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皇帝养生系统(慢穿) > 第792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92节

 

是想谋逆的刺客!

若是万岁要享用第一口牛肉,那个人从牛肚子里跳出来。万岁在毫无防备之下……结果真是不堪设想!

“这样的人,在白莲教内还有不少。”萧靖的脸色沉下来,“那些心怀鬼胎的人发现事情败露,心虚不已,定然会四处窜逃。你且派人一路追踪,看他们逃去哪里,又和哪些人接头。”

“是。”牟斌领命而去。

==

譬如白氏、譬如陈伯这一类“明哲保身”的人,他们没有参与刺杀皇帝的大事,虽然他们因为教徒的身份害怕了一段日子,到底是抱着侥幸心理,没有离开自己生活的地方。

萧靖没有怪罪这部分的白莲教徒。

他十分关注的参与谋逆的那些人。

锦衣卫一路追踪,摸到了一点儿轨迹:“……回万岁,近千人分成十余队伍,他们往西而去,逃跑的方向像是要去丰州滩。”

万岁心里一阵了然,丰州滩,河套地区,有点像三不管地带。

宪宗皇帝曾收复河套之地,可惜这块地方在孝宗时期丢失。河套面积广阔,可是人很少,这里的人少不仅指汉人少,蒙古人也少。而且河套地区有许多地区是草原,山地或者沙地,能够耕种的平原地区并不算太多。以明朝皇帝的思路来看,管着河套吧,费人费精力。不管吧,好像又有点可惜。

萧靖撸起袖子,他想要管一管的。

他冷笑道:“白莲教那群人真是好眼光,丰洲滩拥有河套最好的耕地。旁边就有蒙古人,指不定蒙古人还会收留他们呢!”

丰洲滩,顾名思义,这片滩地土地肥沃,能种植出来好作物。这个地方在更古早的年代被称为“敕勒川”,在后世被叫做呼和浩特。丰洲滩能够种植稻米、黄米、荞麦、莜麦、胡麻等物,是一个同时发展农业和畜牧业的地方。

而且山高皇帝远,大明皇帝的手不一定能插进去丰洲滩。自明朝土木堡之变之后,丰洲滩常被瓦剌人控制。如今瓦剌人式微,鞑靼人崛起,这块地盘不知道又让谁过来打秋风。

萧靖跟张嫣商量:“宝啊,你去过蒙古没有?咱带你去蒙古玩玩?住两天蒙古包体验一下?”

张嫣抬起头:“去蒙古的哪里?”

萧靖:“去丰洲滩,顺带去逛逛河套。”

小张大惊:“河套该是我们的地方,丰洲滩也该是我们的地方!怎么能够因为先帝丢失河套地区,就认为丰洲滩是蒙古的领土呢?”

萧靖:“……嫣儿说的很对。”

啊,对不起,一时间刻板印象犯了。

万岁从前会认为呼和浩特属于内蒙古地区,然而明朝的丰州滩指不定能归他管呢!

皇帝从山东回到北京,他刚歇下没两天,春装还没换上身,又在收拾包袱准备跑出去。张太后对这个儿子着实是没有脾气,她很想管,可是儿子不听她管。

张太后问:“皇帝这是有什么大事?”

“世界那么大,朕想去看看。”萧靖对着张太后一拜,“求母亲成全。”

张太后被儿子气得一口气喘不上来,旁边的侄女张顺儿赶紧递上去一杯茶。小姑娘越发懂事,她乖巧地说:“姑母喝茶,不要生表哥的气。”

“还是顺儿贴心。”张太后最疼这个侄女,她对着儿子是黑脸,对着张家人却是好脾气的。她又问皇帝:“我听闻你那边养着一个孩子,可是和你有血脉关系?”

娘娘的意思问得隐晦,就差没问儿子是不是在外头闹出私生子。

“血脉关系倒是真有。”萧靖说,“那是祖上血脉,典哥儿是晋王那一支的子嗣,是晋王府世子。这次朕要外出,不方便带着典哥儿,有劳母亲对典哥儿多照顾一些。”

张太后纳闷:“皇帝怎么带着晋王家的孩子?”那是隔了八辈子的亲戚了,血缘关系很浅薄!

“没什么缘由,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萧靖一副无赖的样子,直接把典哥儿送到仁寿宫。张顺儿瞧着来了一个年龄相仿的弟弟,别提有多开心了!

只要顺儿开心,太后总是没什么意见的。

“弟弟玩!”

顺儿给典哥儿递了一块木头做玩具,带着他玩自己养的小松鼠。小姑娘吧嗒吧嗒地说着:“……弟弟你看,这个小凶许是表哥送给我的,是在西山抓的。我把小凶许给你玩,以后你就是我张顺儿的弟弟。”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