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皇帝养生系统(慢穿) > 第463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63节

 

北齐士兵为赞扬兰陵王的威势,以鼓声成乐,为《兰陵王入阵曲》。

人在晋阳的北齐皇帝收到前方战报,激动得站起来。萧靖最担心自己要破产,没想到表哥和侄子们特别给力,不仅没让突厥人占便宜,还让杨忠父子吃不了兜着走。

“打赢了!终于打赢了!”

“双方伤亡多少?有牺牲的将士,一定要给足抚恤予他家人。”

他跟唐邕在商量战后需要处理的问题,忙得天天熬夜。高延宗派人禀报,说突厥公主带着嫁妆入齐,他揉了揉耳朵,以为自己听错了。

“阿史那氏怎么跑过来了?”他记得武成帝有向突厥可汗求亲,但他来之后,没有做这样的事情,“她带了多少嫁妆?”

来人呈上安德王写的急信,皇帝一看,顿时傻眼了。

【……阿史那氏有牛马共计三万五千余头,道路难行,已分派给各州府,待陛下折算。分装大车一百乘,乃突厥之金银宝器,光华璀璨。阿史那氏携幼弟大逻便,言幼弟于家中无人看管,随她出嫁。】

他把信给老唐递过去,唐邕一目十行看完,犹豫道:“当年神武皇帝同柔然联姻,以柔然公主为正室,太后暂时退居妾位。陛下可要效仿神武皇帝——”让张氏当小的,改立阿史那氏为皇后?

“不行,皇后有功劳,哪里能让她当小的?”

萧靖直接打断老唐的话,张嫣这次怀孕生孩子,他不在家,已经让她受苦。现在仗打赢了,他带着阿史那氏回去邺城,还让张嫣当小的,她估计想杀他的心都有。

更何况他压根没想着娶阿史那氏。

“朕记得高绍德尚未娶妻,年纪与阿史那氏相合,他是文宣帝的嫡子,身份配得上。”

“陛下言之有理。”

唐邕明白了,陛下这是要让突厥公主当侄儿媳妇,无意把阿史那氏纳入后宫。张氏子女双全,又有宠爱,若她与阿史那氏为敌,难做的是陛下。

让阿史那氏当王妃,这个安排也挺好的。

最妙的是木杆可汗的亲儿子被带过来,只要皇帝拿捏住大逻便,木杆可汗说不定会改与北齐结盟,到时候北齐和突厥可以约好去打劫北周!

可汗没心思管理南方地盘,他只想打劫财物,干完就跑。

打劫谁不是打劫呢?

北周有钱,大家一起来打劫他!

皇帝笑得很阴险:“啧啧啧,这回可有得玩了。”

萧靖不娶突厥公主,人家来都来了,他总得要见一见的。他派人将突厥姐弟俩接到身边,一个小学生,一个上幼儿园的,身边没个大人照顾,生活状态令人担忧。

他一眼看到突厥公主阿史那阿伊,小姑娘牵着弟弟走过来行礼,她的表情有些拘谨,脸蛋长得是挺好看的,是那种上小学会有男生塞纸条的班花。小男孩左顾右盼,目不暇接,惊讶得嘴巴合不拢,原来齐国皇帝住的地方是这样的!

皇帝住着有顶有梁柱的大房子,跟他们突厥人的牙帐很不一样啊。

萧靖让宫人给两人上茶,上点心,寒暄了两句之后,开始进入正题。他听高延宗说,这个姑娘脑子不好,竟然谎称与他有婚约,带着一大堆牛羊和金银要嫁给他。

卧槽,他已经结婚了,这可使不得!

他很认真地说:“阿史那氏,朕看你是个懂事知礼好孩子。朕有意让你与太原王结亲,你可愿意?”

“太原王比你大三岁,未婚,文宣皇后在道观修行,你当她死了,她不会妨碍你的。”

“高绍德今年十五岁,有车有房,父母双亡,实乃是结亲的好对象啊!”

作者有话说:

高延宗的玩屎人设,参考自《北齐书·卷十一·列传第三》:于楼上大便,使人在下张口承之。以蒸猪糁和人粪以饲左右,有难色者鞭之。

有参考历史情节,《北齐书·卷十六·列传第八》:既而交战,大破之,敌前锋尽殪,无复孑遗,自余通宵奔遁。《资治通鉴·卷一百六十九》:兰陵王长恭以五百骑突入周军……自邙山至谷水,三十里中,军资器械,弥满川泽。《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一》:齐兰陵武王长恭,貌美而勇,以邙山之捷,威名大盛,武士歌之,为《兰陵王入阵曲》。

高湛不荒唐(130)

◎武成帝的儿子叫大明◎

父母双亡算哪门子的优点?

更何况人家的娘还没死呢。

阿伊愣了一下, 她很快点头,柔柔地说:“任凭陛下安排。”

她看得出来, 齐国皇帝不愿意娶她, 她在别人的地盘上,不答应也得答应。她刚来几天,总算弄清楚高氏的人物关系, 把他们送过来的高长恭和高长寿都是皇帝的侄子,如今她许配的这一位,同样是皇帝的侄子。

只不过太原王与兰陵王、安德王的父亲不是同一个人。

高长恭和高长寿长得不差, 皇帝更是面容俊美。推理可得高家的男人不会太丑, 嫁给太原王这一门亲事不算吃亏。

姐弟俩人独处的时候,阿伊跟大逻便感慨:“高氏的人口真多啊。”

她打听过了,陛下这一辈的, 有十几个兄弟。到了太原王这一辈的, 有三四十人。

他们突厥呢?

木杆可汗这一辈的,有兄弟四人,伯父阿史那科罗已逝。父汗排第二,下面的两位叔父阿史那库头和阿史那步离没有孩子。

木杆可汗的子女只有三人,大姐姐、她和大逻便。

大逻便是父汗的独苗苗,格外金贵一些。

大逻便很喜欢齐国皇帝送来的吃食,小孩吃着简简单单的葱油饼, 头都不抬的。他扯了半块葱油饼,递到姐姐的嘴边,道:“二姐姐,给你吃, 不知道邺城有没有这样的好东西。”

他们现在到了晋阳, 陛下说半个月后带他们去邺城。

阿伊小口把葱油饼吃完, 期盼道:“听闻邺城比晋阳繁华,晋阳不是国都。”但是晋阳集中了北齐的兵力,胜似国都。

她明白,父汗想要攻破晋阳,结果却白干一场。没想到她年纪小小,居然能住进来晋阳的行宫。

真是有些讽刺。

邺城

张皇后在五月生下一子,娄太后作主给孩子取名,单名一个字“明”。因为孩子是在天明时分,太阳将要升起时诞生的。

“姐姐叫光,弟弟叫明,光明光明,一听便是姐弟。”娄太后跟儿媳解释,“皇帝不在家,哀家作主立明哥儿为太子,你可有异议?”

“臣妾无异议。”

张嫣看着襁褓里的小娃娃,国家有太子,朝堂的局势能安稳下来。明哥儿不但是她的孩子,更是国家的一个符号。

别看皇帝在外面,他万一死了,还有太子呢!

尽管太子还在吃奶,他太小了。

张皇后与段氏前后脚产子,段表姐生下一个八斤重的大胖小子,娃娃的肉多得眼睛都眯起来。段表姐的奶水足,她不仅能给自己的娃喂奶,还经常给太子喂几口。

总算圆了她当年的愿望,当年光光出生,她渴望有一个孩子。

她夸赞道:“太子的力气足,以后肯定是个好小伙。阿淹,姨母给太子取了什么名字?”

张嫣把吃饱的娃抱回来,笑道:“太子叫明哥儿,高明高明,听着还行。”

段表姐的表情愣了一下,下一秒低下头去,被她留意到了。

“表姐,怎么了?”

“我原本给我家小子想的小名,便是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