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女配沉迷学习2(快穿) > 第137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37节

 

本事,看看她是个只会在朝堂搅弄风雨之人,还是能踏踏实实为民做事的官员,如今看来姚微之才确实值得你重用。”元和帝说道,贬乔微去齐县,既是警告也是试探,若乔微能在齐县有所作为,他以后也不会拦着女儿亲近乔微。

“儿臣替阿微谢过父皇。”太女高兴道。

之后朝廷的任命下达,乔微由齐县知县升任东州司马,原本的东州司马为东州长史,自此乔微踏入五品之列。

乔微离开齐县的那日,齐县数千百姓相送。

“樊知县,以后这齐县交给你了。”乔微拍了拍樊遵的肩膀,她升任东州司马后,齐县知县之位由樊遵接任。

“定不辱命。”樊遵对着乔微行了大礼,他这些日子从乔微身上学到很多,是将乔微当作半个恩师看待的。

乔微来得时候只带了江氏和婢女,但是离开的时候却有许多学生相随,他们都是愿意跟着乔微继续学习算学之人。

这些日子听乔微讲课的学生很多,这些人有些被乔微举荐给了其他地方任漕吏,自从齐县的北水门修好后,各地方都知道了乔微手下有一帮学生擅长水利之事,纷纷或写信来借调或由朝廷下令调遣,留在她身边的已经不多了,这些都是愿意潜心随乔微修习理工之学的人。

这些人中没有苏佺。

因为苏佺依旧选择了科举之路。

当知道苏佺的选择的时候,乔微没有意外。

“您会怨我吗?”苏佺颤抖地问着。

乔微摇了摇头:“不会,我为什么要怨你?”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选择,我尊重你的选择。”

“求名求利是人之常情,如今的理工之学确实不适合求官求富贵。”

“但我相信在将来,理工之学会被大周所重视,人人以理工之学为荣。”

看着苏佺低着头,乔微笑道:“我虽推广理工之学,但我更喜欢一句话。”

“百家争鸣,才是文化之盛。”

科举所学的儒学治国之道,同样也是百家之中的一个,所以乔微从不怨苏佺。

————

到了东州后,乔微依旧如之前一样寻了一间学堂,利用空闲时间授课,来求学的学子络绎不绝。

在东州的三年时间里,乔微不仅和蔺知州一起重新丈量土地,清缴税赋,还在东州建立了第一所理工学堂,乔微为其取名为:

格物书院。

乔微不仅在格物书院授课,并且还编纂了第一本大周的综合性农学著作《周民要术》。

这三年乔微带着学生不仅是学习理工之学,更是对农学极为重视,在《周民要术》的《乃粒》一章中乔微对粮食作物的栽培技术做出了详细的说明和改进方法,之后的《

粹精》一章中对谷物的加工过程也做了该尽和记录。

蔺知州看到此书后大赞道:“妙识之才,天下无二!”

之后蔺知州更是下令让整个东州开始以此书为教,让各级官吏学习农学要务。

再之后乔微将此书进献朝廷,元和帝更是为此书提名为“农学之最”,更是言“农学为天下本”,之后农学之书开始被大肆弘扬,农学在大周逐渐被重视。

接下来,乔微调任其他州任长史、知州,最后终于在七年后调任回京。

在这期间,乔微为大周培养了近百名农学大家和算学大家,还有各种理工学说之人,这些人纷纷投身于水利、建筑、冶炼等行业,特别是水利上,乔微走到一个地方一定会治水,其他官员也纷纷效仿,一时间大周兴修水利,百姓免受水灾旱灾之苦。

每到一个地方,乔微基本上都会收到万民伞。

等到乔微归京的时候,除了母亲江氏和婢女,所带的还有四把万民伞。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