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别叫我歌神 > 第407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07节

 

所以最近这段时间,他买了好几款全新的补发片,似乎打算用这补发片来提升自信。

据说邓舜扬还和两位咸鱼教授,组成了一个“补发片交流小组”,交流使用补发片的心得体会。

最近,这个交流小组人员有扩张趋势,似乎有成为一个秘密社团的趋势。

除此之外,邓舜扬的衣品、衣着档次,都有了一个明显的提升。

尽可能将自己伪装成“中年成功人士”,不要成为谷小白身边,作为对比的丑陋油腻中年。

其实之前邓舜扬作为一个大实验室的大boss,每天的重要工作,就是拉各种项目,所以穿着打扮都很考究,但现在依然明显地上了一个档次。

此时的邓舜扬,穿了一身定价不菲的定制西装,打着漂亮的条纹领带,但是和旁边穿了一身实验室白大褂的谷小白比起来,还是……

米粒之珠与皓月之光……

明明只是实验室里一年发一件,穿完就可以丢的白大褂,怎么能穿出来巴宝莉风衣的范儿的?

此时,谷小白走在邓舜扬的身边,身上的白大褂非常不科学地无风自动,雪白的衣袂飘飞。

那何止是一个帅气!

据说,谷小白的打扮,已经非常明显地影响了学校的潮流。

虽然作为实验室制服,白大褂每年都发,但事实上对物理学这类的实验室来说,白大褂远没有化学、医学之类的实验室要求那么严格,需要日常穿着,大家平日里都不爱穿的。

而且发的白大褂,就别想合身了,比较瘦小的学生,可以拿白大褂把自己裹两层。

但最近这段时间,校园里穿白大褂的人明显多了。

就连来东原大学参观的游客,都在网络上发帖子表示:“一眼看过去,满大街都是白大褂的小伙子大姑娘,特别有顶级学校的范儿,很有科学感……”

姑且不论“科学感”这种东西是什么,存不存在,但它对学校形象的提示是显而易见的。

不过,后来经过了社会科学院的学生调查,发现之所以大家穿白大褂增多的原因,是因为……

今年气温下降的早,还没到供暖季,大家比较冷……

但在分析报告里面,调查的学生们也分析说,这只是一个借口,毕竟大家都有漂亮的衣服,为啥不穿别的,非要穿白大褂?

而且,经过调查发现,白大褂可以使脱单率提升42%……

报告一出,满校都是白大褂……

这个就是后话了。

此时此刻,谷小白和邓舜扬一起大步走进了建筑声学所。

“你的设计稿已经完成了?”邓舜扬有些吃惊,“你这才从魔都回来多长时间啊……”

“只能算是一个初稿,我这个方案有点极端,所以需要听听你的意见。”

“走走走,先去我的办公室……”邓舜扬看了一眼左右,随便抓住了一个伸出来半个窥探的脑袋:“那个谁,把朱启南叫过来!”

朱启南不但是校歌赛的优胜歌手,也是邓舜扬的得意弟子,其实已经可以自己主导一些设计了。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朱启南毕业之后,也会留在建筑声学所,成为一个“小老板”,带一两个项目组。

朱启南听到召唤,放下了手中的工作,奔到了邓舜扬的办公室门口,就听到里面邓舜扬的声音:“小白,你这个设计……也太夸张了吧!”

“你不喜欢?”

“这……不是喜欢不喜欢的问题!关键是你这个太异想天开了!”

“但是可行。”

“呃……可行是可行,但是难度太大了,你考虑过成本吗?考虑过时间吗?考虑过大家的接受度吗?而且你这算是完全设计、制造一种全新的乐器,你们白声中心是搞物理声学的,可能不太懂工程。我们搞建筑和建筑声学那么多年了,遇到的问题大多都不是实验室里能预料的!理论、设计和实际制造与使用上,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任何一种成熟的方案,都是经过了无数次,许多年的不断改进,妄想第一次就拿出来完美的设计,几乎是不可能的!越复杂,越不可能!”

“我会努力完善设计,多做一些模拟……”

“这世界上有无数看设计图格外美妙,但是一旦进入实际制造阶段,立刻被现实击垮的设计!因为现实永远比理论复杂得多,任何的模拟,都没办法模拟到每一个细节。”

“还没做,怎么知道做不成?我只需要你根据我的这个方案,帮我做好建筑声学设计,剩下的交给我。”

“可是……”邓舜扬不知道该怎么对谷小白说。

这家伙,是一个完完全全的理想主义者。

“反正这个方案,我不同意!小白啊小白,你就不能老老实实设计一个普通的钟吗?那就是一个钟鼓楼而已……”

邓舜扬摇摇头,转身离开了。

朱启南走了进去,看谷小白对着自己的设计图皱眉思索,他凑上前去,低声问道:“小白,我能看看吗?”

得到了谷小白的许可之后,朱启南走到了谷小白的身边,第一眼,就被谷小白设计的东西,完全震住了。

“这是什么东西?”

朱启南舔了舔嘴唇,轻轻伸出手去,抚摸着那图纸,眼前似乎浮现出这东西制造出来的模样:

“好美……”

千鼓百钟之琴

在朱启南面前的设计图上,是一个格外复杂却又一目了然的机械结构。

大小不一,密密麻麻的钟,悬挂在经过精心设计的支架上。

有圆钟,有扁钟。

十二口圆钟在下,最大的那一口,按照上面标注的数据,直径达3米多,高达5米,重达26吨,能发出c2的低音。

这十二口圆钟,最小的一个,也有2米多高,能发出b2的音。

再然后,就是多达45枚的扁钟。

全世界都有圆钟,但扁钟是中国编钟特有的形状,因为圆形的钟,谐波分音很难衰减,譬如永乐大钟,其泛音可以响数分钟之久,奏响之后,久久不停,所以不能奏乐。

而编钟上使用的扁形钟,是“合瓦”形,就像是两片瓦合在一起,它的横截面是椭圆形的,一旦敲响之后,因为形状的原因,声音很快就会衰减,不会长时间回响。

据实验测定,合瓦形的编钟,在敲击之后05秒,全部高频谐波消失,基音也开始衰减,一秒之后基音也消失大半。所以,如果用来演奏比较舒缓的音乐,已经完全可以用来听了。

这45枚编钟,每一个都是一钟双音,覆盖了大概六个八度之多,从c3直接到b8。

12口巨大的圆钟,45个扁钟,一共57个大小不一的铜钟,密密麻麻、错落有致地排布在四方形的支架上,有序地利用了每一分空间,覆盖了7个八度的音域。

而在那支架上,还有繁多但非常简单的机械击打装置。

一根杠杆固定在铜钟的打击点附近,杠杆一端是材质不同的木槌或者金属槌,距离钟体几厘米的距离;另外一边杠杆配重,使击打装置保持扬起,尾端系上了一根缆绳,吊在上方的轮组上,只要轻轻一拽缆绳,木槌就会敲下去,松开则会自动张开。

而这所有的缆绳,由一组滑轮汇集在一起,连接在一个巨大的“键盘”上。

这键盘的每一个“键”,都是一根粗长的木棍,按照黑白键的方式,排成了上下两排。

而还有两个八度的低音,同时连在的脚下的踏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