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皇帝养生系统(慢穿) > 第601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01节

 

哪里有吃不完的。

太平的脑袋点得跟小鸡啄米似的,嘴上满口答应。她心里却想着绍表哥,她打算把吃剩的月饼都给他, 让他带回去吃。

好像绍表哥没有得到圣人赏赐的月饼, 又没有得到召见。若是他空着手回去, 心中该多失落啊。

善解人意的太平公主如是想到。

……

其实作为中秋节气氛组成员,薛绍没觉得自己有多难过。他能从房州回到长安、能拥有自己的宅子、能参加皇室宴会,已经是圣人宽容对待外甥的后果。

因为他家在麟德初年犯下巫蛊案。

有错的不是薛绍的父亲薛瓘,而是他的母亲城阳公主。城阳公主是一个很迷信的女人,大抵头脑不甚聪明,又不爱读书。这位公主自幼身体不好,曾在龙朔二年大病一场,张嫣身为兄长,派遣诸多名医为嫡亲妹妹医治。

可是城阳公主不信太医,偏信和尚。她听闻青龙寺的法朗禅师十分灵验,便请来法朗禅师为自己开坛作法。等到公主病愈之后,她给予法师诸多赏赐,并且请求皇帝将青龙寺改为观音寺。

她的理由是:法师的观音咒念得最好,念得她身心康泰。

张嫣:“……”

她见过迷信的,没见过这么迷信的。明明是太医和尚药局的集体努力,怎么就变成和尚的功劳呢?

最终皇帝批阅:“允。”

因为城阳公主是李治唯一活着的妹妹,除了她,长孙皇后生的其余三女已经离世。出于亲情的原因,只要城阳不犯法,张嫣打算一辈子哄着她。

可惜城阳公主未能领会到圣人的想法。

自此之后,她更迷信了。她不但喜欢叫和尚念经,更轻易结识到一些“高人”。像她这样有钱有势还不太聪明的富婆,搁在有心人的眼里,不就跟肉包子似的?

有巫婆成为城阳公主的座上宾,适逢公主又生了一场大病,她竟然不问医药问巫蛊。蠢就蠢在,城阳没想着遮掩消息,这件事情不但被张嫣知道,长安的好多贵族都知道。

“你说她是不是脑子有毛病?”张嫣跟萧靖吐槽,“若是正经和尚道士念念经,我不会惩罚她。单凡她翻一下史书,在皇室弄巫蛊的能有几个好下场?”

萧靖叹了一口气:“她这么做……是在怪谁?”

怪文德皇后没把她生得健健康康?怪太宗皇帝没把女儿教好?还是怪圣人这位兄长,不让太医给妹妹治病?

张嫣觉得自己可冤枉了!

只要城阳说一句“我生病”,她一定会让尚药局和全体太医来给妹妹治病。谁知城阳不说,她自己在府里瞎搞。

圣人不会责罚亲妹,所以驸马薛瓘倒霉了。

薛瓘原本担任左奉宸卫将军,正三品的大官,掌侍卫宫禁及供御兵器仪仗。这个职位时常出入宫廷,非皇帝的亲信不能担任。张嫣让妹夫坐这个位置,一是信任,二是恩宠。

结果城阳公主搞巫蛊?谁知她会不会搞到皇帝头上?

小张阴谋论地设想一下,薛瓘天天来皇宫上班,他要是在宫里找个地儿埋下巫蛊小人,皇帝真是防不胜防。

所以皇帝把薛瓘贬到房州当刺史,外放,四品官。城阳公主见丈夫被降职,终于知道害怕了。她知道驸马是被她牵连,自己进宫跟兄长求情不成,哭着说要跟驸马一起去房州赴任。

“那就让她去。”萧靖说。

张嫣没再管,城阳公主爱上哪儿上哪儿,她都三十几岁,不是三四岁的小孩子了。

薛瓘卒于任上,没多久,城阳公主死在房州。公主生了三个儿子,当年最小的薛绍才十一岁。

张嫣派人把城阳公主的儿子们接回来长安,这三个孩子父母双亡的,瞧着着实可怜。她给每个外甥发了大宅子,又让薛瓘的长子薛顗袭爵当官。底下两个年岁小的去国子监读书,薛家的门户算是撑起来了。

薛绍分到房子,由于他尚未及冠,所以他目前跟长兄一起住,也好有个照应。

他在学校读了很多书,又习得武艺。他明白一些道理,从来没有怪罪过圣人。当然,他对于圣人也没有太多好感,这位舅舅对于他而言,像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符号。

他俩不熟。

今年中秋节的宴会,是天皇让薛顗把兄弟们都带过来吃喝,意思是给薛家作脸。薛绍没有官职没有爵位,虽然他娘是公主,可是他现在就是一个白身。他懒得去奉承别人,又没有人奉承他,他干脆光明正大地偷懒。

他随便吃完宴席,正要打算开溜。

结果又被太平公主拦住了。

“绍表哥好。”太平公主脸红红地看过来,“今夜的月色正好,不知绍表哥可有赏灯的习惯?”

“有。”

薛绍点头,人家都说到这份上了,他没有办法拒绝啊。

他大步跟在公主身后,她走路一蹦一跳的,快乐得像一只兔子。他们又去太液池附近玩,这里的花灯全部点燃起来,拉得两人的影子好长。这里已经有好多年轻男女,容貌大多出色,景色美得如天上一般。

太平看到好多人,她觉得还是绍表哥最好看。

她选定一颗高高的桂花树,这是园子里最好、视野最佳、花香最好闻的地方。桂花树的点点桂花如洒金,散发这馥郁的香气。这棵树的高枝上挂着一盏独一无二的花灯,不是常见的兔子灯或者嫦娥美人灯,而是一盏奇特的——

蟾蜍灯。

传说月宫中有一只三条腿的蟾蜍,月神居住的宫殿又名“蟾宫”。眼下此情此景,有桂花有蟾蜍,不就是蟾宫折桂的模样吗?

这寓意多好啊!

太平公主不够高,好心的薛绍帮她把桂花摘下来,装满了她的荷包。作为交换礼物,她让宫人把高处的蟾蜍灯摘下来。按道理,来这儿玩的人们不可以私自损毁或者带走皇宫的花灯,可谁让太平公主是天皇天后的亲女儿呢?

她拿了家里一个灯笼而已。

太平可理直气壮了。

她害羞地看向少年,道:“我把此灯送给绍表哥,愿绍表哥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她觉得他帅,想每年都和他一块儿过节。

薛绍:???

他在某个瞬间想岔了,公主送他蟾蜍灯,是不是想说他“癞□□想吃天鹅肉”?

天地良心,他本人完全没有这种想法!

三条腿的蟾蜍多丑啊,做灯笼的匠人走写实风格,花灯的纸上面糊着一个个大疙瘩,实在是称不上可爱。隔壁的兔子灯就不一样了,又白又圆,小白兔还穿着花衣裳呢。

就是兔子的大板牙有点大,眼睛太红,大晚上瞅着有点瘆人。这么对比下来,嘴巴衔着铜钱的蟾蜍倒没那么可怕了。

“不知绍表哥吃了月饼没有,我特意带了饼过来。”

正在薛绍脑洞大开的时候,太平让身后的宫女把食盒递上来。她从亲娘那里要了一盘饼,这会儿总算到了献宝的时候。

为了拉近距离,她自己先捡了一块吃着:“……阿娘说这个胡饼在中秋节吃,所以应该叫月饼更合适。这个酥皮印红花的,是奶酪掺玫瑰花馅儿,口味清甜。若是表哥不爱吃甜的,这个烤得金黄的是火腿馅儿,咸香也挺好吃的。”

时人没有月饼的说法,多称为胡饼。在贞观一朝的时候,太宗皇帝喜欢在中秋节给大臣赏赐胡饼。

“多谢殿下。”薛绍从善如流地拿了一块,宫里头的饼确实好吃。

他见公主吃得香甜,学着太平的样子,拿了一块奶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