪。

松源不是傻子,一夜撑着没睡,发现小丫鬟偷偷往自己的钱袋塞钱。

他心中感叹,不知道姐姐偷偷补贴了多少。

上次在店里打破了瓷器,被扣着不让走,他不敢遣人回府,还是小厮机灵,偷跑回来,叫房里的丫鬟去找姐姐。

姐姐不喜出门,自打住入侯府便没有独自出门,为了他,领着小丫鬟跟着他的小厮就来救他。

那些恶人虽见他们锦衣华服,不敢造次,嘴上却不饶人。

千金之子不坐垂堂,他们这些少年人哪接触过这些恶人。

松源这才知道礼义廉耻只约束君子,不约束小人。

世上小人居多。

他和好友们只敢看着戴着帷帽的姐姐同恶人周旋。

那恶人嘴皮上辱他姐姐,他气得不行,姐姐却一派气定神凝,有条有理地应对。

连恶人都无法应对姐姐的质问,刚想逃时,顺天府的巡捕这才姗姗来迟,连着锦衣卫都来了。

他们这些孩子见到锦衣卫都瑟瑟发抖。

松源只记得姐姐温热纤细的手握着他,给了他很大的力量,也带给他挫败感。

他虽年幼,却想着保护姐姐,没想总是姐姐保护她。

而姐姐还是那么周到,即便在京中走动不多,在也外毫不怯场,待好友们家中马车来接后才坐上郡主闻讯遣来的马车。

在车上姐姐委婉地告诫他远离其中一个好友,只道:“最可怕的不是这些恶人,而是披着君子皮的小人。”

松源一点就通。

世上小人居多,但是最可怕是披着君子皮的小人,好似受礼义廉耻拘束,实则借礼义廉耻行阴私之事。

后来松源无数次回想起此事,总觉得自己的可以做的更好,可以像姐姐一样处理,但过去终究过去,临场没有做到,只能一直遗憾。

快到决明堂时松源道:“姐姐莫担心,弟弟长大了,定不叫姐姐担心。”

宝知不解,不是说零花钱的事情吗,怎么小表弟一脸郑重,随口糊弄:“好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