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皇帝养生系统(慢穿) > 第779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79节

 

旁人觉得太原出了一个皇后娘娘,肯定是晋王在向陛下进献美人,表达忠心。然而晋王朱知烊自己知晓:他什么都没有做过啊!

“去查一查,皇后是谁家的。”晋王跟晋王妃商议,“若是皇后有宗族家人,且嘉奖一番。有劳王妃挑选十几抬古董和宝物,给娘娘送一份嫁妆进京。”

刘氏家贫、一直与王府没有交集,但是晋王不能不支持她。只要提一句刘皇后是山西太原人,晋王不移封地,便是她天然的同盟。

不出五六日,刘良的三代被人扒出来了。除了晋王这边在查探,皇帝也派人在查,因为要准备加封皇后的先人。

刘家数代贫农,混到刘良的这一代的时候,连地都没有了。刘良自幼跟着师傅学二胡,背着一把琴到处混饭吃。刘良好不容易娶上媳妇,媳妇跑了,给他留下一个嗷嗷待哺的闺女。

没想到,十几年之后,这个闺女当选成为皇后。

晋王妃疑惑:“今年选秀不是只选北京女子吗?太原刘氏是如何参选的?”

有人回禀:“说是刘氏的父亲在北京当差,刘氏常住北京,得以参加选秀。”

其实这次选秀的结果是经不起推敲的,因为刘良的官职是镇国将军府从九品教授。然而镇国大将军的名讳是朱寿,朱寿是谁?

朱寿是皇帝的马甲号!

敢情他刘良早早成为了皇帝的自己人,皇帝特意选了自己人的女儿当皇后。要说皇帝不认识刘艳儿,别人信吗?

好多大臣后知后觉,原来是万岁摆了一道,一个看似很公平的选秀,实际上几万个姑娘给刘皇后陪跑。有良心的臣子们愿意给万岁遮掩,即使有人察觉到刘皇后和万岁早已相识,也没有人揭发出来。

晋王这边查到刘良从前的履历,一个拉二胡的乐工能一跃成为镇国将军府的教授?他会读书写字吗?

他不认为这是刘良逆天的运气,而是陷入思索当中。聪明人都爱多想,晋王想到一个可能性——

“刘良该不会是潜伏在太原的探子,佯装是乐工的身份,其实早早是皇帝的人?”

“等刘良做成了什么事情,皇帝召他回京,给他官职。”

“嘶,这样的人……”

晋王越想越觉得可怕,后背不由得发了一层冷汗。他回想自己这几年治理太原,兢兢业业,没有出过什么大的岔子。他查到乐工刘良曾经进府给他拉琴,更慌了。

刘良该不会在他的王府查到什么吧?

他问晋王妃:“四年前你过生辰的时候,府里给你排了一出《八仙过海》戏。那出戏里有一个小姑娘演得最好,你还记不记得?”

“妾不记得了。”晋王妃有些印象,嘴上却不说,“王爷,怎么了?”

“没什么。”

晋王见王妃说不记得,闭口不言,干脆当没有发生过这回事。他不敢让别人知道,刘皇后年幼的时候曾经在他的王府唱过戏。

不然大家都没脸。

与太原晋王府这边紧张且奇怪的气氛不一样,山西大同的巡抚大人得知刘姑娘当上皇后,高兴得吃饭的时候多喝了两盅酒。

巡抚大人跟幕僚说:“本官虽然没有亲自见过娘娘的面儿,可是娘娘行事聪慧,难怪能够成为中宫之主。”

他说:“我可要给娘娘送十几车嫁妆,娘娘得了我的好处,日后必定记得我的。”

帝后的婚期定在八月一日,虽然时间上有些仓促,但这是万岁钦定的日子。成婚的那一日,张嫣头戴数斤重量的九龙四凤冠,身着深青翟衣。她坐着彩舆,被宫人们从承天门中门抬进来。帝后在奉先殿拜过祖先,然后回到坤宁宫行合卺礼。

自此,象征皇后的坤宁宫又迎来了新的女主人。

夜里,红烛燃起,小张伸了伸僵硬的脖子,好不容易才等女官和司仪们退下去,好把厚重的衣裳和发饰全部拆下来。萧靖穿着一身正红的通天冠服,把头上高高的帽子摘了下来。

摘完帽子做什么呢?

因为张嫣是在娘家嫁过来,二人许久没有说上话儿。心思一动,刚想说两句,结果前头的交泰殿传来了猪叫的声音,还有撅蹄子的声音,猪嚎得特别厉害——

时间到了亥时。

“嫣儿去看看你养的猪吧。”萧靖想笑,“你不在的这些日子,当康一家可伤心了,吃饭都吃得不香,估计掉了十几斤肉。”

“怎么就瘦了!”

小张大惊。

新出炉的小皇后兜着一大篮枣子、板栗、莲子、桂圆之类的干果(直接从床上拿的),她跑去看自己亲爱的乖乖,野猪们看到她可激动了,个个在叫个不停。

“哼哼……哼哼……”

“哼哼……哼哼……”

萧靖陪她喂猪喂到半夜十二点,直到猪撑得吃不下了,才带着她回去坤宁宫。好多年之后,太子问他,结婚到底是什么感觉的。

“父皇,你和母后成婚那一日,是不是特别高兴!”

“骇,成婚有啥好高兴的。”万岁回忆道,“你娘大婚那一日,大晚上不睡觉非得去喂猪。太子知道自己为什么出生得那么晚吗?你娘把早生贵子都拿去喂猪,所以朕将近二十五岁才得你一个。”

作者有话说:

册封皇后的诏书参考自明朝徐皇后(成祖朱棣的老婆)的封后诏书,作者没文化,没办法自己编一个。

今天卡文。

朱厚照做好人(44)

◎明武宗看烟火◎

大婚第三天, 皇帝领着皇后前往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里谢恩。小张穿着一身金累丝珍珠霞帔,脸上贴着珠翠面花, 头戴九龙四凤冠, 难为她小小的年纪,竟然能撑得起这套装扮。

娘娘看起来挺威严的。

萧靖看着替她感到沉,光是一盏凤冠足足有七八斤重!

他在御辇上问:“头有没有疼?沉不沉?”

“这点儿分量算什么。”张嫣动了动僵硬的脖子, 却不敢摇头。她笑道,“多少人想要受这份累,偏偏叫我受着了。”

太皇太后王氏不管事情, 当王氏得知刘皇后曾经当过御前宫女的时候, 她稍稍有些震惊,但是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太皇太后不是当今万岁的亲生祖母,在宫中存在感很低, 没有什么发言权。

她让宫女捧出赏赐的珠宝, 亲自送到张嫣面前。太皇太后神情和蔼地说:“皇后以后安心侍奉陛下,早日为陛下诞下子嗣,陛下不会亏待你的。”皇帝今年都十八岁了,是该有子女的年纪。

“祖母说得在理,臣妾领训。”张嫣低头一拜,谢恩。

这话儿小张听了,嘴上应了, 没放在心里。她年幼身体还没有长成,怎么能生孩子呢?

真是没有道理!

萧靖领着老婆离开太皇太后那一处,马不停蹄地去到张太后的仁寿宫。太后娘娘穿好礼服,头上戴着凤冠, 在上首坐得稳稳当当的。俨然她早早打扮好, 在这儿等着她的亲儿子。

三岁多的张顺儿坐在太后脚边的小马扎上, 眼睛睁得大大的,好奇地瞧着皇后表嫂。

“母后安乐。”万岁先喊了一声。

“臣妾拜见母后。”小张跟着喊人。

“原来是你。”

张太后看着行大礼的儿媳妇,脸上的神色说不得有多喜悦。她陪着儿子考察秀女们,以为大选的过程是十分公平公正的。谁知皇后的人选定下来之后,她才知道被选中的那个山西太原刘氏是儿子身边最得宠的一个宫女。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