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别叫我歌神 > 第1691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691节

 

大家也都“哇”一声叫了起来。

明明是大年初一凌晨的电影院,明明“正常人都应该在家里呆着”了,可现在的电影院大厅里,却是人山人海,熙熙攘攘,整个大厅里都挤得满满当当的。

至少70%的人,都戴着红围巾。

在检票口,已经开始自助检票了,今天有好几场电影首映,毕竟这是春节档,是每年的兵家必争。

其中不乏大制作的新片、高口碑电影的续作等,但其中有一条队伍排得格外长。

不用询问工作人员,看着那些戴着红围巾的人,蒋朵朵就拉着妈妈站在了队伍的最后。

她抬起头来,头顶上的大屏幕,正循环播放着《巴达卡》的预告片,伴随着《牵星》的旋律,海天一色的画面在面前徐徐展开,一艘船航行在海上。

背着背包,面带阳光笑容的冯一东出现在画面上,他从船上跳下,登上了那座小岛,张开双臂,深深吸了一口气,脸上全是对未来的期待。

看着这样的冯一东,或者说克鲁亚斯·陈,蒋朵朵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这是一场已经知道是悲剧的故事。

已经没有了什么悬念,但正因为如此,才更考验电影的张力。

就在此时,蒋朵朵一回头,看到自家老爸蒋明初已经急匆匆跑了过来。

“爸,你怎么来这么快?”

“嘿,我随便找了个地方,把车停路边了。”蒋明初咧嘴一笑。

蒋朵朵:“……你就不怕被贴条吗?”

“我停路边商铺门口了,应该不碍事,再说了大过年的,没有谁那么神经病来贴条吧……就算贴条,那就贴呗,值得贴这一次。”

“只要别把我们的车拖走就行……”蒋朵朵突然有一种悲剧的预感。

大过年的,没有人这么神经病吧。

但是这里不也有一群大过年凌晨跑来看电影的人吗?

在蒋家一家三口排队等待进入的时候,在北德文斯克,唯一的一家电影院门口,戴着厚厚冬帽的托卡夫斯基,正站在长长的队伍中间。

他的身边,是谭伟奇和鲁斯兰。

托卡夫斯基抬起头,有些沉默地看着那张《巴达卡》的海报。

旁边的谭伟奇和鲁斯兰两个人你看我我看你,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虽然老师早就已经看过了《至尊永恒》的成片,甚至他们也都看过。

但是在这个时候,只有《巴达卡》上映,没有《至尊永恒》上映,还是觉得有些微妙的无奈。

和在国内,《巴达卡》和《至尊永恒》两个排片几乎相等不同,这部在国内大热的ip电影,在俄罗斯压根就没有上映,甚至没有什么讨论度。

从上映范围上来说,这一波《巴达卡》可以说是完全碾压了《至尊永恒》。

《至尊永恒》只是在国内上映和东南亚几个国家上映,而《巴达卡》则是在全世界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步上映的,其发行能力,已经堪比好莱坞的大片。

究其根本,一方面是《巴达卡》是由小白娱乐制作和发行的,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个故事,全世界都引起了一轮热议,而且极具现实意义,所以在世界各地上映的阻力都不大。

但托卡夫斯基终究还是有些吃味的。

这是谷小白第一次“触电”,为电影正式抄刀配乐不错。

但这也是他第一次“放下身段”,为电影配乐啊。

作为俄罗斯的国民艺术家,网络上对他的讨论少之又少,即便是讨论的人,也是在提到谷小白的时候,顺道提他一下。

谷小白才来俄罗斯多久啊,在知名度、国民度上,都已经超过他一大截了。

而就算是这张票,还是鲁斯兰托人才拿到的。

因为北德文斯克就只有这一家电影院,而此时此刻,北德文斯克想要看这场电影的人实在是太多了,真的是一票难求。

此时,在旁边还有许多人,虽然没有票,却还在逡巡着,不肯离去。

还有人当场开出高价,想要购买别人手中的票。

一对看起来像是中国人模样的情侣,手挽着手走过了队伍,左右打量着,似乎想要找一些比较好“下手”的对象。

终于,他们的目光落在了站在托卡夫斯基前方不远处的两名似乎东南亚血统的中年人身上。

“不好意思,我们可不可以买你们手中的票?”男生用英语问道。

旁边的女生还比划着,指着那两个人手中捏着的票。

两个中年人对望了一眼,似乎有些无奈。

因为这么短短的一会儿,已经有十好几个人问过他们了。

大概东南亚面孔显得比较没钱吧。

“我们可以出高价!”看他们听得懂英文,男生连忙又道。

站在后面,年龄稍小的中年人道:“不好意思,就算是你出再多钱我也不卖,这是我一生必看的电影。”

只是因为那个会唱歌的小孩子吗?

被两名中年人拒绝了,那一对情侣有些无奈,他们互相对望了一眼,都有些失望,想要离开,却又有些不甘心。

他们不知道,这两个东南亚肤色的男人,正是来自印度尼西亚,负责采购军火的胡马托和科图特。

这两个人在印尼都属于权贵阶层,即便是印尼的经济并不好,可他们的收入也不是普通的人能比的,想要通过金钱来打动他们,并不是普通的经济实力可以轻易做到的。

能拿到首场演出票的,没几个普通人。

这家电影院,就叫做“knhoteatpponr”,翻译过来叫做“电影俄罗斯”,是北德文斯克最大的,也是唯一一家还在营业的电影院。

即便如此,电影院的人还是直接从里面排队到了外面。

俄罗斯的夜晚太寒冷了,大家又在户外排队,都戴着帽子、围巾、口罩等,捂得要多严实就有多严实。

如果有人在夜色之下仔细看看的话,就会看到这个队伍里,有托卡夫斯基这种俄罗斯国宝级别的音乐家,有谭伟奇这种超人气的校歌赛歌手,有胡马托和科图特这种外国权贵。

在队伍的尾巴处,还有一个电影主创团队的成员。

冯一东刚刚结束了自己这辈子第一场主持——还是主持的春晚的分会场——处理完后续的工作,就匆匆赶到了“俄罗斯电影院”,打算在大荧幕上观看自己新作品的首次大规模公映。

冯一东之前不是没担纲过主角,相反,他演过好几次的电影,他上一部担纲主角的《天空计划》,还和《再见·少年》竞争过,票房也有好几亿。

但全靠的是流量光环。

而这一次,他靠的是实力。

他从没有一次,对一部电影的成绩、票房和口碑如此关注过。

站在队伍的最后,冯一东看着前方排着队的人群,心中患得患失。

待会儿,他们在电影院里如果觉得不好看怎么办?

如果出来骂娘怎么办?

如果这部的评分也很低怎么办?

如果自己再拿到了金扫帚奖怎么办……

之前的时候,他压根就不在乎这些,只要拿到片酬就好了。

不就是赚钱吗?

但现在,他真的是忧心忡忡,焦虑得脚底下都快抠出来三室一厅了。

就在此时,他看到一个人凑了过来。

这是一个有些邋遢的中年俄罗斯男人。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