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 第1192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92节

 

敢随便过来打招呼。

宫泽的营业表情最完美,天海和中森、坂井正在交流什么hk点心好吃,陆曦给成玉玲还有陈薇羽披小毯子,你这包臀裙就不冷吗,我带了貂,罗莉跟安宁搂着兰玲嬉笑,白莲婷垮起个批脸还是跟焦漪问电子厂业绩了,就须藤不理这些位,静静抬头看大屏幕。

也就潘云燕有资格站在舞台出口,记录下荆小强舞台上的一切。

因为大屏幕上随着他的身影扩散到整个hk现场,再推远到背景璀璨辉煌的中环大厦林立,就开始切换到后台的视频剪辑。

很自然的切换到庙街夜市档口,挂满红字的年货,阿婆笑着招呼过年好。

同一个题材,用潘云燕的拍立得拍出来,跟几万块一套的单反,再跟几十万一组的镜头专业摄影拍,天差地别。

很多人喜欢借口老百姓大多没欣赏力,我们就可以糊弄,可以随便拍些下三滥的东西凑合。

殊不知人对审美的确有水平差异,但绝对都会趋向真正的最美。

近景略微模糊的年货,红彤彤的春联、福娃、挂件,最清晰的焦点都在阿婆花白头发的皱纹上,岁月的沧桑再留下多少印记,但这一刻她都是欢颜笑意,神采奕奕。

有种打动人心的平凡之美。

有钱没钱,过个好年。

过年,在中国人的生命意义里其实非常重要。

镜头没停留,切换到天后庙的香火鼎盛,穿过烟火却闪到了伦敦唐人街,写满中英文的招牌,一样的东方面孔,一样忙着采购年货,一样满脸堆笑的恭贺新禧。

人生本来就艰难,谁还不希望新年新气象,有点盼头,才有力量鼓舞自己去面对新的一年啊。

法拉盛的华裔,悉尼码头的店员,旧金山的唐人街,穿插在整个内地城乡取景的春节画面。

既有鹏圳歌剧院前的大年三十演出海报跟后台准备的演员,也有粤州火车站人山人海的春运里大学生乐队的演唱,还有田间地头集市上互道新年的农户,专注于春节保证电力供应的工人,甚至还有在西亚脚手架上忙碌的建筑工。

都对镜头展现出各自不同的纯真笑容,用各种方言喊出过年好,春节快乐的祝福。

艺术加工的价值,就在于让实际相差巨大的经济水平,在镜头语言里,都充满红红火火的喜气。

居然能够轻而易举的融合丝滑。

老实说,唐人街之类在欧美国家看起来就是属于比较脏乱差点的陈旧,让外国人看了也不会觉得是在丑化。

但无形中却拉平了几个场面的关系,内地的大多锁定人,展现任何人都能表现出的善意美好,国外主要特写场景物件,通过那些中西方商品跟文化共存的画面暗示交流。

说白点这段画面就是妥妥的文化输出,被专业人手过滤操作的和谐景象。

外国人主要是看个热闹新鲜,了解少数民族的特色,海外华人看了就暖心,从未有以他们为主角的展示。

毕竟外面嫌弃也就罢了,家里除了索取还要赶撵辱骂,挺难受的。

一点点温暖都会让海外游子觉得心有所依。

可对整个内地观众的震撼就太大了。

我们那些导演拍摄的贫穷、丑陋,拿到国际上都得奖了,于是就觉得我们真的贫穷到丑陋。

可看看还是那个场景,还是那些人,换个人来拍。

就是充满了烟火气的美好。

憨厚朴实的笑意里,一点狡黠奸诈都看不到。

而且这是九十年代罕见的普通人视角。

没有宏大的叙事,没有伟光正的口号叫喊,就是“朴实无华”的镜头语言,用最贵的进口设备诠释普通人的过年意义。

那些歌舞演员的俏皮自信,火车站人潮中如中流砥柱的大学生乐队,鲜香扑鼻的集市汤菜,挑灯夜战的工人从兜里摸出来的家人照片。

这不就是新中国成立的意义吗,这不就是改革开放的目的吗。

没有那些虚无缥缈的口号,只有平凡人的点滴。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