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
他刚讲到这里,朝堂之上便是一阵哗然。
这濮阳都城之内,只有当今皇后娘娘裴秀娘家是裴氏大户,而微生煦恰好就是姓微生又是被裴氏族长裴宗干所收养。如此说来的话,那么这微生煦应当就是这怀安国唐国公世子微生熙所要找的小弟了。
冯褚微不可察地挑了下眉,径直看向微生煦却是与微生熙道:“如此说来,本朝的武英侯与世子还是同胞兄弟?”
微生熙听罢,不言其他地直接给冯褚行了跪拜之礼道:“微生此番拜见濮阳陛下为的就是与小弟相认,同时也希望濮阳陛下准许小弟同微生一道回到怀安家中。”
听到微生熙的请求之后,朝堂之上又是一阵哗然。
若是微生煦是个可有可无的小卒,那她是否离开这濮阳,这些朝臣们自然是无所谓的。可惜微生煦并非可有可无的小卒,并且还是战功赫赫的大将军,并且还被封了侯爷。在这濮阳朝堂之上可谓是举足轻重。
况且若是微生煦离开了濮阳去了怀安,对濮阳而言不仅仅是损失了一员大将,也会使得听闻此消息的北翟军不断侵犯濮阳边城。
于是这朝堂之上立刻有朝臣站出来反对道:“陛下,微臣觉得世子之请求有不妥当之处,还望陛下三思!”
哗然(二)
这一旦有一个人起了头,就会接二连三地出现反对之人。
第一位朝臣说完,立刻有第二位朝臣也从列队里站了出来道:“微臣附议。武英侯乃是我濮阳之栋梁,这些年镇守边城乃是战功赫赫,又极为熟悉这边城,若是由着世子带走,只怕有不妥当之处。”
微生熙听罢,暗自冷笑一声反驳道:“有何不妥当之处,我怀安与濮阳乃是盟友。这位大人莫不是担忧阿煦回到我怀安,会将边城的布控以及地形告知我怀安陛下。那是否还想怀疑我怀安陛下有想进攻濮阳之意啊。”他故意强调了最后一句。
使得那名朝臣立刻给冯褚跪拜道:“启禀陛下,微臣绝无此意啊。只是这武英侯毕竟是对我朝做出过贡献的,按照濮阳的法律就该留在都城,由……”
“这位大人。”
微生熙没有给他说完话的机会就立刻打断道,“阿煦现在虽然是身处濮阳,可她毕竟是怀安人。而且她的父母和家人都在怀安。”
他朝着那位朝臣说到这里,就朝着冯褚作揖行礼道,“濮阳陛下,常言道父母在不远行。当初阿煦因与家人走散才流落至濮阳境内,我微生家自然十分感谢裴家和濮阳陛下对她的栽培,可家中老人思念子女乃是人之常情。
我的父亲唐国公前些日子因身体不好已然过世,没能找回阿煦是他生前的遗憾。如今家母身子也不大如前,微生熙唯恐家母郁郁寡欢会随父亲而去。想着找回阿煦将她带回去与家母重聚,家母必然会开心。还望濮阳陛下成全微生熙这为人子尽孝道的心愿。”
微生熙说完竟也是给冯褚行了跪拜之礼。
这使得朝堂之上的众臣又是一阵哗然。
随后便又有人站了出来说道:“陛下,唐国公世子之孝心确实令人感动。但微臣觉得此事还得问过武英侯的意思,毕竟当年究竟是与家人走散,还是被遗弃也是无人知晓。”
听见这人竟是污蔑家中长辈当年遗弃了微生煦,微生熙当即怒目而视地看着他。却也没有反驳些什么,反而是看向一旁一直没有发表过意见的微生煦。似是希望从她这里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
冯褚顺着微生熙的目光看向了微生煦,像是做个顺水人情一般地说道:“是啊,此事可以说是武英侯的家事,确实应该听听武英侯的意见。”
他这话一出口,就是将众朝臣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微生煦的身上。朝臣中甚至还有性子急些的直接开口道:“武英侯,陛下一直待你不薄。你总不能因为自己是那个什么唐国公家的公子就忘恩负义吧。”
“就是就是……”
这些朝臣们不断地附和道。
微生煦面无表情地看着那个指责她的人以及那些附和他的人,这些人都是当初反对她从王老将军手中接管边城的朝臣。
现如今又一次指责她。
微生煦不自觉地暗自冷笑一声,这群大臣在她眼中就是她做什么事情都能让他们挑出毛病的一个群体。
哗然(三)
微生煦索性当自己没听见这群朝臣的话,朝着冯褚作揖道:“陛下既然说这是微臣的家事,那是否不该在这朝堂上讨论。毕竟这并算的什么国事。”
微生煦的这个提议至少在冯褚看来确实没有任何问题,他笑了几声故作恍然大悟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道:“是了是了,既然朕说了这是武英侯的家事,那确实不适合在朝堂上多做讨论。”
“可是陛下,这怎么能不算是国事呢。这毕竟是濮阳和怀安两国之间的事情啊。”
那名指责微生熙的朝臣再一次开口,“陛下如此纵容武英侯,未免有失公允。”
冯褚却是一副没得商量的表情,一甩衣袖拉下脸道:“行了,既然朕说了这是武英侯的家事不适合在朝堂上谈,就不必在朝堂上讨论。
唐国公世子之所以上朝堂来拜见朕,并告知朕此事不过是表示对朕的尊重罢了。各位爱卿便不要再在此事上深究下去。”说到这里,他就立刻又对身旁的胡祥道,“朕乏了,退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