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节
高源望着路上行色匆匆的人,这个时代正在以一个极度迅猛的速度发展着,老百姓的日子过的越来越好了。往前看看,任何一个时代也没有现在富足,可曾经那些美好的品质和理想怎么越来越不受推崇了?
高源越想越烦,因为他根本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
“最近来的倒是不勤。”高源看沈丛云。
沈丛云讪笑道:“这几天在忙别的事情。”
“哦。”高源随口应了一声,见沈丛云情绪有点不对,他又问:“怎么,又被儿子骂了?”
“没有,就是心里有点乱。”沈丛云神情也变得复杂起来。
赵焕章也看了过来:“马上要拥有这么大家业了,心里还乱什么,有钱人的烦恼?”
沈丛云说:“他们想把卫生院改成沈氏伤科医院。”
赵焕章也不再打趣,而是道:“那你多年的夙愿终于可以达成了。”
沈丛云却挤了个比哭还难看的笑,然后他问高源:“高大夫,我想跟你聊聊,以前我有不懂的事情,都是来问你的。”
高源也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只是微叹一声,而后点了点头。
可还不等沈丛云张嘴,杨秀英却急匆匆进来:“高源,高源,我爸不行了。”
高源唰的一下站起来,可他很快就冷静了下来,他没有过多意外之色,顿了一顿,便道:“我跟你马上回去。”
杨秀英道:“我雇了王家老三的拖拉机,让他拉我们进去。”
高源赶紧带上出诊箱,对赵焕章道:“诊所你看一下。沈大夫,我现在有急事,要不我们下次再聊吧。”
“哎。”沈丛云却有些急,可他看看高源,又看看焦急的杨秀英,只能改口道:“那……那我也一起去吧,看看能不能帮上什么忙。”
“好吧,那一起来吧。”高源点头应下。
杨秀英带着他们赶紧出去,坐上拖拉机就往村子里赶去。
……
复村。
今天杨爸很早就醒了,一个人靠在床上,翻看着自己的笔记本。
杨德贵早上给他端了碗粥进来。
杨爸口齿很清晰地跟他说,让杨德贵再下一碗面条,多做一点,他想吃面了。
看着父亲突如其来的好转,杨德贵并没有半点开心,反而眼泪控制不住地下来了,他答应之后,便赶紧去村委打了电话给在卫生院上班的杨秀英,让她抓紧时间回来一趟。
杨德贵把家里人都通知了一遍。
临终嘱托
见儿子迟迟不回,杨爸又在门口喊他:“德贵,德贵啊。”
“来了,来了。”杨德贵擦了擦眼泪,争取不让父亲看出异样:“咋了,想要啥,是不是没吃饱?”
杨爸却摇摇头,他说:“一碗粥就够了,不用忙活了,也不用通知那么多人,告诉你姐一声就行,其他的亲戚就不必说了。”
“爸……”杨德贵心里一颤。
杨爸却露出了温和的笑容,他说:“我的身体,我很清楚,高源之前跟你说的话我都听见了,我就这几天的命了。你爷爷走的时候,也这样突然好转过,我懂得。不用难过,你爷爷走的时候,正是困难时期,想吃碗面条都没吃上,现在至少我能吃得上,这已经比你爷爷那时候强多了。”
杨德贵鼻头猛得一酸,眼泪又要下来。
杨爸难得对儿子表现温存的一面,他道:“别哭了,都多大年纪了,让人看了笑话。亲戚朋友不用通知,你把书记,主任,会计还有其他村干部都叫过来,我有些话想跟他们说。”
杨德贵愣了一下,问:“不通知亲戚,去通知村干部?”
杨爸把本子翻开,他道:“对,去帮我叫一下,趁现在我脑子还清楚,还能说清楚话,快去吧。”
“哎。”虽然不知道自己父亲要做什么,但这种时候杨德贵肯定会尽量满足他爸的一切要求的。
当村里干部都过来的时候,高源他们也坐着拖拉机赶到了村子。下了车之后,几人匆匆往杨家赶去,等到杨家的时候,发现杨家外面站着不少村民,大家都在询问老支书的身体情况。
村干部在里面,杨德贵在门口拦着想进去探望的人。
“德贵,德贵。”杨秀英往里面挤。
“姐。”杨德贵眼眶又红了。
“爸咋样了?”杨秀英焦急地问。
杨德贵往里面指了指:“里面呢,他不让我进去。”
突然这时,房门打开了。村干部都在里面,杨爸也穿整齐了衣服,坐在当间,他看了看外面的村民,露出了微笑,说:“都让德贵不打扰大家,结果还来了这么多人,既然都来了,那就一起听一听,聊一聊吧。”
杨秀英紧张地说:“爸,你还好吧?我把高源也叫来了,高源你快给我爸看看。”
杨爸却摆了摆手:“说正事要紧,我不算什么,别管我。”
正欲上前的高源停下了脚步,后面亦步亦趋的沈丛云也停下了。
杨爸看了看众人,他说:“我做支书差不多四十年了,这么长时间一直得到大家的信任和支持,我很感动,但也很惭愧,因为我也没有真正帮我们村子做出什么大的改变。”
“病的这段时间,身子动不了,幸好脑子还能想,也想了很多东西。农村的贫穷原因是很多的,自古以来,都是如此。我们村子位置偏僻,交通不方便,就更加没有什么发展的机会了。”
“靠近县城的村子至少能把自己种的菜拿进城里摆摊子卖掉,我们想去卖都去不了,太远了,路费都付不起,当天也没有那么多车子来回。所以这些年我们自己种的东西,一直都是顾着自己吃。”
“以前条件困难,吃饱都难。分到户之后,大家都能吃饱了,可手上还是没有余钱,所以只能出门打工,村里老人和孩子越来越多,壮劳力越来越少。”
“现在想想,分到户之后,是能吃饱,可没法让大家致富。我们这穷乡僻壤,没有工厂,没有赚钱的机会,只有这点土地。分户有分户的好处,集体有集体的优势。分户能充分调动生产积极性,可集体能集中力量干大事,才能让大家真正富起来。
杨爸看向村干部,他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山里人,能依靠的就只有山。你们看看后坡外的那些林地,都被我们砍完了,木材全卖完了,山上的草和柴都卖去造纸厂了,山全秃了,这不是山里人的做法,更不是长久的做法。”
“接下来,你们要干好封山育林,这个工作不好干,但必须要干,要让这些荒山重新绿起来。还有村集体的那八百亩地,不能再分了,要搞承包。赚钱的事情就要让懂经营的人做,村集体这些产业和土地,一步步都要承包出去,让那些有头脑的人经营,种植效益好的经济作物。”
“一方面可以给村集体带来收入,另一方面也可以给村里的老人和妇女一个打工赚钱的机会,山里人赚点钱不容易的。做得好的话,可以让大家用土地入股,做更多更有效益的农业,靠着我们这些土地给大家真正带来收益。”
“刚刚说了,一家一户,散落着来,连种的菜都没法卖,我们只能靠着集体来致富,集体的力量才是伟大的。可这个事情着急不得,一步一步来,宁可慢一点,也要做的好一点稳一点。农村没有什么发展机会,更经不起多少挫折,可能摔过一次之后,就再也起不来了。”
新的村书记认真地记录着,对着杨爸慎重地点了点头。
外面的村民们都安静地听着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