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古早文女配改拿爽文剧本 > 第54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4节

 

她看了看天色,皱着眉头道:“快下雨了,我们赶紧回去吧。”

天空有些阴沉,乌云也越发厚重。

刚踏进采岑院,伴随着几声闷雷,一场酝酿了许久的暴雨如瀑布一般倾泻而下,暴雨倾盆,整个京城都被雨水笼罩。

皇帝站在御书房,大门大开,任由飘进来的雨水打湿了他的龙袍。

大太监宋远手里捧着一块白巾,想要替他擦拭掉脸上的雨水,都被他挥手打发了。

看着这场大雨,皇帝的脸上满是亢奋和愉悦。

若是照着礼部原来所拟定的,今日就是楚元辰扶灵进京的日子。

他几乎可以想象到,这场暴雨肯定会被楚元辰拿来做文章,逼迫自己让步,让自己亲口说出薛重之无罪。

但是现在,楚元辰无论想得有多美,也得落空!

他笑容满面,这些天来笼罩在他心中的阴云也被这场暴雨一并带走。

暴雨足足下了一个时辰才停歇,伴随着云层中的一缕阳光落下,天色渐晴。

接下来的几日,朝堂上下都在为了楚元辰进京的事忙碌,因为临时改成了皇帝亲迎,所有的礼制全都要改,礼部来来回回地确认着。

京城从南城门到皇城这一路上,当日也都会由禁军戒严,并且允许百姓围观。

大街上清扫了好几遍,街上的乞丐都被驱逐到了城西,五城兵马司和禁军共同负责起了巡逻守卫。

到了九月二十八,辰时刚过,盛兮颜就带着盛琰来到云来酒楼。

他们出来得早,但街上已经有不少人了,很是热闹。

云来酒楼就位于南城门附近,绝佳的地段让它客似云来,不但雅座早早就订满了,更有人就在大堂里要了位子,三三两两地坐成了几桌,各种人声混在一起,有些吵杂。

盛兮颜戴着面纱走了进去,昔归把订位的小木牌出示给小二看过后,小二热情地引他们上二楼。

“听说今日镇北王世子会扶薛重之的灵柩回来的。不是说薛重之勾结南怀,引狼入室,才会自作自受,还让湛古城的百姓们跟着陪葬,这镇北王世子怎就……”

盛兮颜的脚步顿了一下,朝那桌看了一眼。

“简直胡扯!”同桌的一个健硕男子猛地一拍桌子,放声嚷嚷道,“岭南王府和南怀可是世代的血仇。湛古城被烧的那天,薛王爷还在前方领兵力战,不然怎么可能会任由妻儿惨死,当日蝗虫蔽日,天昏地黑,要说没有冤屈,谁信呢。”

“刘兄,子不语怪力乱神。”

“反正我是不信的……”

盛兮颜拾阶而上,直到进了雅座,才把这些声音关在了门外。

她走到窗边,从这里望出去,一眼就能看到城门的方向,视野非常好。

“这雅座订得不错!”盛兮颜喜滋滋地夸了一句。

她捏了捏袖袋里的荷包,又探头仔细看了看,从这里扔下去的话,楚元辰多半是可以接到的。这么想着,她脸上的笑容又灿烂了几分。

“姐。”盛琰往门口看了一眼,说道,“我也听说了,最近外面都在议论岭南王到底是怎么死的,有人说是勾结南怀人死有辜,但还有人说,是因为南怀被灭,那些南怀余孽憎恨薛王爷才会故意散播谣言,挑拨离间。”

盛兮颜只问道:“你说呢?”

“照我说啊。”盛琰毫不犹豫地说道,“勾结南怀人这种话,肯定是有人在蓄意散播!薛王爷是何等人,要勾结南怀早就勾结了,岂会做事这么没有远见,半点好处都没得到,还害得自己家破人亡。要真这么蠢,岭南早守不住了。”

他下巴抬起,眼神间尽是傲气,嘴里嘟囔着:“这群人真是人云矣云,完全小爷的聪明劲。”

盛兮颜不由掩嘴轻笑。

“还有呢。”盛琰自觉得了夸奖,洋洋得意地继续道,“姐,我觉得,最近是有人故意在传镇北王府的事!你想啊,都过去这么多年了,要不是这两天到处听人在说,谁还会记得那件往事啊。”

这小子倒是看得通透。盛兮颜暗暗点头。

她只知道,当年先帝在用衣冠冢厚葬了薛重之一家后,大约过了一两年,才又突然有了薛重之和南怀人勾结,自甘堕落的传言。

之后不久,薛家的衣冠冢就被人给刨了,葬在其中的衣冠也被大火焚烧怠尽,都说是激愤的百姓所为。

盛琰往打开的窗户上一趴,看着底下的人来人往,闲不住地说道:“姐。镇北王世子是不是就跟戏文里说的那样身高八尺,眼若铜铃,长相凶猛啊!?”

“我问过元逸了,但楚元逸说,他也好些年没有见过世子,早忘记长什么样了。”

“不过,我想着,楚元逸长得那么斯文,世子肯定不会太……”想到镇北王世子就快是自己的姐夫了,盛琰把丑字在嘴里拐了个弯,“壮……”

他兴奋地嚷嚷着,眼睛亮得仿佛会放光。

刚刚还是一副小爷才不信人云亦云的样子,这会儿说的又全都是民间传言。

一直到小二过来上了早膳,终于才堵住了他的嘴。

用过早膳,又要了一壶茶和一些点心,盛琰正要继续开始他的叨叨,静乐来了,带着楚元逸一起,直接就进了雅座。

“郡主。”

盛兮颜和盛琰笑吟吟地和静乐见了礼,楚元逸也乖巧作揖叫了她一声“盛大姑娘”,一副斯斯文文的样子。

然后就被盛琰拉着去张望圣驾到了没。

按礼部给的仪制,静乐今日本来是要进宫的,等楚元辰面了圣后,会有一场宫宴,静乐应该是在宫中等着宫宴。

但是听说盛兮颜订了雅座,她就决定带着楚元逸过来蹭位子,晚些再进宫。这种小事,太后也没有太在意,就允了。

静乐便高高兴兴地和盛兮颜一起在这里等儿子。

“颜姐儿,你一会儿与我一同进宫。”

“到时候你跟在我身边就行了,不用太拘束。”

盛兮颜应了一声。

街上突然肃静了下来,禁军开道,百姓被拦在了大街两侧。

大约一炷香后,外面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山呼万岁,街上的百姓们全都跪倒在地,俯伏磕头。

先是清游队和十二面龙旗,紧接着便是随驾的文武百官,六匹骏马拉着的一驾明黄色的龙辇缓缓驰来,其后是手持着华盖的一众宫人。昭王骑在了高头大马上,与锦衣卫一同拱卫在两侧。

这支足有上千人的队伍,声势赫赫。

皇帝既然决定了亲自去迎,那就不会把事情做得太寒酸,面子活是做得足足的。满朝文武,宗室勋贵全都奉旨随驾同行,让人不禁感叹皇帝对镇北王府果然是君恩深重。

等到龙辇出了城门,跪在街道两边的百姓们才陆续起身,他们脸上满是激动和亢奋,谁也没有挪动脚步,就等着一会儿再一睹镇北王世子的风姿。

圣驾出了城后,在禁军的护卫一直来到了十里亭。

他们出京的时候,还是云层稀少,晴朗无风,但在路上就渐渐起了风,吹得龙旗飞扬。

礼部早就已经安排好了时间,皇帝刚刚在十里亭下了龙辇,巳时正,就听到有闷雷一般的马蹄声由远及近而来,马蹄声粗粗听来就有数千人,但整齐划一,丝毫不显凌乱,可见其军纪严明。

紧接着,一面玄底带着金色雄鹰的旗帜映入眼帘,雄鹰的翅膀根根羽翼分明,鹰眼锋芒锐利,展翅间颇有一种傲然九霄的气度。旗帜迎风而动,猎猎作响,另一面上赫然是一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