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皇帝养生系统(慢穿) > 第863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63节

 

熹嫔和惠嫔都拜上痘疹娘娘,她们在电蜡烛的灯光下时常为儿子们祈祷,因为四阿哥和五阿哥都被安排去种牛痘。

这可是牛痘, 不是熟悉的人痘!

在康熙朝皇子皇孙的成长过程中,阿哥们都是种过人痘,来预防天花。但是皇上登基以来, 皇上提出以牛痘替代人痘, 他说这样会更加安全。

“以活人体取痘,实在是有违天和。”萧靖对着大臣们说,“从牛身上去痘, 更妥当。牛体格强壮, 种痘取痘必不会致命。”

皇上是这样说的,底下的大臣们还能怎么办?皇上的心善良得要命,他连用死囚培养人痘都不乐意!

“我从来没见过心这么软的。”十四爷对着十三爷吐槽亲哥,他总觉得亲哥往日最是心狠手辣。怎么一朝龙在天,皇上不像是掌握生杀大权的天子,反而心软得跟豆腐似的?

十三爷劝他:“十四,不要这么说。”

十三爷向来是走纯臣路线, 四哥说要打东,他不敢打西。他甚至心想,皇上要在皇室宗亲之间推广牛痘,他家的孩子要不要报名去接种?

十三爷为此纠结了好多日, 他怕啊。他怕牛痘不成熟, 反倒害了孩子的性命。但是君有令, 做臣子的不得赴汤蹈火?

所幸,第一批接种牛痘的人群当中,没有任何一个宗室王爷家里的孩子。

萧靖对外公布:“朕的四阿哥和五阿哥年岁正好,他们该去接种牛痘!”靠着穿越者的外挂,萧靖认为牛痘比人痘安全多了。

可惜别人不知道啊。

熹嫔和惠嫔得知皇上的旨意之后,愁得几宿没有合眼。她们想要请求皇上收回成命,但是皇上压根不见她们。

反倒是弘历安慰两位女子:“额娘,耿额娘,皇上既然能作出如此的决定,必然是有十足的把握。我和弘昼都不怕去种痘,你们莫要担心。”

弘昼在一旁帮腔:“是啊,去种痘得大半个月呢,不用上学多好哇。额娘你千万别把书给我送过来,我可不想看书,伤眼睛。”

惠嫔耿氏:“……”

枉她一片慈母心肠,弘昼居然只想着种痘之后不用上学!

耿氏收拾了满满一箱子书,让弘昼身边太监带上。她叮嘱弘历:“四阿哥,耿额娘这回求求你了,你在房间里多看顾一下五阿哥。若是怕看书伤眼睛,你们互相背书也成。”

弘历满口答应:“耿额娘你放心,我会督促弘昼学习的。”

弘昼恨恨地瞪着四哥,原来叛徒竟然是出在这儿!

熹嫔钮祜禄氏给儿子收拾了一大箱保暖的厚衣裳,她摸了摸儿子的脸,道:“皇上趁着天冷给你们种痘,应当是天冷好得快,不怕口子发炎。身上冷就记得穿衣裳,夜里睡觉不要蹬被子。”

弘历都十二岁了,还被额娘摸脸,他的耳朵热热的,他有些害羞。

钮祜禄氏又说:“等你们成功种痘回来,我和惠嫔便给你们选几个伺候的格格。你们不小了,过几年也快要娶上福晋。”

四阿哥和五阿哥的脸瞬间红得像猴子屁股。

他们居然也是要有屋里人了!

种牛痘的那一日,萧靖特意过来盯着太医们操作。他虽然相信乾小四福大命大,肯定不会折在这儿。但是他多盯两眼,心里踏实多了。

太医们将牛痘结痂制成的干粉往两位阿哥的鼻腔里面吹,如此便是接种一次。等到第二日观察有没有症状,便能知道痘有没有种成。

第二日,弘历感受到身上痒痒的,他看到身上出现红色的疹子,知道自己是种上了。他躺在床上,看到对面床的弘昼扭得跟蛆似的,大喊一声:“弘昼,别挠,千万别挠。”

“四哥,我好痒啊。”弘昼闷闷不乐地说。

“撑过这段时间就好了。”弘历干脆闭上眼睛在背书。

太医查看过两位阿哥的情况,回复皇上:四阿哥和五阿哥身上的疹子出得不多,痘出得极好。又过二十余日的时间,太医查验过两位阿哥身上掉落的痘痂,当众宣布好消息:“阿哥们的痘种完了,此生不会再感染天花。”

“哈哈哈哈哈,成了,成了!”

弘昼哈哈大笑,感觉像是要出笼似的鸡一样开心。被关在一个屋子里的大半个月,他从起初不用上学的兴奋,变成十分无聊,再到每日盼着日子能够出去。

弘历的心情跟弟弟差不多,他也是盼着出去的。他有差不多一个月没去上学,再回到上书房岂不是要落后很多?

四阿哥向来要强,他不愿意当考试最后一名。

两位阿哥种痘成功的消息传到后宫,后宫的娘娘们没有不高兴的。熹嫔和惠嫔听到儿子的消息,喜不自胜,就连华妃也在真心实意地为弘历和弘昼感到高兴。年氏抱着亲子福惠说:“皇上英明,你的两个哥哥都能熬过种痘,以后你去种痘,也会平平安安的。”

福惠摸着亲娘的脸,撒娇道:“额娘,额娘——”

五公主茉雅奇由衷地替两个哥哥感到喜悦,她问张嫣:“额娘,等我再长大一些,我也要去种痘吗?”

“是啊。”张嫣怕小姑娘害怕,她指着鼓起来的肚子说,“茉雅奇是一个勇敢的好姑娘,你不怕种痘。弟弟以后也去种痘,他也不怕。”

茉雅奇很坚定地点头:“嗯,我不怕的。”

牛痘的消息传到朝廷和民间,大家听闻皇上舍得送两个亲儿子去种牛痘,众人对于牛痘的态度从开始的“压根不信”到如今的“半信半疑”。萧靖想要将牛痘推广到全国,他紧接着下了一道旨意:先将牛痘供应给皇室宗亲。

“不是我对老百姓不公平,而是民智未启发,什么风言风语都有。居然有人散播谣言说种了牛痘,人的头上会出一双牛角。”关起门来,萧靖对着张嫣吐槽,“白给的东西别人不稀罕,满大街说免费种牛痘,找个愿意来的人都没有。这会儿我提出先给王公大臣们种痘,百姓们一看,王爷们都种上了,肯定是好东西呀!”

“这下整的,牛痘成了好东西,以后大家不得抢着种牛痘?便是千方百计找关系的,有门路的人都想早一日种上。”

“消灭天花,指日可待啊!”

张嫣提出一个疑问:“我听闻满人和蒙古人更容易得天花,因此清初入关之后死了许多满人。若是蒙古人学去牛痘的法子,他们岂不是会肆意南下?”

萧靖:“……”

说得很有道理,居然无法反驳。

他隐隐约约回想自己看过的书,里头写着蒙古准噶尔不是被清朝所灭,其中大部分士兵死于天花。只是为了消灭准噶尔而推迟普及牛痘接种的速度,他不舍得。

国内每年不知道有多少孩子亡于天花,如果有牛痘疫苗,他们便能活下去了。

他一咬牙:“准噶尔该打,自然有武将和武器去对付他们。而疫苗就该用来救人,人命关天的事儿,哪里能耽搁。”

既然做下这样的决定,万岁爷第二日去了大哥的宅子。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萧靖相信胤禔虽然老了,可是放出去还拿得起弓箭,握得住刀。

这位大哥是打小锻炼出来的武将体格,身体素质比四爷强多了。历史上的爱新觉罗·胤禔被圈禁多年,也能活到六十几岁,比老四这个皇帝多活好几年。

若是人生得意,大哥未尝不能活到七八十。

胤禔不曾想到皇上会过来他的宅子,萧靖一把扶起头发斑白的兄长,很诚恳地说:“朕今日过来,是想要请大哥出山。大哥从前领兵打仗,您的才能是有目共睹的。”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