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皇帝养生系统(慢穿) > 第536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36节

 

高阳公主猛地一回头,头发被扯得好疼。她一巴掌扇到翠儿的脸上,骂道:“你这个不知轻重的贱婢,下去掌嘴十下。”

翠儿低着头,当即跪下来,自己狠狠地扇自己的嘴巴。她仿佛感觉不到疼,半边脸瞬间肿得老高。

“你下去,自己领药,别污着我的眼睛。”

“是。”

高阳公主喜欢翠儿梳头的手艺,此番算作小惩大诫。只等翠儿养好脸皮,她是愿意再次召她回来伺候的。

刚才翠儿说到圣人……她立刻反应过来,若是柳叶和荷香送给巴陵公主,顶多是膈应一下巴陵公主,实则是浪费了。

她何不将人送去给皇帝,以成了姐弟间的情谊?

高阳公主想起汉朝的馆陶公主,据说经常给汉景帝送美人,来保持自身的权势。还有汉朝的皇后卫子夫,本是歌舞伎出身,是被平阳公主献给汉武帝,才有后来的荣光。

说起来,那位汉朝平阳公主与她的姑母,是同一个封号呢。

高阳的心中有了成算,如果向皇帝进献美人能够够获得好处,这可是一笔大赚的买卖。送给皇帝的女人不能太无礼,她让嬷嬷先训柳叶和荷香一段日子,盘算着一段时间后送人。

翠儿养着伤,好一段时间没见着人影,院子里伺候的人没在意。

谁知她竟然在房家三夫人那里。

翠儿穿着小厮的衣裳,画粗了眉毛,脸上擦了花叶汁子,变得脸色蜡黄。她跪在下首,轻声道:“郡主,王爷交代的事情,奴婢已经办好了。高阳公主近日来盯着柳叶和荷香,有意把人进献给圣人。”

柳叶和荷香是高阳公主手下最漂亮的丫鬟,年约十七八岁,公主从不叫她们在外面干活晒黑,只在廊下做些针线活。往日里房遗爱路过的时候,惯爱调笑两句。

二人最近被关在屋子里学规矩,连驸马都见不到了。

“你做得很好。”李容若让人捧出来一大笔钱,“这笔钱,我会送去给你的老子娘还有弟弟。”

翠儿明面上是房家分配给高阳公主的丫鬟,实际上早被荆王李元景买通。李元景最初担忧女儿容若嫁人后过得不如意,他埋下这一颗钉子,好歹能知道府里许多事情。

没想到还有这一次曾用处。

翠儿交代完这件事情,又说了巴陵公主有孕。李容若不讨厌巴陵公主这一位堂姐,让人备了一份礼物送过去。

“你先回去吧,莫要露了马脚。若是高阳要入宫,你争取一下侍女的位置。”

“奴婢懂了。”

翠儿捡着人少的小路,飞快地跑回去自己住的地方。她刚把脸上的东西洗掉,才听到外面的婆子在说八卦:“……柳叶她们有福,进献的日子已经定下来了,说是寒食节那一日。”

寒食节?

翠儿嘀咕了一下,记在心里。

作者有话说:

奇奇怪怪的求子方法不是我胡诌的,参考自孙思貌的《备急千金要方》:“取弓弩玄一枚,绛囊盛,带妇人左臂。一法以系腰上,满百日去之!以斧一柄,于产妇卧床下置之仍系刃向下,勿令人知!”

原来神医竟然如此玄学!

李治不头疼(40)

◎唐高宗过寒食节◎

寒食节到了。

唐宫的宫人已经提早一个月准备熟食, 各种耐放的肉干和熏肉都有。还有能冷吃的糕和粥羹,甜的咸的俱全。寒食节是清明节的前一两日, 这个节日在后世不受重视。但自汉朝以来, 寒食节在民间非常流行。

这个节日源于春秋时期的大臣介子推,他一生最大的功绩便是割自己的大腿肉,给逃亡中的公子重耳果腹。公子重耳当上诸侯, 成为赫赫有名的晋文公,介子推不求功名利禄,与母亲在山中避世。为了求介子推出山, 晋文公放了一把山火, 然后——

他把介子推和人家老母给活活烧死了。

这是多大的仇,多大的怨啊!

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下令在这一天不开火, 来忏悔自己的行为。三国时期, 山西的百姓在寒食节这个月都不开火,遭到曹操的强烈反对,特此下令取消这个习俗:“闻太原、上党、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子推……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

一个月不开火作饭怎么行?

冬至过后那么冷的天气, 天天吃冷的,要生病的!

多亏了魏武帝,大家的日子好歹没那么惨,只要寒食数日即可。几十年后, 曹老板的家业被马仔篡位, 因为晋朝的国号与春秋时期的晋国相同, 寒食节又在民间大范围推广开来,变成全体汉人的节日。

萧靖好多年没过寒食节了。

乍一看到宫人们开始准备过节的食品,他懵了一瞬间,然后快速反应过来。寒食节在唐朝是大节日,皇族也会过这个节,玄宗皇帝的开元年间,寒食清明休假四日。代宗皇帝的大历年间,寒食清明休假五日。

到了宪宗皇帝的元和年间,寒食通清明竟然休假七日!

萧靖:放那么长的假期,寒食节堪比国庆小长假了。

他跟张嫣商量:“寒食连同清明一起放假,是大势所趋。嫣儿不妨下旨,好让大臣和百姓有空去踏青祭拜,也好放松几天。”

“行。”张嫣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能放假,谁想上班啊?

反正长安的热心市民小张是不想上班。

高宗皇帝敕:今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七日。圣旨一下,臣民无不夸赞皇帝仁厚。

萧靖赶在过节前几日,命人在小厨房给他炸碗口大的面条,一个面饼大约有二两重,他足足炸了六七十个。同时,他让宫中的匠人给他做了几个小炉子,大约饭盒那么大,底下放燃料,上面能煮开两碗水。

他领着容娘灌了十斤香肠,香肠只有手指一般细,半根筷子那么长。这种小香肠不是腊肠,不用挂起来风干太久,先煮熟再低温保存就行。口味用料上有鸡肉肠和猪肉肠,还有清淡的鱼肉肠。

容娘在家时从未准备过这么多东西,此番大开眼界,以为贵族家里过寒食节是这样的。她好奇地问:“娘子,你做这些是寒食节吃的吗?”

“是啊。”萧靖忙得跟小陀螺似的,“我看看卤料包配好了没有,最近是不是有牛肉送过来长安殿了?”

“对,有牛肉三十斤,还有牛肥油二十斤。”容娘点点头。

清明节皇帝祭祖要杀牛,杀一头牛是杀,杀两头牛也是杀。宫中不乏聪明人,见武昭仪喜欢吃牛肉,借着祭祀杀牛的名头,多杀点送过来。

皇帝给自家祖宗的东西,自然是最好的。

杀完一头牛,发现这头牛不够肥壮,祖宗定然不满意,那怎么办呢?

宫人们恳请武昭仪帮个忙,消化一下这些“不合格产品”。

萧靖表示笑纳:这些东西死鬼不稀罕,他稀罕啊!

他把市面上能找到的香料都搜集起来,配了一个简陋版十三香,拿来卤牛肉。这时候的天气不热,卤好的肉越放越入味,能保存七八天。

牛肥油也是好东西,他指点大师傅将炸好的牛油跟大料块儿翻炒,折腾得整个长安殿都是香气。香气一路飘出去,连宫中的禁军皆一致认为武昭仪最会吃。

张嫣寻味而来:“舅舅是要吃红油火锅吗?”

萧靖摇了摇头:“不是吃火锅,是寒食节那几天吃的。”

张嫣不理解,这么一块红亮亮的牛油……宫中不开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