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皇帝养生系统(慢穿) > 第698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98节

 

苏洵对于自己没考上科举的两次经历,虽然沮丧,但没有太多失望。他聊起自己的儿子:“我若不中,我还有两个儿子。我教两个儿子自幼读书,他们学习很刻苦,肯定能中的。”

欧阳修在心里缓缓打出一个问号。

哪个读书人不是自幼苦读?

哦,苏洵他不是。

苏洵挠了挠头发,不好意思地说:“我二十五岁才捧读经义,之前不过是胡乱混日子。要是叫我一次考中,这才叫没天理啊……”

欧阳修:我原以为我已经够天才了,原来有人比我更天才啊。

要是苏洵从小认真读书,这人得厉害成什么样子?

欧阳修给皇帝回信:“我认识一个人,祖籍眉州眉山的苏洵,年纪不是很大。他虽然没考上科举,但是他的文章写得很好,词一般,但诗很棒。他工于书法,擅行草,家里世代会弹古琴。他亲自给二子轼和辙启蒙,应该是会教书的。我把我的琴拿出来,苏洵弹的《文王操》……”

萧靖收到欧阳修的信,刚开始一看——

这个人连科举都没考过啊?

仿佛没有大学文凭,来教他闺女?

官家不是特别满意,他认为科举成绩是古代含金量很高的一个文凭,能代表一个人的文化水平。他再往下看,欧阳修说苏洵有两个儿子,一个名字叫轼、一个名字叫辙。

“欧阳修是不是收钱了?我给他出双倍!怎么有人给儿子取那么奇怪的名字呢?”萧靖把信递给张嫣看,“我看咱家闺女的名字起得真好,一听就特别有福气。别人家里轼和辙,一个叫车把手,一个叫车轮印,都不好听。”

张嫣赞同地点头:“苏轼、苏辙……是很奇怪的名字啊。”

“什么,苏轼和苏辙?哦,对了,他家姓苏啊!”

萧靖一拍脑袋,他居然刚才没反应过来。

苏轼的老爸是叫苏洵没有错,一门三苏,皆是唐宋八大家。官家细想一下,今年苏轼多少岁来着?这位小朋友会做饭烧东坡肉了吗?

作者有话说:

这个时间点,苏轼小朋友九岁,大概还不会做东坡肉。

历史上嘉祐初年,苏洵带着两个儿子进京考科举(这一次苏洵没报名考试,他是给苏轼和苏辙陪读)。苏洵把自己的文章给欧阳修看,欧阳修十分推崇他的文章,向朝廷举荐苏洵。本章情节蝴蝶了一下,变成庆历六年,欧阳修已经和苏洵认识。感谢在2021-08-08 23:56:05~2021-08-09 22:54:3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桑愚鱼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遇见? 4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赵祯无遗憾(81)

◎宋仁宗请苏洵进京◎

萧靖托欧阳修去请苏洵进京, 官家没说是给公主找老师,而是说:有宗室王爷想要为小娘子聘请先生, 只要苏洵肯来, 附加福利是能让苏洵的两个儿子免试进去国子监附属小学。

官家算了一下,苏轼应该是上小学的年纪。苏辙岁数小一些,可能这个娃过一两年才能去上小学。

古有孟母三迁, 萧靖不信苏洵不心动。小学生从国子监附属小学毕业以后,成绩优秀者能直升太学或者国子监。要是后世他家娃能上清北附小,当爸爸的肯定要冲啊!

宋朝的小学是真的叫“小学”, 招生国子监附属小学对于学生的要求是很高的:小学生八岁能诵一大经, 日书字二百;十岁加一大经,字加一百;十二岁以上,又加一大经、字再加二百。

萧靖用自己的话理解一下, 六年级的小孩要每天练五百个大字, 还要背下三本经典。

这个学习压力可不小,张贵妃背一篇《醉翁亭记》都花了一个星期。要是叫张嫣从诗、书、礼、易、春秋中抽三本来全书背诵,一字不漏地背下来,萧靖猜她铁定想辍学。

官家猜想:苏轼那么聪明的小脑瓜子……这位小朋友应该能适应国子监的小学生活吧?

远在四川的苏洵收到欧阳修来信,表情十分惊喜。他敬佩欧阳修的才华和人品,没想到茫茫人海中匆忙一遇,对方往后还记得他。

他不过是一届白身, 欧阳修是一州长官。人家看得起他,信中言辞诚恳真切,给他介绍工作,邀请他到东京任职。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