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皇帝养生系统(慢穿) > 第784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84节

 

“那个蒙古亲王啊?他最近在我们这儿过得挺好的。”

明朝官员早已得到陛下的旨意:若鞑靼人要来赎回乌鲁斯博尔特,只要价钱合适,尽管放人。

乌鲁斯最近小日子过得不错,大明皇帝开发出来许多道美食,人家乐意分他一份。什么盐焗鸡、盐烤河鳗、盐焗大虾之类的菜式,他特别爱吃。他在草原上吃牛羊肉很多,对于烤肉不觉得有什么稀罕,反而鸡肉、河鲜这一类的食材,他觉得很好吃。

太咸的菜吃得多了,人很容易水肿。水肿之后的脸显得大,不知道的人瞧着指不定以为是胖了。

鞑靼使臣们看到了“胖乎乎”的乌鲁斯亲王。

领头的使臣头子刚想说:“济农啊,你这日子过得好——”苦啊!

话还没有说出口,众人瞧着乌鲁斯一张圆脸,瞬间说不下去了。

乌鲁斯摸了摸自己的脸,以为别人真的是夸他的生活过得好。他对着眼熟的自己人,道:“你们是接我回去吗?明人对我很好,吃的喝的十分满足。只是他们没有白救我,说要父汗拿五千头牛过来赎我。”

五千头牛是乌鲁斯给自己开的“价格”。

他知道父汗用了一万头牛马把图鲁和五千余个蒙古士兵赎回去,图鲁能值这个价,他总不能比图鲁少太多吧?

大明皇帝要价太少,那是瞧不起谁呢!

乌鲁斯暗暗想要跟哥哥图鲁较劲,当他得知大明皇帝起初的定价是一千头牛的时候,他当即反驳出声。

“陛下,你对我太好了,你真仁慈啊。”

“您怎么能索要那么少牛马呢?”

“牛马明年又能生出犊子,可是我只有这次机会来报答您的恩情。”

“一千头牛马太少了,真的太少了。要我说,您应该问我的父汗要四千,不,起码是五千头牛。要是蒙古不给,您强硬一些,不要放人!”

一脸懵逼的萧靖:???

他看这个乌鲁斯是不是被人下过药,脑子彻底被药坏了?

作者有话说:

《大明会典》有记载亚洲藩属国给明朝皇室进贡阿片的事情,《大明会典》称之“乌香”。暹罗每次给皇帝进贡200斤,皇后100斤。乌香价比黄金,《本草纲目》有提及生阿片的制作方法,万历年间大明开始对阿片收税,相当于是将其商品化。

明朝还没有大烟枪,应该是口服、入药或者拿来炼丹?

当时一些边疆将领会用阿片治伤,据说为此要花掉上千白银。

朱厚照做好人(50)

◎明武宗吃面鱼有感◎

最终鞑靼人拿五千头牛, 把乌鲁斯换回去了。

“陛下,你新年会去北京吗?”

“要是您在北京, 我便带着使团, 先不回去蒙古,而改道去北京给您拜年。”

乌鲁斯临走的时候十分不舍得,他是真的觉得万岁是一个好人。他开始有点理解, 为什么好多年前瓦剌人把大明皇帝捉走,他们愿意好吃好喝地供着皇帝。

若是万岁落到他手里,他在蒙古也愿意供养万岁吃喝。

得亏乌鲁斯这个念头没有说出来, 不然萧靖可能会气得想打人。

天子被俘……那是倒了八辈子霉的大事!

萧靖没有把自己的行军路线告诉乌鲁斯, 只说到时候再说。他在花马池放走乌鲁斯的时候已经是腊月上旬,皇帝要想在北京过年,时间安排上来不及了。

“今年咱们去太原过年好不好?”他跟张嫣说, “我们现在是在宁夏和陕西的边界, 如果我们去山西太原过年,大约是五六百公里的路程。要想回到北京,要走一千多公里。”

“那就去太原。”张嫣想到一些事情,突然间有点想笑,“我如今当上皇后了,可算是衣锦还乡?”

她当年和刘良离开太原的时候,跟做贼似的, 生怕被王府的人发现。她怕爹没有盘缠,夜里悄悄地把系统空间的首饰拿出来,将珠子抠下来,藏在鞋底。

今天的刘艳儿早已不是当年在台上唱曲的小丫头, 她现在是大明的刘皇后。

万岁的旨意被快马加鞭送到太原, 要求晋王准备好接驾事仪。晋王朱知烊收到消息, 王爷的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万岁不在紫禁城,非要来他的封地上过年,还要住进来他的王府?

这到底是什么葫芦卖什么药啊!

皇帝说要巡幸太原,晋王不能拦着不叫人过来。晋王拿着秘旨,急匆匆地去后院找到王妃。他说:“今年什么年礼、亲戚之类的交际先放一放,眼下有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

“王爷,是什么要事?”晋王妃看他表情不好,连忙把手里的账本放下。年底的事情多,她近日忙得跟陀螺似的,恨不得把自己分成两个人来用。

接驾的事情是大事,晋王没有瞒着王妃。而且他一个人操心不过来,必须妻子从旁协助。他让伺候的丫鬟和婆子们都退出去,赶紧门窗,缓了好一阵子,才说:“……是北京城的那位出来了,他说要巡幸太原,大约在元旦前能到。能为陛下接驾,本是我等荣幸,有劳王妃把府里景致最好的几处地方收拾出来,把伺候的人重重把关,才好送上去。”

“那位陛下来了?!”晋王妃大吃一惊,谁能想到皇帝突然间会跑到她家过年?

招呼也不提前打一声!

按理说,跑到在别人家过年的行为有些失礼,可是万岁能算是别人吗?

不能啊!

晋王既有担忧,也十分激动。他担忧的是自己不能伺候好万岁,回头万岁给他记过。同时,他也万分期待,万岁在他家暂住过一段时日,这个牛逼足够他吹到孙子那一代人了。

前提是他有儿子和孙子。

晋王和晋王妃没有儿女,王府自然没有小主子。别人家过年都是一群孩子围在爹娘跟前,撒欢着要糖吃,情景特别热闹。这样一对比起来,显得晋王府有些冷清。

晋王妃尽心尽力为皇帝挑选伺候的仆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头一样要事是查清奴仆的底细,必须是家生子,不能让不清不白的人近了皇帝的身。万一皇帝在他们府上出了好歹,晋王一家子估计都要领盒饭。

还有另一件要紧的事情。

关起门来,晋王妃小声地说:“可要给陛下安排伺候的美人?过年几日天气冷得很,身边没个温床暖被的人,到底是不够舒坦……”

晋王一听,明白了,是关于那个方面的“伺候”。他沉思半晌,想要点头,最后却摇头:“陛下将刘皇后带在身边,说是让刘皇后还乡祭祖。因为刘皇后是太原人,所以他在太原过年。”

“且看看刘皇后是不是真的得宠。”晋王说,“若是二人夫妻情份正浓,我们贸然差人去伺候,恐怕要得罪帝后。若是陛下另有心思,我们再把人送上去也不迟。”

“是。”晋王妃答应下来,开始物色年轻美貌的女子。

要说大同婆娘的美貌在全国有名,太原姑娘的容色也不差。晋王妃一边惊叹于陛下对刘皇后的宠爱,陛下居然丢下朝堂大事,专门陪皇后还乡。另一边,晋王妃心里有些怀疑,陛下真的会只守着刘皇后一个人过日子吗?

王妃自问自己对王爷十分体贴,从无错处。男人还不是隔三岔五纳小的,亲近别的女子?

王妃选了十个本地的姑娘,人皆二八年华,生得皮肤白皙,颜色娇嫩。她把人养在王府,悉心调教,不知道的人可能以为是王妃要为王爷纳几房美妾呢!

走出去谁不说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