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 > 第212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12节

 

还没等武则天想明白,就听到后面的嫁衣论。

武则天笑了,“这大明朝的国策听着是挺不错的,无宗室内乱,无外戚干政,无世家门阀。”就连宦官都防了。

后世的朝代果然不一样。

要是她身处大明,哪里用得着这般煞费苦心。

不过大明的皇子公主皆选小官或者平民之女,没有家世助力和见识,入宫的女子想来也不会有干政之心。

防得这么彻底,最后还不是亡国了。武则天摇了摇头,缺了平衡之道。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深有同感,“是啊,地基打得再好,后代不行有什么用。”

大明朝防着防那,最后也没比大唐好多少。

汉武帝时期

刘彻:“hellokitty是什么?”都是老虎不发威,怎么她就是hellokitty,而他却是病猫??

众人绝倒:“……”陛下你的关注点能不能再清奇一点?

霍去病认真地想了想:“可能也是病猫的一种吧。”

【武则天掌权几年后,在心腹大臣的拥立下正式称帝,废原来的皇帝为顺王。

大权在握怎能不培养几个会揣测上司心思的大臣呢,他们就是你的嘴替,会为你冲锋陷阵。

武则天在位期间,大明焕然一新,改科举、重开武举,废户籍制、殉葬制度、废裹脚,大幅度提高官员的俸禄,同时规定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抑制土地兼并等等。

还让大明的女官从后宫走到了前朝。

大明国力蒸蒸日上,武则天却觉得没什么挑战性,索性朱祁镇已经被废,土木堡之变的时间也过了,也先都被打没了,武则天便立朱祁钰为太子,提交完成任务。

回到地府后,武则天向阎王提出想挑战地狱级副本。

阎王:你确定吗?

武则天果断点头:确定一定以及肯定。

心道:大明这种高度集权,皇帝一言堂的副本有什么难的,地狱级就算是穿成皇后,哦不,太子妃,普通嫔妃也可以,她照样可以完成任务。

阎王:祝你好运。

武则天再次睁眼,时间线来到土木堡之变,朱祁镇被俘,她变成了被赶鸭子上架的朱祁钰,负责收拾残局。

武则天:一来就被人簇拥上皇位,居然还有这种好事!!

当即在跨界聊天频道发了一句:

[武则天]:换了地狱级难度,好像更简单了。一来就是皇帝,连夺位都不用。

大明的任务可真简单,怪不得朱元璋想抢。

[朱元璋]:再说一遍,我不是因为简单才想抢,呸,换。我是想自己收拾不肖子孙好不!难道你们不想吗?

朱元璋说完,发现聊天频道瞬间变沉默了。

过了好长时间,才看到武则天发了一句:

[武则天]:不想,大唐的任务不是安史之乱就是唐末的五代十国,会分分钟把人气死。

[秦始皇]:想,但是不想变成胡亥,我怕忍不住自残。

[李世民]:和政哥一样,怕忍不住自残。

[刘彻]:想,但是阎王不给机会。我也想换难度了,吐蕃和突厥也没多难对付,比起当年的匈奴差远了。就是李隆基的儿子都太一般了,生了这么多儿子,都没一个能顶事的。

我都不知道立谁当太子好。

唉,我当年虽然生得少,但前有刘据,后有刘弗陵,质量还是不错的。[李世民]建议你家少生点,优生优育懂不懂,李隆基生那么多一点用都没有。

[李世民]:……

[武则天]:多生几个还是有好处的,大号废了还可以练小号。

[李世民]:……

[刘彻]:……

[秦始皇]:……

[朱元璋]:……

[武则天]:忘了,大家都是练过小号的人,溜了溜了。】

武周时期

武则天表情有些扭曲,这回书里的她是不是太过活泼了点?

罢了罢了,就当不是她就好了。

其他时空

秦始皇/刘彻/李世民/朱元璋:“……”

大号小号们齐齐沉默了。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后世的突厥、吐蕃不如匈奴?刘彻勾唇一笑,那不是说击败了匈奴的他更厉害吗?

【随着武则天、刘彻换难度挑战,秦始皇被激起胜负欲,也想快点完成任务,好开展下一个。

于是,秦始皇又开始了他的007工作制,在他的带动下,五代十国的骄兵悍将变了一个画风,武将积极得不行,就怕被迫武转文,文官忙得没有时间结党营私,都忙着加班呢。

就连敌军奸细都被抓壮丁,没有时间传递军情。

另一边,朱元璋也支棱起来了,再不努力他就要垫底了,这怎么可以。

于是朱元璋阔刀大斧地准备改制,在寺庙待过的朱元璋深知寺庙那一套,他决定学武则天整一个“圣母临凡”的祥瑞,师出有名才能废掉李旦,自己坐上皇位。

不过现在还不到时候,历史上的武则天是把唐朝宗室清理得差不多之后,才这样做的。

他现在就这么搞,那些宗室肯定会学朱棣来一套清君侧。

不能操之过急,得慢慢来。

为了更好的监督朝中和他作对的大臣,以及搜集宗室的罪证,朱元璋再一次成立了锦衣卫。】

洪武时期

朱棣:“……”为什么躺着也能中箭。

一百五十七 晋江独发

朱元璋凉凉地瞥了朱棣一眼, 倒也没说什么,因为他正在思考在大唐搞锦衣卫的可行性,尤其是以武后的身份设置锦衣卫。

片刻后,朱元璋摇了摇头。

武后当年重用来俊臣等酷吏就惹得朝野怨声载道,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更是将其评价为“鬼神之所不容, 臣民之所共怨”。

武后的酷吏只是监视朝臣,用来搜集情报、排除异己、威慑敌人, 比起他的锦衣卫来差得远了。

若是在唐朝用锦衣卫, 不仅朝堂怨声载道, 恐怕宗室、百姓也不会安分。

不过若是能顺利成立锦衣卫, 那可比酷吏好用多了。

正想着,就听到天幕继续道:

【这里解释一下,大明的锦衣卫前身是朱元璋的亲卫兵,所以也称“亲军都尉府”, 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 相当有牌面。

洪武十五年,朱元璋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 改置锦衣卫。

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锦衣卫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也有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等工作。

锦衣卫的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 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 直接向皇帝负责。可以逮捕任何人, 包括皇亲国戚, 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1]。

当时的锦衣卫权力很大,用着也很顺手,明初胡惟庸、蓝玉两案都有锦衣卫的身影, 这两桩案子被株连的人数超过四万。

后来朱元璋也发现锦衣卫滥用职权,权力过大,锦衣卫非法□□、虐待囚犯的行为让百官怨声载道,所以在洪武二十年到洪武二十六年将内外刑狱从锦衣卫职责中废除,交由法司处理。

也就是说洪武二十年后锦衣卫没有了审讯、用刑的权力。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