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皇帝养生系统(慢穿) > 第627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27节

 

他亲自扑了一回,这回扑了个空,他没在意,志在参与嘛。他指着后面跟着的一辆不起眼的马车,跟陈哥说:“后面也是我的人,有劳小哥给他们上一回茶,随他们点什么,茶钱一并由我支付。另外给这位小郎君点一碗阿婆茶,弟弟啊,阿婆茶好喝吗?”

赵志冲非常热情地安利:“嫣儿,我这个茶很好喝,栗子又粉又甜!”

萧靖估摸着,这家的阿婆茶放了好多栗子,大概跟后世的糖烤糯糯栗子茶差不多?

应当是不难喝的。

陈二喜出望外,这可是一个大单子!

他收足钱,先给好车的小郎君上一碗阿婆茶。茶的小料放得多,不仅有小颗的栗子仁,还有软软的橄榄果肉。糖渍橄榄肉很有嚼劲,越嚼越香,这可是一个稀罕东西,只有南方才产橄榄。由此可见,陈哥做的是高档茶的生意,不是走低价路线的。

张嫣吃得喷香,这样一碗下去,连早饭都省了。

后头的亲卫也没给官家省钱,官家说了买单,他们人人都点了最贵的煎点汤茶药!

吃得肚子半饱,萧靖继续向着攻略上说的小吃店进发,富弼的夫人晏氏不愧是本地姑娘,哪家的吃食好,她都一清二楚。

富弼在册子上写着:“孙好手馒头最佳,以肉丝佐花椒、盐等料,面白柔软,老人亦可食……鹿家包子品种繁多,汤鲜味美,可惜冬日无招牌鳝鱼包子……曹婆婆肉饼不可不食,以羊肉制成,肥而不腻……

桑家瓦子最大,里外瓦子三处,勾栏五十余座,人流复杂……出旧曹门,有朱家桥瓦子,清净不俗……

王家罗锦匹帛铺新进蜀锦,尚未上市,专供熟客。铺中绣鞋十分精致,贱内曾买两双,言物有所值。”

萧靖跟两个姑娘商量:“我们先去小吃店买吃的,再去朱家桥瓦子看表演,最后去王家罗锦匹皂铺如何?”这样下来一天,吃喝玩乐购物都有了。

张嫣和赵志冲没意见。

孙好手馒头是城里有名的吃食,他家的馒头肉放得多,好多人都去买。三人一同去排队,颇有去网红店打卡的意思。鹿家冬天不卖鳝鱼包子,官家买了两个冬笋鸡肉包子,聊胜于无。曹婆婆家的肉饼煎得香喷喷的,小娘子一边揉着肚子说吃撑了,另一边面不改色地干掉巴掌大的饼。

萧靖不敢说她,上小学的娃真能吃啊!

他在路边买了一包豆儿糕和一包嘉庆子作为零食,顺着人流漫步过去朱家桥瓦子。早上看表演好,人不多,光线也足。他进门前先看门外的“海报”,姑且叫作海报。

半人高的木板上贴着一张纸,纸上写着今天的节目单,还有出演的角儿。他们来的时机正巧,今天不是女子相扑,却是男女混扑。主演叫做孙三娘,她与一个叫做鲁二的新人进行搏斗!

孙三娘是相扑圈子的老艺人,容貌姣好,打斗水平很高。有她参与演出,进去瓦子捧场的老客络绎不绝。

趁志冲不注意,张嫣抓着萧靖的手,稍微紧了一下,“舅舅,我们去看那个男女混扑吗?”

男女打斗,多刺激啊,比女子相扑还刺激!

萧靖自己也是激动,故意装作不在意:“唉,今天都没什么好节目,他们说昨天有大象表演呢……你看不看相扑?要不要改天来看大象?”

“先看相扑。”张嫣打定主意要见识见识,“下一次再看大象。”

作者有话说:

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小张活了几辈子,好像她没看过大象?

北宋瓦子有象棚,应该有大象表演。

有参考关扑、煎点汤茶药、阿婆茶的资料。孙好手馒头店、鹿家包子、曹婆婆肉饼、桑家瓦子、朱家桥瓦子、王家罗锦匹帛铺都不是我虚构的名儿,是记载里有的北宋“网红店”。北宋的东京城几乎可以说是吃喝玩乐不夜天,三更宵禁停业(晚上十一点),五更开业(凌晨三点),基上是半夜打个盹儿,大家继续嗨起来。

赵祯无遗憾(13)

◎宋仁宗买蜀锦◎

“师姐, 你今天可真要登台?”

年方二八的小娘子抱着一个孩儿,小孩不足三个月, 脸皮粉白像莲子一般, 十分好看。悍小娘一边哄着怀里的孩子,一边看孙三娘把胸脯裹好。这么冷的天儿,孙师姐只披一件单薄的翠色贴身短袄, 露出一节嫩白的小臂,很能吸引观众的目光。

孙三娘生得好看,脸儿尖尖的惹人怜爱, 偏生手上的功夫极好, 搏斗时能把一个普通男人掀翻在地。她十六岁那年在瓦子表演,今年她二十八岁,已经在相扑圈子闯出名气。好多客人听闻她重出江湖, 都特意来给她捧场。

她之前将近一年没来瓦子相扑, 好多熟客来问她的去向,以为她是被哪个大官人梳拢了。悍小娘对外解释是师姐的老子娘身体不好,师姐是回老家尽孝。

实际上孙三娘是回家生孩子,顺带和她男人离婚。她从前的男人跟街上的野狗似的,闻着哪儿有臭,就往哪儿奔。孙三娘逮了他好几次,确定这是个撒手没, 干脆不要他了。

她离完之后,才跟师妹悍小娘说:“呸,狗东西见我能挣钱,竟然想哄我继续来瓦子吆喝弄钱。我才不傻, 怀着身子干相扑这一行, 那是要女人的命!我气得很, 要跟他离了,他不乐意,我就——”

“你就怎么滴?”悍小娘竖起耳朵。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