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女配沉迷学习2(快穿) > 第197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97节

 

芳春对这位阮美人可是没什么好感的, 这位之前不仅不听话,还总想着挑唆皇后和池贵妃暗斗,如今阮美人又动手脚, 她怎能不气?

“娘娘可要惩治此女?”芳春对着乔微道,“她今日敢收买帝王近侍,明日就敢对陛下和娘娘不利。”

说是帝王近侍其实有些勉强,那几个被派去对池贵妃执行死刑的人, 其实连勤政殿的殿内都进不来,只能在殿外侍奉,但有时候一个勤政殿的名头就能办很多事情。

芳春一是气不过阮若烟满心算计,二是觉得若不杀一儆百, 恐怕以后宫里妃嫔会有样学样。

乔微听后只道:“她们既是不死心, 那就让她们死心不就好了。”

“您什么意思?”芳春不懂,对着乔微问道。

“马上就是正旦了, 宫中要设宴。”乔微说道, “告诉徐婕妤, 不用拦着那些想要求圣恩的妃嫔,无论是献舞还是献艺都可。”

广明帝如今的情况,越是看到这些想要诱惑自己的妃嫔,越是会厌恶发怒。

其实这些日子着急的又岂止是女主一人, 后宫中有多少妃嫔对广明帝望眼欲穿的, 她都很清楚。不说别人就傅美人一人就整日里央求傅太后让她给广明帝送一些汤汤水水, 结果广明帝只让人将汤水拿了进来,傅美人的连面都没见上一面。

年宴是唯一能光明正大见到广明帝的机会,这些妃嫔自然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有这些人陪着女主斗, 女主自然就有事做了, 有事做后自然就不作妖了。

“这个主意好。”芳春听后眼前一亮, 让这些人自己打架,她们在旁边看热闹真是好。

果然自家主子的脑子十个她也赶不上。

这边,广明帝刚上朝回来,见到在屋内烹茶的乔微,心中舒缓了许多。

“陛下请用茶。”乔微亲手给广明帝奉上一杯自己烹好的茶,眉目温柔。

听着乔微的声音,仿佛潺潺流动的泉水,令人心情舒缓,广明帝因为朝堂之事烦躁阴郁的心情好了不少。

广明帝接过乔微手中的茶,品了一口笑道:“子童喜清茶,比起煮茶又别有一番味道。”

这个时代的人煮茶总是喜欢加各种佐料,乔微的茶水却永远清淡,只有茶叶原本的味道,古朴纯粹。

“如今已是冬日,陛下从崇德殿议政归来,身上定有寒气,臣妾特意在此时烹茶,就是想要陛下喝一杯热茶驱寒才好。”乔微声音真切,似乎一心一意都在为广明帝考虑。

果然听到这话广明帝心中感动:“也只有子童能够时刻想着朕,待朕如此细心了。”这些日子和乔微住在一起,广明帝才发现皇后当真是对自己十分体贴关心,而且不只是嘴上说,而是真真切切地付出行动,远比后宫那些只会用甜言蜜语哄他,想着他赏赐和圣恩的妃嫔好上千倍万倍。

这么一对比,广明帝就觉得自己能有这样一个皇后当真是极好。

乔微听后又哄了广明帝几句,之后才道:“陛下进来的时候神色不佳,可是前朝出了什么事情惹陛下生气?”

“是吏部尚书的位置。”广明帝说道,“卢龄因其侄为常山都尉被牵扯到淮王谋逆案中,卢氏势大,又没有卢龄直接参与谋逆的铁证,朕不能杀他,只能贬其为文州司马,如此一来吏部尚书的职位缺出,朕有意让并州刺史曹宏放为吏部尚书,但朝中反对。”

卢龄就是原本的吏部尚书,也是常山长公主的驸马都尉的伯父,是如今卢氏的掌权人。此次因淮王谋逆,常山都尉一支全部被牵扯进去,还有其他的一些旁支,卢家可以说是元气大伤。

卢龄是老臣,于国有功,他也确实并未谋逆,所以广明帝只能将其贬出京都。

如此一来吏部尚书之位空缺,吏部尚书本就是正三品高官,吏部又有实权在握,是一块肥肉,所有人都想要争上一争。

如今崔洺、郭慈和广明帝三人斗法,还有朝中有不少士族都想要掺和一脚,任是哪一方人选都不能服众。

广明帝选的是并州刺史曹宏放,并州算是中州,一个中州刺史是为正四品上,和吏部侍郎是平级,所以有资格调任吏部尚书。

这件事乔微之前就有听说,为着吏部尚书的人选朝中已经吵了一个多月了。如今镇国公和淮王党羽都被清扫干净,该补上的官位也都补齐地差不多了,唯独这个吏部尚书之位迟迟没有决断。

广明帝选曹宏放是因为曹宏放是庶族出身,崔洺推举的人自然是士族出身的国子祭酒郑珉,至于郭慈的人选如果她没记错的话,应该是郭慈自己的亲家左散骑常射段周游。

可以说是各有各的心思了。

这三人中其实广明帝的人选是官职最低的,因为其他二人都是从三品,只有曹宏放是正四品上。

乔微听后道:“陛下选的人自然是好的,只是历来地方官员入中枢,平升已经是升了一级,更何况这连升两级,再加上入京,就是三级了,朝堂怕是不能服众,若是陛下想要重用曹刺史不妨先将他调回京都,再慢慢图谋尚书之位。”

原本广明帝还以为乔微要反对,结果听到后面心中越发平和,其实他也知道调曹宏放任吏部尚书确实不妥,只是曹宏放确实忠心于他,若是让他放弃曹宏放另选他人,心中未免不舍。

“皇后觉得这吏部尚书之位该给何人?”广明帝对着乔微问道:“是选崔相推荐的还是郭相推荐的?”

乔微就知道广明帝喜欢这样算计她,但她也不会不答,她有她自己的谋划。

“陛下,臣妾觉得吏部尚书之位空缺这么长时间吏部还能一切如常,想来现在的吏部侍郎应当是个人才,论能力应当能统领吏部。”乔微说道。

广明帝听后点点头:“确实如此,吏部侍郎关启的能力确实不错。”

“臣妾听闻关侍郎是朝中为数不多能以庶族身份跻身高位的官员?”乔微笑着问道。关启本人是庶族出身,但是和曹宏放没法比,因为曹宏放曾是临王府长史。

也就是说曹宏放曾经做过广明帝潜邸的属官,可以说是广明帝的心腹。

原本这种尚书位置空缺,最应该想到补官的人选就应该是本部是侍郎,只是关启本人有些倒霉,庶族出身本来应该得广明帝重用,可偏偏有个曹宏放横在他和广明帝中间。

当然除此之外,广明帝不用关启还有一个原因。

乔微看着广明帝的样子,就知道他在想些什么,劝道:“臣妾听闻关启曾经做过废太子的东宫官,只是他当时也并未被废太子牵扯,可见他本人不是结党营私之人。”

“陛下若是能对其施以恩德,关启必然会竭力相报陛下,或许会成为第二个曹刺史也说不一定。”乔微对着广明帝道。

废太子是先帝的长子,废太子本身不算昏庸但架不住他身后有几个一心盯着他位置的兄弟,最后几个人两败俱伤,全都白费,便宜了广明帝。

其实乔微看过关启的政绩和生平,这位应当是先帝给废太子选的宰辅之才。

后来废太子出事,先帝也没有责罚关启,还将关启委以重任,可以说关启是先帝一手提拔起来留给自己儿子当未来宰辅的。

只可惜广明帝对关启很忌讳。

其实乔微觉得广明帝想太多,废太子已死,废太子的几个孩子也都贬为庶民,关启是脑子抽了才会心念旧主。

见广明帝陷入沉思,乔微说道:“陛下若是用关启,不管是崔相还是郭相都不能再有异议。”

广明帝不得不说乔微说得很有道理,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