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学霸的培养系面板 > 第480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80节

 

“谁说不是,我还等着细胞活性药剂上线呢,说什么都要预约到接种名额。”

“话说能重复获得科学技术进步奖吗?”

“估计这次徐院士获得的是自然科学奖,或者技术发明奖吧。”

“可惜徐神现在年龄上太吃亏了,要不然肯定能获得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个奖项才最有含金量啊。”

……

对于网上网友的这些议论,眼下正整理衣服的徐昀肯定是看不到的。

因为在万众瞩目下,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奖者终于揭晓。

除了他之外,还有位从事核能原研究的大佬。

共两人。

最终在大家的掌声中,徐昀略显紧张的起身朝台上走去。

接受那位的亲自颁奖。

并双方合影。

哪怕徐昀自认为自己的心态已经改变了很多,在回到座位上时仍旧不免有些恍惚。

而在大会结束后,伴随的则是规格隆重的宴会。

这也成了众多院士的交流地点,期间除了向徐昀表示祝贺外,有些人甚至还不忘向徐昀提问些问题。

都是在实验过程中弄不懂的状况。

对此徐昀自然没有藏拙,只要是自己明白的情况便进行了讲解。

毕竟科学的发展文明的进步,靠他自己一个人是肯定不行的。

只有大家的水平都提升,才能凝聚在一起产生巨大的作用。

很快时间来到晚上七点。

远在京州市的某房间,陈诗禾已经打开了电视并调好电视频道,随即向厨房的位置喊道:“快过来妈,马上要开始了。”

“这就来了。”王春芳闻声先从厨房里跑过来,然后才开口应声。

她们提前得知了消息,知道今天会举行奖励大会并能看到徐昀的身影,所以到下午的时候她们便一直在家里等着。

就连大闺女徐宁萱和小儿子徐子砚也都坐在了沙发上跃跃欲试。

很快随着新闻正式开始,在大家的耐心等待下,终于播报到了今天的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并在新闻上公布各项奖项获奖名单。

在看到徐昀荣获最高科学技术奖并合影后,陈诗禾和王春芳顿时脸上浮现出惊喜。

“快看妈,徐昀获得了最高科学技术奖,还和那位合影了。”

“不愧是我的儿子。”王春芳同样看到这张合影发自内心为儿子感到高兴,但接着又像是想到什么,忙找起自己的手机,嘴里自顾自说道:“不行,我要赶紧把这个消息告诉小昀的两个叔叔。”

这时徐宁萱也开心的从沙发上站起来,冲着电视机屏幕高兴喊着。

“爸爸,是爸爸!”

因为增加了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事情,最终这场新闻总共播放了四十分钟。

而当消息传到网上后,可以说所有网友都惊呆了。

谁都没有想到徐昀居然真以这个年龄获得了最高科学技术奖。

在短暂的怔神后,迎来的则是强烈的激动,发自内心为徐昀获得此奖高兴。

大量的留言和评论,到最后基本上可以汇聚成四个简单的字。

实至名归。

没有任何人质疑,有的只是祝福。

“猜猜我在新闻上看到了什么,名字出来的瞬间简直把我吓了一跳,没想到徐院士真以这个年龄获得了最高科学技术奖。”

“这可以说是打破了奖项成立以来的历史记录,我相信以后也没有人能做到了。”

“今天再次见证了历史。”

“后悔没看电视,只能靠录屏见证徐院士拿到最高科学技术奖了。”

“实至名归。”

“这次奖励大会还真是给了所有人一个惊喜啊,由衷为徐神感到高兴。”

“徐院士拿到这个奖项,绝对不会有人说什么,这是对他为科学发展所做贡献的最好肯定。”

……

惊人的研究速度

以三十岁的年龄获得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注定会引起全网的关注,未来几天时间别说网上的热度,就连整个科学界都会震动。

对于网友们的祝福,徐昀则是特意在自己社交账号上发布了条动态。

向大家分享这份喜悦。

不过他可没有过多沉浸在这份荣誉中,奖励大会结束后他先返回了京州市,然后带着家人前往老家。

把自己获得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消息亲自告知父亲。

在做完这些事情后,几乎没有停留便又回到庐州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

上月底前往帝都时,关于量子材料的实验工作已经准备到位,并且是由潘晓志亲自负责,如今徐昀结束外面的事顺利回来,自然是要第一时间开始对新量子材料的合成进行实验。

只有尽快得到技术成果,才能使用科学模拟器。

获得材料的优化建议。

原本研究新一代量子材料主要是为了升级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机的算力,希望能借助量子材料实现可深度操控量子比特数量的提升。

但这次去帝都出了月球车这档子事,使得他肩膀上的担子一下重了许多。

还需要想办法解决量子通信问题,并且建立起真正的量子通信通道。

关键如果是在城市中还好,想让月面和地球之间的通信消除延迟,难度系数上涨的可不是一点。

但既然已经把话说了出去,表示会对载人航天登月工程提供技术帮助,那肯定要尽自己最大努力。

眼下只能寄托科学模拟器能再次给力,出现有利于量子通信的建议。

“还没来得及恭喜徐院拿回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次未能现场见证实在太可惜了。”

上午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研究院,副院长办公室内潘晓志笑着对徐昀说,口中再次提起了前不久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事。

发自内心对徐昀获得最高科学技术奖感到高兴。

潘晓志因为注意力全在量子材料上,对本届科学技术大会没太多关注,自然也不知道大部分拥有推荐资格的院士都把名额给了徐昀。

因此看到徐昀的名字出现在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中时,他可谓也是被吓了一跳。

没想到这次徐昀能以如此年龄打破纪录。

不过很快想到徐昀在科学院工程院做出的成果,以及两位院长的态度,便释然觉得这是应该的了。

虽说这项奖项创立以来到今天,还从未出现过如此年轻的获奖者,可放眼科学界也没有人在科学研究上能做到徐昀这种程度。

只是如此能称得上历史时刻的场面,未能亲眼见证确实有些遗憾。

徐昀自然知道潘晓志是因为忙量子材料的事,所以才没有前往帝都参加大会。

但不管怎么说他获最高奖的事已经是过去时,在眼下这个时候并不是重点。

所以徐昀倒没有在这件事上过多去说,而是把话题直接带到了量子材料研究上。

“荣誉越大责任越大,还是讲讲我们接下来要研究的重点吧。”

嘴角噙着笑容说完这句话后,当即便问道:“参与实验的人员选好了吗?”

哪怕徐昀对这次量子材料的研究充满信心,可单靠他自己一个人肯定是不行的,没有其他人的配合只会让效率变得缓慢。

组建项势在必行。

这件事是潘晓志在负责,徐昀并没有过问。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