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皇帝养生系统(慢穿) > 第920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20节

 

作者有话说:

今天更一章,明天更一章,后天更一章,八月份总共更三章。九月份的稿子攒到中秋节再更新了,这样大家每个月都有得看(虽然只是一点点)。

因为作者找的工作是类似996的,我一周上六天班,通勤时间单程差不多一个半小时。最近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背诵的业务内容,所以下班回来几乎没有精力再写文了。我每周只能有一天的休息时间,然而我还想瘫,一觉醒来大半天时间就过去了……目前总体来说,我感觉的是现在大环境不好,技术类的专业可能找工作还好找一些,尤其我的学士服和硕士服都是粉色领子的那种(没技术的文科专业),想找高薪的职能类工作的话,很难。我现在是从事咨询师的工作,大家都很忙,我刚入行,唉,社畜的生活。感谢在2022-07-18 00:25:57~2022-08-29 22:40:2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小米糕 40瓶;瘦瘦子 30瓶;靖靖 15瓶;?℡墨痕☆ 10瓶;鱼非鱼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番外:大清出海记4

◎英国2◎

对于在外的游子来说, 乡愁可能不是摸不到的“海上升明月”,而是一个即将能吃到嘴里、散发着粮食香气、蓬松柔软的包子。

一想到家乡的肉汁饱满的大包子, 有留学生的鼻子忍不住发酸了。

负责买菜做饭的青年叫李福, 他吸了吸鼻子,略带嫌弃地说:“英吉利的黑面包太难吃了,还不如俺家里的杂粮馒头好吃呢。每逢过节的时候, 我娘定要蒸上两屉包子,再包一大锅饺子……”

不过旋即他又说:“英吉利国的肉价便宜,好多人都吃牛肉, 跑船的也爱吃牛肉。唉, 英吉利国的国情跟我们大清不一样,他们都不种水稻,自然不需要耕牛。”

想在大清隔三岔五就吃一次牛肉?

这恐怕是蒙古王公才有的待遇!因为蒙古人也不用耕地, 他们世代放牧的!

中国历朝历代禁杀耕牛, 牛肉绝对不是大清百姓餐桌上的常客。但是到了英国,只要是还过得不错的普通家庭,每周能吃上一次牛肉还是不难的。

连农户都能偶尔吃一顿烤牛肉来打牙祭!

一群中国留学生嫌英吉利本土的烤牛肉做法太过粗糙,他们把牛肉细细剁馅、以香料调味,做成包子、饺子、馄饨、肉烧饼一类的吃食,这样的吃法更加精细,能保存下更多肥润的肉汁。

揉好的面团放在壁炉旁边发酵, 很快蓬松成如云朵一样的一团。剁碎的牛肉泥加入洋葱和胡椒碎末,能使得臭烘烘的膻味大量减少。留学生们当中还有人会泡葱姜水,有小伙子端着泡好的葱姜水,高声道:“葱姜水加进去肉馅里头, 蒸熟的包子汤汁可多了!”

留学做饭, 是增进感情的一种很好的团建活动。

邹长生不擅长做包子, 他是福建人,在家时没捣鼓过这一味儿。他在同学们之间帮忙打下手,一会儿刷蒸笼,一会儿添柴火,双手是一直都没有停下。在包子被放入蒸屉之后,众人在等待食物成熟之际,聊起报纸上的另外一则新闻:“……这份《晨邮报》的头版新闻是:有议员提议派军队登陆美洲大陆,民众对此呼声很高。那个傻子把美洲描绘得成一个遍地黄金的地方,想要鼓动英吉利国政府对美洲殖民。”

“唉。”

在座的同学忍不住发出叹息,为美洲本土人的命运感到悲伤。

不出国,不知道天地之大。在大清的时候,在众人认知里面最远的地方不过是北方的蒙古和罗刹国,或者是海上的马六甲诸岛。等一群年轻人来到欧洲之后,他们才知道天大地大,远方有法兰西、英吉利等诸多小国,这些小国企图占据海的另一头,那是比大清全国加起来还要辽阔的大陆领土——

美洲大陆!

“英吉利人狼子野心,他们把美洲看成一块大肥肉,指不定他们把大清也看成是一块大肥肉。”邹长生皱起眉头,“美洲没有稳固的政权,姑且能算是无主之地,尚且可以争一争。但是印度孟买一带皆有土著贵族之流,英吉利人强行占据地盘,又逼迫当地人种植阿片,实在是罪恶滔天,利欲熏心!”

“是啊。”有同学回应道,“所以皇上才叫我们出来打探消息,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被人蒙着眼睛,当瞎子当聋子的感觉实在是太难受了。

如今的英国人已经盘算着攻下远方的美洲大陆,大清本土好多人还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

有留学生讲出自己的一个发现:“我看英吉利时常对外宣战,却不见国库空虚,实在是太奇怪了。我观察数日,发现英吉利政府对外举债筹钱,向百姓兜售国债。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英吉利人在打下来的领地上面大搞生意,做生意也能挣钱!”

银行、外贸,这是目前的大清并不算十分发达的两个行业。在中国的历朝历代,皇上和朝廷几乎没有对外举债(艰难时期就是卖官卖爵位),连朝廷和皇室老儿都要跟老百姓借债来过日子,那日子得过得多磕碜啊!是要被全国老百姓笑掉大牙的!

至于经商一道……好多老古董都觉得商贾是贱业,有头有脸的大人都不去干这一行。但是人家英吉利国在印度开了一家“东印度贸易公司”,钱没少赚,听说背后还有皇室在指点。

有学生搭话:“我看这两样都得学,英吉利能做成,咱们大清指不定也能做成。”

众人沉默了一瞬,皆在思考国债、外贸二策在大清国内的可行性。如果国债在国内兴盛起来,皇上能从民间筹集经费,则不必再担忧无钱征讨准噶尔,也不必再担忧北方的罗刹人。

在康熙年间,先帝曾允许朝廷以每位五百两白银的价格售卖九品官员的官职。圣祖爷难道不知道卖官丢脸吗?他老人家难道不知道花钱买官的,极大可能是尸位素餐之辈?

可是当年朝廷没钱打仗,为了支付高额的军费,精明如康熙爷也只能想出来卖官的法子,以此筹集银钱来用于西北战场。卖官确实丢人,那么国债跟卖官相比呢?

突然间不知道哪个人嘀咕一句:“……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痒。”

只要皇上不觉得借债丢脸,大清朝廷自然也可以发行国债。

渐渐的,蒸包子的香气渐渐弥漫开来,食物的气味减缓了这种尴尬的气氛。邹长生深呼吸一口气,岔开话题:“先吃东西再说,明天咱们也去买那个什么国债。都买,咱们还没进过洋人的钱庄呢!”还是洋人朝廷搞的钱庄,真稀奇啊。

邹长生完全没有担心过经费的问题,皇上为人大方,给的经费都是完全足够的。说一句并不夸张的比喻,萧靖给每个留学生预留的花销大概够这群人花几辈子。

“欸,吃东西,吃东西!”

一说到吃,同学们瞬间响应起来。

英吉利人不吃包子,铺子里头卖的最好的面食是夹了奶酪的白面包。来自大清的小伙子们不爱吃面包,常常念叨着家里的包子、馒头、面条和米饭。欧洲少有吃米的,米饭不好捣鼓,只要肯动手,包子之类的却可以常做。

一口咬下去,鲜美流油的牛肉大包子牢牢锁住所有人的心。吃肉能带来巨大的满足感,尤其是有嚼劲、气味浓郁的牛肉,十几二十岁的少年人,就没有不爱吃这一口的。

原本揉了小十斤面,做成好几屉牛肉大包子。结果一顿下来,包子吃个精光,半滴肉汤都不剩的。众人又切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