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摧眉(年代 糙汉 女方粗口) > 80/嬢嬢
字体:      护眼 关灯

80/嬢嬢

 

陈顺不笑的时候面孔严正,高大英挺,社会面目怎么看也差不到哪里去。

把他错认成警察,似乎也说得过去。

杜蘅发现,几步外,拄拐青年恼恨的表情其实应该当作委屈来解读,一种无力而深刻的委屈,这样色厉内荏的文弱面孔,哪里都有。

“误会。”

陈顺不多说。

他的话,简短明确,声音和人一样端正。

拄拐青年显然不信,训练有素的步伐谁听不出来?说完指他腰间,警察同志,常年挎枪的枪夹子留在皮带上的痕迹,傻子也看得出来。

杜蘅也看出来了,清爽正面的社会面目在这里似乎不太受欢迎。

邻里探头看过动静,拉帘子关窗户。

胡同只有直直一条长道,水门汀路面。

陈顺没再解释,护着她从几人身边走过。拿出周文棠草草勾的图纸对照,寻找图上写的有石墩子的素净红门。

这条胡同很安静。

几户人家门前院落的绿植大树几乎不声不响,有风来,它们先屏息。

正是这种识趣的静,让杜蘅刹那间听见一阵特别的脚步。

嬢嬢很少出门,一走路就会暴露缺陷,跛得很厉害,病腿走动的节律很特别,脚板心必须轻微拖沓。

杜蘅浑身一冷。

凉飕飕的快乐往下走,两腿又寒又麻。

一把扯住陈顺,回头。

那一秒,应该很短暂。她甚至没有注意到嬢嬢身边还有个小男孩,男孩手里拎着才买的鸡蛋。不过没关系,过剩的脑力总会拍照似的把一切记录下来,供她事后回想。

嬢嬢的模样几乎没变,岁月放过了她。

剪短的发还是和以前一样,根根温顺,擦过刨花油似的,一丝不苟疏贴在耳后。穿的比年轻人多,普通,却不妨碍素雅。脚上是双老式黑布鞋,病腿的鞋小几号,能看到脚面的白袜。

北京午后的阳光,照得银发灿灿发光,鼻子圆润有年轻的样子,还是那张端庄娴静,写满识相的脸。

“嬢嬢!”

老妇人没听见。

杜蘅怀疑自己嗓子碎了。

并不知道这声嬢嬢其实没喊出口,男孩指过来,和蔼可亲的老妇人这才看向这里,目光没有停留几秒,反而握住男孩粗短的小指头。

“哎呀,用手指人哪里可以。”

嬢嬢用一种宠爱儿孙的语气和男孩说话,把对陌生人的礼貌客气留给她的孙女。

杜蘅看见嬢嬢对她点头,是招呼也是抱歉。

拿出来的,是给陌生人的好客套。

“孙奶奶,这个姐姐好漂亮。”

“不好这样评说人家。”

一老一少像极祖孙俩。

就这样,从杜蘅身边经过。

那一秒,世界仿佛出现无比奇怪的视角,同一地点割裂出两个时空。《宇宙波函数理论》中关于量子力学多世界的诠释,似乎在这一刻得到充分验证。

“嬢嬢。”

她喊住她。

“欸,不好意思,我回家说他去。”

嬢嬢再次为男孩抱歉,老妇人一辈子没有给谁看过难看的脸子,此时因为给人赔礼道歉更加端庄慈祥。

“嬢嬢,是我。”

老妇人细细看她几眼,更加愧疚。

“前段时候又病一场,脑子混混的,忘性大。是来补课的吧,推荐的是哪个大学?”

又说后天可以上课,如果之前上过课,不管余课多少,不想继续学习也可以退学费的。前阵子住院,没法教,耽误你们,太不好意思了。

杜蘅还不知道邓菊英退休前是中学老师,前年开始给被推荐上大学的知青们补课,预备入学考试,好些人的狗爬字亟待矫正,写字这部分由嬢嬢来教。至少卷面拾掇好看点。

因此,时常有陌生面孔。

附近胡同的浙江人绍兴人抱成一团,互相取暖,嬢嬢这个称呼,和张奶奶李奶奶一样,给年轻人们喊成了个普通称呼。

杜蘅摇头。

她的意思是:不是,不该是这样的。

嬢嬢却理解为:不是来补课。

老妇人慈爱地看着她,眉毛淡淡的,目光陈旧又温暖,有年岁的眼窝因为笑容拉出的深纹也是暖的。

骨子里大家闺秀的气质很耐打磨。

越盘越光,越磨越亮。

七十二岁还是六十的端秀模样。

杜蘅顿住。

心里空荡荡,像是有个巨大空洞,每吸进一口空气,当即变成铁块砸进空洞。

回声震耳欲聋。

以至于没听清嬢嬢说的什么,只看见嬢嬢走了,一跛接着两跛,病腿宽阔的裤管富富有余地晃荡。

“小蘅……”

陈顺已经确信,杜蘅不肯信,不死心。

六年,她离家那年才十四,嬢嬢不认得她,很正常。她长个了,是不是瘦了或者胖了?不一样了吧?肯定连小时候一丝一毫的影子也没有了。

思维跑得奇快。

生怕痛觉追上来。

眼看嬢嬢肩头忽高忽低,找男孩搀扶下,跛进一户人家。

杜蘅才恢复知觉,追上去。

幻想出各式各样的重逢场景,独独没有这种。一比较,她的想象简直显得温馨而可笑。

院门敞着,有不少绿植,装在各式各样的盆里,竹竿架子上晒着几把咸菜脑壳、两串干年糕、五条串成一挂的小鱼。

“阿纯,家里要来客吧?”

“自家人,不是客。小姐你帮我看看这两双筷子行不行?”

“红色好,喜气。”

“小夫妻,年轻人,用红色蛮好是吧。”

“蛮好。”

两个老妇人一块儿商讨肉馅咸淡,宽汤底子从前得用老母鸡、火腿、十几种料子熬,现在火腿吃不着,老母鸡总是有的,鸡汤猪骨这么一熬也蛮好,馄饨皮擀得还可以吧?汤在炉子上放着,现吃现包才鲜。

其中一个声音总用温州话喊“小姐”。

而嬢嬢称呼这声音为“阿纯”。

一递一声,相互应答,像是从年少相伴到老的两个老姑娘,清清淡淡,默默契契过日子。

小毛头突然从院子里蹿出来,和杜蘅对看一眼,呆了几秒,扭身往屋子跑。

没多久,急匆匆出来一位穿灰色老式褂子,戴围裙的北方老太太。

细条身材,一头白杂灰的发梳成个纂,耳朵戴两个小银环,精神头很好。看看杜蘅,又看身后的陈顺,说声来啦,枯皱的手先往脸上掸泪珠。

一边掸一边念叨:“太好了。”

“排排场场,体体面面。”

杜蘅温馨幻想中嬢嬢见到她会有的样子,此刻全在这位老人家脸上。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