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皇帝养生系统(慢穿) > 第828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28节

 

朱厚照做好人(103)

◎明武宗的儿子招揽壮士◎

古力在离开北京之前, 拜访了一位官员。

他拜访的对象是光禄大夫、柱国、新建伯王守仁。

王守仁这几年得了肺病,万岁特许老人在京城修养, 还派了太医过去医治。要说王守仁和万岁之间更深的关系, 大概是他还没发迹的时候,万岁让他教导老丈人刘良读书(723章剧情)。如今刘良的书是读出来了,国丈老爷去铁路局当局长, 顺便负责管控十几处山西煤矿。

铁路开起来,火车跑起来,其中需要用到的煤矿太多了, 几乎是每日以吨来计算。其中的水很深, 刘良却管得挺好的。

刘良逢年过节的时候会去拜访王守仁,他在京城没什么亲戚,王先生是他的良师益友。刘良只有一个外孙朱古力, 古力年幼的时候会跟着外公满京城跑, 跟着去走亲访友。

古力在很小时候已经认识王守仁这个人。

老王是考科举当官的,但是他不像文质彬彬的读书人。他很会射箭,平日更像是武官的作风。老王很会写文章,却又会领兵打仗。老王用兵诡异狡诈,攻破江西贼寇山寨,活捉叛乱的宁王朱宸濠。他平定西南的土人叛乱,剿灭断藤峡叛军的叛军。

等到更老一些的时候, 老王难得闲下来,他在传播“王学”。他广收门徒,认为“知行合一”。

古力长大成人,他看到头发斑白的王守仁, 突然想到一句话来形容——

面如圣人, 心有利刃。

上了年纪的王守仁看起来是一个很仁慈的小老头, 但是太子知道因他而死的人没有一万,恐怕也有上千。王守仁为陛下剿匪、平叛,他是陛下手里的一把刀,哪里有不平他便往哪里砍。

“可惜臣老了,不然能跟着太子出去剿匪。”

王守仁遗憾地叹了一口气。

他是亲眼瞧着古力从小孩长到现在这般高的,当年过来讨红包的小豆丁,已经长成能顶天立地的男子。太子是大明未来的天,如果太子不能立起来,大明的天将要塌了。

老臣很高兴,他看到的是一个有血性的太子。

“关于用兵打仗,臣没有什么好教给太子的。”老王说,“都说兵不厌诈,我用兵多胜在一个‘诈’字,叫人看不清虚实。旁人都说我狡猾,管他手段是不是光明磊落,□□,这难道不好吗?”

古力恭敬地一拜:“学生受教了。”

王守仁提点他:“正德十一年,南中贼寇四起。当地剿匪多次,总是让这些人逃脱出去。为何?官府仆役中有不少人是匪徒的耳目,以至于匪徒总是逃出生天。”

古力坐直了身体,道:“我听父亲讲起,是您反过来利用那些耳目,从而获得叛军的情报,大破贼寇。”

“不错。”王守仁点头,他叹了一口气,“有些时候啊,你以为的自己人并不是自己人。有些人爱吃两家饭的,两头便宜哪里是那么好占的?吃进去多少,总有要吐出来的一天。”

古力领悟着其中的含义,眉头深深地皱了起来。

==

古力先去的宁波。

这是他头一回出远门,他背着枪,包袱里装着药品和巧克力。他亲自走访宁波附近的乡镇,一路上不少人露出苦相,尤其是老人和妇女。

“那些头上戴白花的,恐怕是家里死了男人。”随从赵五指着好几个路过的瘦弱妇人,年轻人露出同情的表情,“倭人在宁波一代烧杀抢掠,肯定很多百姓家里都有人因此而去世。”

家里没了壮劳动力,老人和妇女能不苦吗?

这日子几乎是泡到苦胆里面了。

古力看到好几个自卖自身的男孩女孩,大约是八九岁的年纪。这些孩子家里没了亲人,想要卖身为奴来养活自己。奴仆是低人一等,但好歹能在主子家里混一口饭吃,饿不死。古力强迫自己心硬起来,扭头不再去看。他盘算着当地的官员报上来的数不对,死的百姓有很多,但是送到御案上的伤亡人数没有那么夸张。

古力不由得握着拳头,强忍着眼眶的湿润,那些尸禄素餐的人只会粉饰太平!

太子问身边的人:“备倭都指挥刘锦和千户张镗是不是战死了?”

“是的,那两位都没了。”赵五打听过那两位军官,他们为国牺牲,是好人。倭人作乱之后坐船逃到海上,浙江备倭都指挥刘锦一路追击,他在海上不幸阵亡。

“你去给那两家人悄悄送点钱。”古力叮嘱赵五,“我怕他们生活艰难。”

倭人在宁波作乱抢掠的时候,局势一发不可收拾。宁波官府发布一道政令:砍倭首一人,奖励银钱十两。城里的好多百姓拎着菜刀和柴刀冲出家门,这给倭人造成了一部分伤害,所以那些倭人匆匆逃往海上。

古力打听宁波附近有没有杀倭的壮士,真叫他打听到一个厉害人。

那是一位姓秦的姑娘。

在一处茶摊上面,有一群人端着粗瓷茶碗,在那里吹牛逼。其中一个人讲得眉飞色舞:“……秦大妹可不得了,她一人杀了十几个倭寇,砍下来一大串脑袋。她拿着这些脑袋去官府换钱,可把那些当官的吓坏了。”

旁边一个汉子十分羡慕:“那个姓秦的有那么猛?她家里可是发财吧?”

那人说:“骇,发财有如何,谁敢娶她?这样的母大虫娶回去家里,她一个不高兴,把你脑袋割下来下酒喝哈哈哈哈哈哈——”

古力得知有这样一位能打的秦家姑娘,他听见其他人贬低嘲讽她,想要跟人争辩一番。好多人在对敌的时候爱当缩头乌龟,怎么反倒嘲笑提刀站出来的英雄?

那个姑娘一个人能杀十几个倭人,她多厉害啊。

苟且偷生的人给她不配。

“呸,怂货!”

“没种的怂货还好意思嘲笑别人?”

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太子毫无仪态地望地上吐了一口口水,举起中指破口大骂。他腿长跑得快,带着赵五一溜烟地跑了,别人追也追不上他。

古力骂完,深感解气。他打听到那个秦家姑娘住的地方,他有心招揽这样的“壮士”一起去杀倭寇。

英雄莫问出处,也别问性别,能打就对了。

古力敲响了秦家的门,开门的是一个圆脸的小子,大约十一二岁的年纪。秦二娃见是不认识的人,问他找谁。

“我是新一任的浙江备倭指挥使,奉命讨伐倭寇。”古力穿着朱红色的曳撒,看起来很像一个有身份的人,“我听闻秦家姑娘是杀倭寇的英雄,想要征她入伍。”

秦二娃扭头喊人:“姐,外面有人找你,好像是个官儿——”

秦大妹大步走出来,她推开门,目光居然能够平视古力的眼睛。她生得高大,比寻常男子还要高几寸。两人面对面的时候,她只比古力矮了大约两三厘米。秦大妹虽然生得健壮,但是五官十分精致,一双丹凤眼微微上挑,眼尾有痣,给她面容平添了几分俏皮。

古力突然想起《水浒传》里面的人物,这可是一个活脱脱的扈三娘!

秦大妹打量一下古力的衣裳,先看衣冠再看人。她连珠炮似的说话:“你是当官的?你找我做什么?我可是说好的,我杀人得来的一百多两银子是绝对不会退回去的。我上有老下有小,老爹要吃药,弟弟要上学,全靠我养家糊口。”

“秦家姑娘,入伍有钱,杀倭寇又能再分钱!”

古力听她这么一说,心想事情能成。秦家姑娘缺钱,而他最不差钱。从前的君王千金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