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书屋
ID书屋 > 皇帝养生系统(慢穿) > 第921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21节

 

==

远在准噶尔的四阿哥露出温和的表情,看起来当真是一个平易近人的主子。弘历有意学着八叔待人接物的态度,他看着越来越多追随自己的人,隐隐想到为何当年八叔能给皇阿玛造成那么大的压力。

谁不愿意跟一个好主子呢?

当年的四爷喜怒不形于色,弘历很少见过父亲跟旁人开怀大笑、推心置腹的模样。但是八叔最擅长笼络人心,似乎每个人都是他的肱骨之臣,每个人都听过他掏心窝子的话。

当着外人的面儿,八爷大声夸赞这个侄子:“四阿哥当真贤良!”

“贤良”是一个很好的名声,弘历毫不客气地享受着这样的赞誉。他的贤名越传越广,似乎好多外族人都听说过这位“贤王”的名头。弘历跟在八叔身边,看着准噶尔被清军攻打下来,又瞧着众人在田里打井,然后很深的井里开始对外渗出一种茶褐色的油脂。

有士兵将原油装在盆里,四阿哥往盆中扔了一根柴火,木盆瞬间被火焰包裹起来。火焰闪过各种的颜色,发出噼哩哗啦的声响,一时间十分美丽。

“烧了!烧了!”

“当真是石油!”

“特大喜事,特大喜事!今日成功打出来一口油井——”

成功开出石油的消息迅速传遍整个营地,好多人的脸上都露出欢喜的笑容。弘历直勾勾地盯着燃烧的木盆,心想又成了一口油井。

真好。

工匠们的能耐已经证明了石油是一个好东西,当年的准噶尔汗国空守宝山而不知。四阿哥弘历不由得庆幸准噶尔汗国不懂得石油的妙处,不然他们那些人怎么轻易可能放弃这一处盆地呢?

皇上在地图上面画了一个圈,说准噶尔盆地的底下有石油。

弘历苦思冥想,他怎么都想不明白皇上是从哪儿得知准噶尔有石油的消息。

“莫非是皇阿玛身边有高人?”四阿哥猜想。

八爷被皇上派过来监督石油开采,没多久四阿哥也来了。八爷刚到盆地的时候,好多人都造谣八爷是被皇帝流放,才到这种偏远之地。等到四阿哥跟着过来的时候,旁人又造谣此地有宝藏,皇帝生怕八爷独吞好东西,所以才让四阿哥盯着。

“准噶尔汗国哪里会留下什么宝藏?”弘历第一次听到谣言的时候,不由得发笑,“倒是有几个被囚禁的倒霉蛋。”

南疆曾经有一个汗国,叫做叶尔羌汗国,叶尔羌汗国信奉□□教,贵族被称作“和卓”。准噶尔的噶尔丹曾派兵打下叶尔羌汗国,将这些“和卓”们囚禁在伊犁。随着准噶尔部逃亡,“和卓们”终于被清军解救。

当四阿哥弘历得知有“和卓”存在的时候,他第一时间考虑的问题是:放人,还是不放人?

叶尔羌汗国早已灭亡数年,在南疆扶持一个独立的国家对于大清来说几乎没有好处。但是作为“贤良”的四阿哥,他对于这些“和卓”视而不见,或者杀掉,显然是不行的。

人设一定不能崩!

四阿哥不懂“人设”这个词,但他知道做好人嘛,最好要做全套。他亲自带人去关押“和卓”的监狱,亲手砍掉牢房的枷锁。他脸上带着最热心肠的表情,向这群南疆贵族表达朝廷对他们的关怀和重视。当他遇到某位和卓之女的时候,他的笑容真挚多了。

“你叫什么名字呢?按照我们的说法,你应该是叫做和卓氏。”

“真是可怜的姑娘,你从这里出去,以后会是体面人的。”

“不用担心,我会安顿好你的父兄的。”

作者有话说:

有参考清朝和卓叛乱的事件,本章和卓氏女子纯属虚构,如果是正史的乾隆一朝代的和卓氏(容妃),是没那么早出生的。

四爷不熬夜(97)

◎清世宗派四阿哥平定叛乱◎

“四阿哥, 你真是一个好人啊!”

年轻白皙的和卓·巴特玛脸色一红,这是她第一次看到皇城那边来的贵人, 贵人又正好跟她说话。她的汉话说得不算好, 只能勉强叫她听懂四阿哥的意思。她明白四阿哥话中的暖意,十分轻易地对这个人产生好感。

四阿哥像救世主一样,他举着火把, 带头走进来乌黑的囚房。他救下来一群和卓氏贵族,将可怜兮兮的老爷们从牢房带到太阳底下,在场的异族人没有不感激他的。

至少在这一刻, 被关押在伊犁的和卓贵族都真心实意地感谢这位皇阿哥, 感谢他让大家重获自由。

因为刺眼的阳光让眼睛感到不适,和卓·巴特玛低垂着眸子,这样的神态显得她的睫毛更纤长了。她的肤色很白, 是因为常年关押而不见阳光的冷白, 她偷偷用余光瞄着四阿哥的面容,觉得他生得跟族人口中的天神不一样,但又像神明一样令人敬畏。

四阿哥生得跟西域这边的人不一样,他的眼睛是狭长的丹凤眼,颧骨高,嘴唇偏薄,典型的满洲人长相。他闭嘴不说话的神态十分严肃, 仿佛拒人于千里之外。当他让人给和卓氏们准备丝绸衣服和可口的食物,这群来自南疆的贵族都毫不吝啬地夸赞他,夸赞他是一个很厉害的人,一个很好的人, 一个很英明的首领。

因为四阿哥在救人的时候跟和卓·巴特玛说过几句话, 和卓氏的老爷们互相对了对眼神, 他们决定让这位族中最美丽的少女留在四阿哥身边,不必跟着族人回去南疆。当然,被解救后的巴特玛狠狠地洗了一个澡,她用上昂贵的香料,确保自己的皮肤跟新生的羊羔一样干净。

弘历特意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宴席,庆祝和卓氏贵族从牢中出来。年轻人穿着代表皇子的蟒袍,他端着精巧的白瓷酒杯,嘴角含着笑意,似乎是被热闹的场景感染,心情相当不错。

他在内心发出赞叹:“此情此景,怎能不赋诗一首?”

席间,和卓氏的老爷们嚼着焦香的烤羊肉,吃得满嘴流油,直到肚子快要被撑破也没有放缓进食的速度。精心打扮的和卓氏少女穿着色彩艳丽的裙子,在鼓声和琵琶乐声中扭动着柔软的腰肢。巴特玛站在舞池的中央,一边旋转一边舞蹈,当她察觉到四阿哥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的时候,足尖旋转的速度快了一倍不止。

弘历露出陶醉的笑容,他想到自己此行伊犁功劳不可谓不大。他当场作诗,高声道:“乘时命将定条枝,天佑人归捷报驰。无战有征安绝域,壶浆箪食迎王师!”

“好诗,好诗!”

“四阿哥才华横溢,此诗气势不凡!”

“四阿哥的诗应该广为传颂才对啊!”

在场的和卓贵族们纷纷赞叹,他们其实没太听懂这首诗是什么含义,也分不清楚四阿哥的作品跟“不破楼兰终不还”“古来征战几人回”有什么区别。不过在这种场合,不要犹豫,夸就对了。

“哪里哪里?”四阿哥谦虚了几句,下巴微微抬起,“不过是此情此景,有感而发罢了。”

他如此谦逊的态度,让别人的夸赞来得更猛烈了。一个头发斑白的和卓老头挤了挤眼睛,似乎被四阿哥的作品感动到哭。他激动地说:“四阿哥文武双全,何必如此自谦?”

旁人也附和道:“西域一带还有谁不知晓四阿哥礼贤下士的名声?噶尔丹是暴徒,四阿哥是贤主!”

弘历被夸的身心通畅,他很少有这种待遇。他少时念书的时候,每次兴致勃勃地作诗,皇阿玛听后都不曾夸赞。后来宫中收养了五公主,五公主的诗写得极妙,年长几岁的弘历便很少当众作诗了。

直到来了西域之地,这里的读书人不多,诗词并不盛行。弘历被“大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